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09:42:48 249 人看过

首先要看犯罪的主观方面,就是要考察行为故意的具体内容,这是揭示两罪本质特征上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行为人对其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是明知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伤害即使造成他人死亡,死亡结果也不属于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的内容。

故意杀人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利,行为人对其行为必然或可能造成他人死亡是明知的,而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当死亡结果发生时,这种结果是行为人希望或放任的,当希望死亡结果发生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致使这种结果未发生时,仍不影响行为的故意杀人之本质特征。

其次,故意的内容作为判断两罪的标准,也要通过对案件相关事实加以分析、判断。

1、侵害行为的起因。

2、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关系。

3、犯罪工具。

4、加害部位。

一、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什么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

1、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6: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死:法律界定与量刑差异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1、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包括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侵害的客体不同(1)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等同。同样,也不能将杀人未遂同故意伤害混为一谈。对于故意杀人未遂来说,没有将人杀死,并非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愿作为,而
    2023-07-15
    312人看过
  • 故意伤人怎么判刑?故意伤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
    一、故意伤人怎么判刑?根据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以往的法条规定,都是从轻到重的入罪思路,但这个罪名是由重到轻的出罪思路,很简单,故意杀人罪是最为恶劣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一定会严厉打击,只要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能定罪,无论既遂未遂预备中止。但是,故意杀人罪,也要根据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在量刑上进行区别对待,比如饱受家暴的妇女反抗中杀掉丈夫、应要求对不忍病痛折磨的老人实施安乐死,就有可能获得从轻处理。二、故意伤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是什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成立,客观上要求伤害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对死亡没有故意,但具有预见可能性。张明楷教授指出,既然是伤害致死,当然必须将死亡者限定为伤害的对象,即只
    2023-04-13
    390人看过
  • 本案是无罪、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案例:11日中午,梁*洪得知其女友张某的前男友李某又在纠缠张某时,便让张某将李某叫来把这事说清楚,为防止劝说李某时双方动手,梁又叫上其表哥高*强。12日晚7点钟李某来后,高*强便劝说李某不要再纠缠张某。但李某不听,众人不欢而散。约晚上10点,高和梁又回到张某的住处,发现李某在此,高*强再次劝其回家。但劝着劝着二人开始争吵,并相互撕拽。听到动静,梁*洪也跑出屋,见李某与高*强正厮打在一起。梁*洪常生气,遂上前挥拳对李某头部一阵猛打,高*强也用拳打李某胸部数下。后被张某姐妹劝开。停手后发现李某平躺在地上不动了。梁*洪、高*强等人以为李某昏迷,怕其醒来再闹事,高*强便决定让张某、梁*洪二人到其家躲一下。约一小时后,张某的姐姐听到有人议论说路边躺个死人,遂打开窗户,见李某还在地上躺着,便打急救电话“120”,经诊断发现人已死亡。于是张某姐姐通知高*强等人,三人遂返回,这时“110”巡警赶到,将梁*
    2012-06-07
    306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有什么区别
    1.二者的主观故意不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属于过失,即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因疏忽大意以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方死亡,但轻信能够避免。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在主观上要伤害对方,不以追求对方死亡为目的。2.二者的刑罚规定不同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1.定义不同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过失
    2023-03-18
    210人看过
  • 人被故意伤害或故意致人死亡怎么判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般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打死人能判多少年打死人如果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持刀伤害判几年刑一般情况下,持刀导致别人重伤的,那么犯罪分子通常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那么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使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的,那会被法院判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三、不作为故意杀人未遂是否存在通常情况下,不作为故意杀人未遂是存在的,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故意伤害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4-05
    447人看过
  •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
    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上面:1、故意杀人的意图为剥夺他人生命,故意伤害的意图在于伤害他人身体。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2、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果所以没有发生并不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的内容的改变,只不过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种原因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律师补充:故意伤害导致的伤势达到轻伤以上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达到重伤程度的,则会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值
    2023-05-06
    18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暴力犯罪中致人死亡的联系区别
    (1)、强奸致人死亡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强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强奸犯罪过程中,因使用暴力而直接导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的。这种情况,仍然以强奸罪定罪。如果在实施强奸妇女行为之后,为了报复、灭口等动机而将妇女或杀死的,不属于强奸致人死亡,而应当分别定强奸妇女罪、故意杀人罪,然后实行数罪并罚。(2)、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a)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论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b)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它个人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后,遂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能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者杀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它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c)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它目的
