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特别是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与管理相对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体现,执法人员能否秉公用权、公正执法,其执法过程能否处于有效监控之下,不仅是预防执法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预防腐败的难点所在。近些年来,海关总署党组认真吸取湛江、厦门等特大走私案留下的惨痛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同步防控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简称两大风险)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全方位推进海关预防执法腐败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具有海关特色的预防腐败工作格局。
同步防控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是海关工作的长期任务
海关执法风险是指海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达不到海关预期监管目的和目标要求,国家和群众利益遭受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种潜在的可能性。海关廉政风险是指海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海关执法规定和廉政纪律,致使海关队伍的廉洁性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在预防腐败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长期存在,是海关系统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一是产生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主体基本相同,构成要件有所不同。执法风险的产生可能有主观上的故意,也可能是客观上的疏忽,而廉政风险的产生必然是主观故意。二是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执法风险产生于海关执法活动中,大多表现为执法行为不规范、不到位、不作为或乱作为等。就廉政风险来说,除了由于执法风险导致的廉政风险外,海关工作人员还可能因主观故意、管理松散等而导致廉政风险。海关执法风险一般都在海关人员执法过程中产生,而海关廉政风险既可以是在执法过程中产生,也可以在非行政执法过程(主要指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三是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是互为因果的伴生关系,可以互相转换。执法风险的存在,为廉政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廉政风险的存在,又往往导致执法风险发生。四是海关改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化解执法风险,使违法乱纪的难度和代价更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化解廉政风险,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廉政风险,因此必须创新监控手段,建立健全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一起预警和处置的工作机制。
总之,同步防控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是由海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必将长期存在,同时也是海关反腐倡廉经验教训的总结,必须警钟长鸣,有效化解和防范这两大风险,这是海关工作的长期任务。
同步防控两大风险必须实现海关廉政建设和业务建设深度融合
对于行政执法部门来说,预防腐败能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业务管理和执法水平的反映。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依法承担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征收关税,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等海关业务。海关执法风险源于业务工作,执法风险与廉政风险密切相关。防范两大风险,要求我们必须同步谋划和推进海关廉政建设和海关业务建设,实现二者深度融合。第一,要在业务建设中特别是在制定政策规定、实施业务改革中充分体现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要创新海关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再造海关业务流程,最大程度地同步防控执法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和廉政风险,切实把腐败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在海关,这个目标就是提高海关把关服务能力和海关队伍拒腐防变能力,服务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四,海关廉政建设成果与业务建设成果要相匹配,以廉政建设成果巩固业务建设成果,以业务建设成果检验廉政建设成效。
总署党组大力倡导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理念,要求海关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和海关业务建设最大程度地整合、交融、贯通在一起,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目前已基本实现重大决策不经过廉政评估不上会,重要规定不经过廉政审核不下发,重要改革不符合廉政要求不实施,努力实现廉政建设与业务建设双赢。实践证明,同步防控两大风险,实现廉政建设和业务建设深度融合,既为有效预防海关执法腐败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海关业务改革和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是有效防控两大风险的必由之路
海关处在反走私第一线,始终要面对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要掌握防控两大风险、预防执法腐败的主动权,就必须着眼于釜底抽薪的手段创新。近年来,海关系统在继续坚决惩处违纪违法人员的同时,着力加大预防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手段,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
一是全方位加强预防腐败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总署党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防治腐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既提高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又增强了反腐倡廉的时代感。截至目前,海关系统已累计投入科技建设资金80多亿元,基本建成了以H2000系统为核心内容的电子海关、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电子总署和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为核心内容的电子口岸。特别是电子海关的自动化作业有效控制了执法自由裁量权和业务处置权,电子总署广泛应用于海关职能监控以及督察内审、纪检监察等领域,对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岗位和薄弱环节,凡是能运用信息技术加以监控的,现在基本上都处于有效监控之中。目前,海关系统又全面开始了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科技手段在其中占据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设耳聪目明的海关风险管理机制提供了平台,也为海关有效预防腐败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手段。
二是开发应用海关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海关系统2002年开发并推广使用了执法监督系统(一期),主要解决监察机构对业务执法和廉政风险单项指标的监控手段。在此基础上,2007-2008年驻署组局牵头组织研发了海关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系统(HL2008系统)。该系统以关员和岗位为主线,以防范廉政风险为目的,通过计算机自动对比分析,对关员执法行为和廉政风险进行实时全程预警、处置。在部分海关试点应用成功基础上,最近已在全国海关推广应用。随着这一系统的运用,海关执法监督和防治腐败工作能力将得到新的提升。
三是全力推行一案双查制度。针对反走私与反腐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署党组决定同步开展反走私和反腐败工作,重点建立并逐步落实了三个一案双查制度。首先,在查办走私案的同时,核查海关人员违纪线索。建立实施了海关缉私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办案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内外勾结走私违法案件,由缉私部门和纪检监察机构组成联合调查组,缉私部门负责侦办走私案件,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检查内部涉嫌违纪人员,利用各自优势,固定证据,形成打私反腐的强大威慑。其次,在查处违纪案件的同时,逐案分析追究领导干部的管理责任。再次,在查处违纪案件的同时,深入查找并督促相关部门纠正教育和管理上的问题和漏洞,深化了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成为海关同步防控两大风险的杀手锏。
四是以廉政共建为载体优化海关外部执法环境。近年来,总署积极发挥纪检监察和口岸管理职能优势,督促和指导各级海关加强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联系沟通,共同开展了预防腐败和职务犯罪工作;联合边防、检验检疫、协勤武警等口岸执法单位开展以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口岸廉政共建活动,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恢复开展共建文明口岸活动。这些主动措施使海关外部执法环境得到了改善,也有力促进了海关预防腐败工作。
-
征地拆迁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探讨
445人看过
-
征地拆迁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356人看过
-
派出所岗位廉洁风险防控策略
436人看过
-
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219人看过
-
合同风险防控技巧
448人看过
-
施工合同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规定
453人看过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
廉洁风险防控的意义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2所谓廉洁风险防控,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来阻止岗位廉洁风险的发生,以获取最大利益的一种行为。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就是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以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
征地拆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如何建立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4建立征地拆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实行党务公开,增强各级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2、加强反腐倡廉立法和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建设的工作。 3、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建立健全行政全权力监督制衡制度。 4、实行阳光行政,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
-
-
信贷风险防控和法院执行的规定是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2下面就是信贷风险防控和法院执行的规定,利用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审批程序存在的瑕疵及业务人员业务不熟的情况,继续得到贷款,存在严重的风险,后因不能偿还贷款而诉至法院,最终导致执行不能,既损害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培训会上,院党组成员、执行工作局局长姚茂江通过典型案例就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如何规避金融借贷风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老
-
战略税收风险防控和税收风险防控战略是一样的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6战略税收风险防控和税收风险防控战略是一样的。大力加强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意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已成为当前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任务、税务机关的重要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