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外界关注的新《保健食品广告法》终于有了最新消息。近日,笔者从第六届中国保健行业销售商论坛上获悉,正在起草中的新《保健食品广告法》中将首次引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法律依据,同时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将从以往的3万元左右提高到20万元。
保健食品行业一直被认为是朝阳产业,但由于其广告宣传混乱,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整个行业的秩序。相关监管部门对此情况相当重视并多次予以打击,但由于法规制定缺失,导致很多问题的处罚无法可依,处罚力度也过轻,这使出台新的《保健食品广告法》成为必须。正参与制定《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工作的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市场监测中心主任王珏介绍说。据了解,新《保健食品广告法》包括《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办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这意味着发布保健食品违规广告的企业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另一方面,王珏也介绍,新的《保健食品广告法》中还将对功能描述做出规范,从只规定不能说什么转变为详细规定可以说什么。而这一转变将对保健食品广告市场的规范起到巨大作用。保健食品将被允许可以在广告中对功能进行合理描述,这也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提出,新的《保健食品广告法》从去年就传出即将出台的消息,可到现在还没有具体时间表,这让很多正规企业非常焦急,大家都希望新法规能尽早出台,规范保健食品行业。
-
保健食品广告法出新规
63人看过
-
屏蔽广告引发不正当竞争之诉
181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界定
205人看过
-
最新广告法对保健食品广告的限制
435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示范法》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390人看过
-
【反不正当竞争论文】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法
88人看过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短信防伪平台,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 更多>
-
反不正当竞争法2018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1我们知道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下反不正当竞争法2018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目标,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商总局综合各方意见,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多久见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1新《反不正当竞争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严禁实施七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有奖销售、商业诋毁、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 完善了“经营者”的定义。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删除了“营利性”要求,与《反垄断法》对“经营者”的规定基本一致,扩大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对象。 新增对互联网领域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条款。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
-
新旧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衔接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31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不正当竞争行为划分为限制竞争行为和妨碍公平竞争行为两大类。 1、假冒、仿冒行为 具体包括: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
-
一般反不正当竞争法最新条例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9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最新条例的问题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国务院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决定反不正当竞争重大政策,协调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重大问题。
-
有关于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1有关于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1993年9月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关于禁止仿冒行为的规定中,首先禁止的是“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的行为。由于我国早在1982年就颁布了《商标法》来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这条规定似乎仅具有宣示意义。事实上,该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处罚。实践中,在已经存在注册商标的情况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