保护个人信息,如何制定有效的处罚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0:51:40 250 人看过

我国刑法规定,泄露个人信息,涉嫌触犯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被处罚金。如果窃取或通过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那么按以上规定处罚。单位犯罪的,不仅会被判处罚金,还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按该规定进行处罚。

内幕交易泄露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

行为人如果犯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一般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8: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如何应对环境保护的强制措施
    如何应对环境保护的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处以罚款,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次日起,继续按照原处罚数额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费用、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确定的规定执行,等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第一款的规定,增加每天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第六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送公安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令停止建设,拒不实施;(二)责令停止排污,拒不实施因违法未取得
    2023-05-31
    285人看过
  • 单位违规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罚措施
    合法经营的单位为其他企业提供营销推广等服务,以购买的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如果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照法律规定被定罪处罚的单位将被判处罚金,直接负责的相关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名如何定罪量刑?针对上述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解释》对“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作出了说明。1、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000元以上即可入罪《解释》第五条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这些情形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等等。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些情形最高可判7
    2023-08-15
    413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章对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作了详细规定。此外,为了保护死者近亲属合法、正当的利益,同时也尊重死者的遗愿并保护死者本人及其交往者的隐私和通信秘密,个人信息保护法允许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对死者的相关个人信息行使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上述个人权利的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还专门赋予这些权利可诉性。所谓可诉性,即在个人信息处理者拒绝个人行使权利的请求时,个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强制个人信息处理者履行相应的义务,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以保护权益为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规定了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侵权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就必须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该规定对于
    2023-10-09
    298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的法律措施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罚如下:1、违反国家法律、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开展、正常生活状态的维持,不仅关涉个人名誉,同时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公民个人信息的破坏或侵害,既可能给公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
    2023-07-11
    150人看过
  • 打人一个耳光的处罚措施应该如何实施
    打人一个耳光的处罚。打人一个耳光,需要确定是否构成轻伤以上结果。具体处罚如下:1、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构成轻伤结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扇耳光属于家庭暴力吗不属于。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夫妻间吵架时候的推搡或者打了一个耳光,顶多算夫妻感情纠纷,构不成家庭暴力的。《反家暴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3-07-02
    329人看过
  • 如何采取有效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的过程中,根据案件情况,依法可以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经检察机关批准,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公安机关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时,应依法出示相应的证件和刑事法律文书。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将拘留、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被逮捕人的家属或他的所在单位。讯问后必须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吗第一次讯问不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但若依法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则属于拘传,因此也就属于强制措施。法律中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有:1、拘传,是司法机关对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措施;2、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责令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3、监视居住;4、拘留;5、逮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
    2023-08-05
    454人看过
  •  个人偷电的处罚措施
    该段内容讲述了盗窃电能的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电力管理部门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追缴电费,同时处以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盗窃电能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盗窃电能的,电力管理部门将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追缴电费,同时处以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若构成犯罪,将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个 人 偷 电 会 受 到 哪 些 法 律 制 裁 ?个人偷电行为是一种违反电力法规的行为,如果被发现,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根据我国电力法规定,个人偷电行为属于违反电力法规的行为之一,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1. 罚款:个人偷电行为会被电力管理部门处以罚款,罚款金额一般根
    2023-09-09
    129人看过
  •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可采取什么措施
    一、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可采取什么措施1、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履行保护个人信息的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关的情况;(2)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关资料。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三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关的情况;(2)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关的合同、记录、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3)实施现场检查,对涉嫌违法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调查;(4)检查与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关的设备、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用于违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设备、物品,向本部门主要负责人书面报告并经批准,可以查封或者扣押。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二、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1、
    2023-02-14
    397人看过
  • 公安民警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如果有证据证明公安民警随意泄露公民信息、造成损害的,泄露信息的公安民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
    2023-06-12
    424人看过
  • 他人诽谤的处罚措施如何
    一、他人诽谤的处罚措施如何他人诽谤的处罚措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于犯该罪的行为人,可由法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成立的要件是什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2023-09-05
    465人看过
  • 个人信用责任处罚的实行措施
    针对个人信用责任处罚包括:1、失信人员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以及轮船二等以上舱位;2、失信人员不得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3、失信人员的子女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个人信用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为了结构清晰,根据信息类别不同将信用报告内容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为一个段,并将每一段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子段。个人信用报告由信用报告名称和信用报告内容组成。信用报告内容包括信用报告头、信用报告主体、信用报告说明三个部分。2013年10月28日起,继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之后,2015年央行个人信用报告服务试点扩至全国各省均可网上查询
    2023-07-10
    420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亟待有效立法保护
    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案例层出不穷。近日,有群众反映,一些不法分子搜集了企业老板的详细信息,集合起来公开售卖。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日前在广东宣判,珠海市香洲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邵某、王某、黄某等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到11年不等,并处罚金4万元到15万元不等;而周建平则因向上述被告人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资料被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从而成为国内被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新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人。从目前披露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事件来看,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最初源头几乎全部是特殊机关或单位的内鬼所为。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某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居然掌握了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一半的手机用户信息。如此海量的个人信息,只能是通过所谓有关单位大张旗鼓地获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车、房、医疗有关的骚扰,其源头无不是相关单位泄露了我们的信息。因此,真正有效保障公民的
    2023-06-05
    279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
    现在刑法修订以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已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用不法的手段来获取电信、金融、医疗等单位或者国家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得到的公民的个人信息,然后又将这些信息非法转售给其他人,而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多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
    2023-07-02
    374人看过
  • 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合法的措施有哪些方面
    一、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合法的措施有哪些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一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四)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五)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二、什么是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是指个人信息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其权利内容具体包括信息决定权、信息保密权、信息查询权、信息更正权、信息封锁权、信息删除权和报酬请求权。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
    2023-11-02
    49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12
      保护个人隐私方法一:不要连公共WiFi,使用自建的WiFi; 保护个人隐私方法二:如果没有条件自建WiFi,优先选择运营商的公共免费WIFI,使用手机接收短信验证码方式认证接入网络; 保护个人隐私方法三:使用自建WiFi,优先使用手机的sb热点共享方式,如果没有有线,设置无线热点共享时,建议打开所有有益的安全增强配置,例如:隐藏SSID广播、限制连接数、修改使用高强度连接密码、使用WPA2加密方式
    • 个人信息泄露有哪些处理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08
      法律分析 个人信息泄露应当及时报警,情节严重的应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追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法律如何制定限制肖像权的法律保护措施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8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用专有权,公民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行损害、玷污。
    • 强制措施如何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4
      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 如何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8-12
      本条法律适应了信息化社会到来对个人信息保护需要。我国刑法修正案对个人信息提供了刑事保护。《网络安全法》第四章“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是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定。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了框架性的规定。从国际法治实践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一般是制定专门的法律。我国宜加快研究和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