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二维码是诈骗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20:45:36 61 人看过

偷换二维码是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替换二维码获取顾客财务,顾客网络支付行为是具有处分意识的处分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后会构成诈骗罪

一、诈骗罪是什么分析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本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本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200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的,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需要研究的是,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财物,但同时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时,是否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诈骗罪所造成的损害是指被害人整体财产的减少,故上述行为不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是被害人个别财产的丧失,故上述行为仍然成立诈骗罪;还有人认为诈骗罪是对信义诚实的侵害,不要求发生财产损害。我们认为,诈骗罪是对个别财产的犯罪,而不是对整体财产的犯罪。被害人因被欺诈花3万元人民币购买3万元的物品,虽然财产的整体没有受到损害,但从个别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行为人的欺诈,被害人不会花3万元购买该物品,花去3万元便是个别财产的损害。因此,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骗取财物的,即使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也应认定为诈骗罪。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本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甚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有哪些行为属于诈骗罪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

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三、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6日 1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如何定性偷换商家的支付二维码
    关于偷换商家二维码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争议,一种是盗窃,一种是诈骗。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5-31
    312人看过
  • 支付软件二维码诈骗能追回吗
    一般来说,是很难追回来的。如果说诈骗犯还没有把钱转走,是比较容易转回来的,如果说犯罪分子已经把钱转走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一般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也只能将犯罪分子抓获,很难找回被骗的钱。因此,为了防止损失更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中奖等信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网络诈骗钱能不能被追回有追回的可能,但概率很低,需要受害人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网络诈骗案件一般比较难破,调查取证不方便,破案时间会比较长,不利于追回受害人损失。作为受害人,积极主动联系警方,提供尽可能多和详细的助于破案的信息,有利于尽快抓到罪犯
    2023-02-20
    466人看过
  • 偷换商家二维码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由于二维码支付属于新型支付方式,法律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偷换商家二维码的定性存在争议,一种是构成盗窃,一种是构成诈骗。1、盗窃: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诈骗: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3-06-03
    97人看过
  • 偷换商家二维码获取财物构成什么罪
    不法分子采用秘密手段,偷换商家二维码获取财物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属于盗窃行为,达到法定数额后可以构成盗窃罪。在不法分子偷换商家二维码获取财物行为的过程中,偷换二维码是其获取财物的关键。商家向顾客交付货物后,商家的财产权利已然处于确定、可控状态,顾客必须立即支付对等价款。移动支付收款二维码可看作是商家的收银箱,顾客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即是向商家的收银箱付款。不法分子偷换二维码即是秘密用自己的收银箱换掉商家的收银箱,使得顾客交付的款项落入自己的收银箱,从而占为己有。由此可见,不法分子偷换商家二维码获取财物属于盗窃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2023-04-21
    131人看过
  •  驾驶证二维码是否可以互换?
    驾驶证二维码是一种方便车主的技术,但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证。交警部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车主信息,但驾驶证暂扣、吊销等行为仍需纸质驾驶证。因此,驾驶证二维码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局限性。可以通过驾驶证二维码来代替忘记携带驾驶证的车主,交警部门只需扫描其二维码,就能获取到车主的个人信息,从而方便了车主,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如果对于一些交通违法的行为,驾驶证二维码并不能代替驾驶证,如暂扣、吊销驾驶证等。所以,驾驶证二维码并不能完全代替驾驶证。 驾驶证二维码能否代替驾驶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证是驾驶机动车的必备证件。而驾驶证二维码只是一种电子化证件,虽然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展示和使用,但并不能代替真正的驾驶证。如果一个人被警方发现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警方可以对这个人进行罚款、记分等处罚,同时也可以要求这个人出示驾驶证。如果这个人出示的是驾驶证二维码,警方是无法确认这
    2023-08-20
    134人看过
  •  偷盗商家二维码是否构成盗窃罪?
    偷换商家二维码的行为被视为盗窃行为,因为它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主观目的和偷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这种行为表现为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如果通过偷换二维码获得的金额较大,会构成盗窃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偷换商家二维码的行为被视为盗窃行为。这是因为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主观目的,并且这种行为也是偷盗的体现。因此,这种行为会构成盗窃罪。如果通过偷换二维码获得的金额达到较大的,就会构成盗窃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偷 换 商 家 二 维 码 构 成 盗 窃 吗 ?偷换二维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秘密掉换商家和顾客的二维码,使得顾客支付的款项落入自己的收银箱,从而占为己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
    2023-10-01
    264人看过
  • 我微信二维码被骗了,请问一下微信支付二维码被骗怎么办
    1、报警。需要说明的是,各地的报警电话都是110,不会是其他的号码。报警后,虽说挽回损失的希望不大,但还有万一的机会。2、长点心。以后别再上这种当。要牢记这句古语:“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了。特别是像网k络h刷t单,网a络a兼a职之类的骗局。3、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警示他人。让善良的无辜之人不再上当受骗。4、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相信网络黑客什么的会给你找回钱财,全部都是先收你费,然后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骗钱财的,往往是另一个骗局的开始。扫了微信二维码被骗了如何办扫了微信二维码被骗了应当保留证据立即报案,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2023-08-09
    441人看过
  • 二维码有专利吗