    2023-06-11
    321人看过
  • 解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不同之处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别:1、在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罪名。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虽然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刑罚的顺序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在死刑的适用顺序上是否有不同的故意杀人。如果没有宽大的情节,适用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果没有重大情节,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见,准确认定涉嫌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直接关系到被告的生命利益。借条与欠条有何区别欠条和借条形成的原因不同,法院对两种形式的证据审查程度也不一样。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实施经过即可
    2023-07-05
    468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区别
    二者在客观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均出于过失,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果,就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就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要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就必须弄清“伤害”与“故意”在刑法上的意义。一、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具体如下:1、犯罪的行为主体。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要负刑事责任;2、客体条件。故意伤害罪是
    2023-06-25
    342人看过
  •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二者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杀人、伤害行为,虽然与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一样,都侵犯了他人身体健康,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杀人、伤害行为中,通常表现为为了称王称霸,充英雄好汉而惹事生非,与对方争个高低。所以,凡是为了争霸"势力范围",或者明确表示要打服对方,而行凶伤人的都是聚众斗殴中的伤人行为。而其他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则往往是对自已或自己一方所认识的人,由于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它在事先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如果是临时起意伤害对方,也往往是因为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明显的在对方一边,或者在互殴中伤害他人,这种情况往往是双方都有过错,责任不易分清。当然,本条第2款明文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说明在聚众斗殴活动中,一旦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一律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023-06-11
    434人看过
  • 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是:(1)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后者的对象没有限制。(2)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且不以造成身体损害为条件;后者表现为伤害、杀害行为。(3)主体不同:前者是司法工作人员;后者是一般主体。(4)主观内容不同:前者以逼取口供为目的;后者没有逼取口供的目的。但是,刑法第247条明文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并从重处罚。首先,这里的“伤残”应理解为重伤或残废,不包括轻伤在内。因为一般伤害的法定刑与刑讯逼供的法定刑相同,故对刑讯逼供造成轻伤的,可以在刑讯逼供罪的法定刑内从重处罚,勿需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是指由于暴力摧残或者其他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刑讯逼供导致被害人自杀的,要根据具体情节分析认定,一般不宜认定为刑讯逼供致人死亡。其
    2023-06-11
    8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哪些不同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为是否故意进行伤害行为。两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客观上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故意伤害致死是犯罪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致人死亡指的是犯罪人的主观方面为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6
    295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死刑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有且只有过失。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由此可见,法律当中规定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对行为人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具体如何量刑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予以判断。一、轻伤一级该怎样判刑造成他人轻伤一级的行为人可定故意伤害罪,具体的量刑标准为:1、如果行为人存在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造成受害人轻伤一级的,那么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3-06-25
    105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与抢劫致人死亡怎么办
    一、故意杀人与抢劫致人死亡怎么办(1)在整个抢劫行为期间,如果行为人为达到抢劫目的,采用了暴力或者其他恐吓手段,造成受害者身亡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行为人并不应该按照故意杀人罪进行处罚,同时也不可以将此案件定性为抢劫罪及故意杀人罪的累犯。相反,行为人必须按照抢劫罪进行定罪量刑。(2)若有行为人为满足个人对他人报复的欲望,或者出于其他纯属个人目的,将被害人杀害后立刻取走了其所有财富的案例,此行为并不会被视为抢劫罪。因为,行为人杀害被害人并非获取财富的直接步骤,他是为了实现个人报复欲望,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才采取这种行动。把受害者的财产据为己有的想法是在首要杀人行为完成后才有产生的。因此,这构成了两个独立且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以及盗窃罪。对此类案件应依据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处理。(3)当抢劫行为完成后,行为人为保全自己或者其他原因而杀害被害者的,这种情况应被判定为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2024-04-12
    218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
    • 2022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伤害致人死亡区别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6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区别有哪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24
      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区别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过失。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与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8
      一、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从字面上就有过失与杀人的区别,具体来
    • 怎样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04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