    一、二维码有专利吗二维码有专利。目前常用的二维码是QRcode,这个专利是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的后开放了,属于开放式的标准,不需要授权。DensoWave公司官网上是这么写的:“利用QR码,没有必要特意申请。只要遵从JIS/ISO的规格,可自由使用。针对JIS规格及ISO规格所制定的QR码的使用,没有征得许可等的必要,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二、法律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有哪些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2、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
    2023-06-13
    58人看过
  • 追回二维码诈骗的损失的方法有哪些?
    二维码诈骗一般很难追回。如果当事人被二维码诈骗,被骗取的钱不一定能追回来。因为二维码诈骗属于网络诈骗,骗子可以很容易把钱转走,警方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侦查较为困难,所以一般难以追回。一、被诈骗后处理方式如下:1、保持冷静。当发现被诈骗时,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冷静而不是盲目在网上寻求帮助,防止被二次诈骗;2、如果是银行转账的第一时间先打报警电话简要说明情况,申请冻结对方银行账户;3、确定报案的公安机关。受害人可以在犯罪结果发生地也就是本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或刑侦大队报案。二、二维码诈骗的判刑的标准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总之,二维码诈骗能一般很难追回,当事人被诈骗后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冷静而不是盲目在网上寻求帮助,防止被二次诈骗,如果是银行转账的第一时间先打报警电话简要说
    2023-06-30
    469人看过
  • 偷换他人超市二维码收取货款应当如何定性依据是怎么样
    偷换他人超市二维码收取货款应当如何定性,依据是怎么样的?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当定性为诈骗罪。被骗人基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换二维码),使被骗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并处分了财务(付款成功),使行为人的取得了财产,被骗人遭受了财产损失。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第二种意见认为,应道定性为盗窃罪。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偷换二维码),非法转移他人财物,其行为构成盗窃。首先,在偷换二维码收费的案例中,财产受损害的主体是商店而不是消费者。即便消费者基于错误认识向偷换二维码行为人支付了货款,但对于顾客而言其没有损失,张某通过偷换二维码的方式取得了商店接受顾客支付货款的财产性利益,因此商店才是本案的被害人。其次,本案不应定性为诈骗罪。诈骗罪是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欺骗或虚构事实而产生错误认识,并在错误认识的支配下自愿把财产处置给行为人的行为。偷换二维码收费的案例中,商店显然不是自愿把财产处置给行为人
    2023-06-02
    274人看过
  • 二维码转账被骗能不能追回
    二维码转账被骗追回的可能性较小。二维码转账被骗时,先确认在支付的哪个环节产生了问题。再确定相应漏洞环节的负责人或负责机构,向其提出投诉或举报,由相关方进行专门处理。一、商家不给退款举报方法有什么商家不给退款举报方法如下:1、向交易平台投诉,提供自己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实物、聊天记录、发票、交易记录等;2、向消协投诉,和实体店一样,网购发生交易纠纷也可向消协投诉;3、向快递公司投诉,有时网购商品是在寄送环节出了问题,并非商家有意欺骗,商品受损也应该由快递公司承担责任,就可以打电话投诉快递公司。在国家邮政局等网站上专门有投诉平台,也可以得到赔付;4、向公安机关投诉报案,当欺骗情节比较严重,涉及金额比较多时,构成网购诈骗,触犯法律,就需要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介入,不仅可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也可为自己争取减少财产损失的可能。二、帮别人代替商家扫二维码怎么定罪?不法分子采用秘密手段,偷换商
    2023-03-31
    73人看过
  • 扫二维码付款被骗了怎么办
    当用户遭遇二维码支付安全问题时,应该先确认在支付的哪个环节产生了问题,明确责任归属;其次,确定相应漏洞环节的负责人或负责机构,向其提出投诉或举报,由相关方进行专门处理;若遭遇“非法二维码”,无有关方负责,则可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控告,根据其行为侵犯自身权益的性质与程度决定处理方式。若涉嫌被骗的,应当及时向当地警方报警处理。用二维码付款被身后人盗刷,盗窃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对于不能确定的,应当区别情况,根据作案当时、当地的同类物品的价格,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规定的核价方法,以人
    2023-07-25
    486人看过
  • 利用二维码指引诈骗是否涉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利用二维码指引诈骗是属于刑法中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中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情形,所以是涉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利用信息网络提供信息的链接、截屏、二维码、访问账号密码及其他指引访问服务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发布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
    2023-04-13
    265人看过
  • 二维码套现是否违法?
    犯法。专门从事套现的人或单位的涉嫌非法经营罪。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开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套现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20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信用套现本身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如果持卡人在额度内进行套现,并且按时偿还套现款的,不会构成犯罪,如果是恶意套现不还的,可能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偷换二维码犯罪吗?偷换二维码构成犯罪,构成盗窃罪。偷换二维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转移了他人的合法财物,如果达到法定数额,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2023-07-07
    3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偷换二维码会构成犯罪吗二维码定罪在哪个部门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3
      偷二维码构成犯罪,但需要满足偷二维码的行为人主观上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通过秘密窃取非法转移他人合法财物,达到法定金额。
    • 诈骗二维码能追回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2
      1、如果当事人被二维码诈骗,被骗取的钱不一定能追回来。 2、因为二维码诈骗属于网络诈骗,骗子把钱转走的速度较快,警方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侦查等,所以不一定能追得回来。诈骗罪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偷换商家二维码的行为构成盗窃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2
      偷换商家二维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偷换二维码,使得顾客交付的款项落入自己的账户,从而占为己有,符合盗窃罪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 偷换二维码会不会构成盗窃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2
      偷换商家二维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偷换二维码,使得顾客交付的款项落入自己的账户,从而占为己有,符合盗窃罪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 二维码诈骗判刑多久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7
      涉第三方支付的侵财行为是诈骗罪还是盗窃罪,还是要看具体案例。对于要了解更多诈骗罪和盗窃罪的朋友可以去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罪在第266条,盗窃罪264条。情节特别严重的时,二者都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但是也不会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