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虚假折扣,法律不应沉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20:41 73 人看过

虚假折扣作为价格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法律惩罚。

在今年双十一活动中,低价仍是各大电商的促销噱头。尽管各电商平台三令五申严禁虚假折扣,但先涨后降、虚抬专柜价现象依然存在。

每每双十一购物狂欢过后,总会留下虚假折扣的一地鸡毛。今年双十一前夕,工商总局专门约谈了部分电商,要求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电商虚构优惠促销。一些电商也建立了价格监控机制及规则,如果查实商家虚抬价格,将给予扣分处罚,直至限制其参加营销活动。不过,虚假折扣不能仅限于电商自己清理门户。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虚假折扣作为一种价格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许多国家对商家打折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搞虚假折扣的商家日子很不好过。前些年,美国一家全国性服装连锁公司因进行虚假打折广告促销被起诉后,与纽约州政府达成庭外和解。根据和解协议,该公司将支付42.5万美元民事罚金和向纽约州政府赔偿5万美元,并保证今后改变其不实广告宣传方式。由于会面临类似严惩,国外很少发生虚假折扣事件。

虚假折扣在我国也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则进一步指出,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然而,这一系列规定并未得到有力执行,尽管虚假折扣现象屡见不鲜,却鲜闻有哪个电商真正因此受到惩罚。

徒法不能自行。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法律体系,却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坐视虚假折扣在法治的笼子之外裸奔。这不仅无法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商家弄虚作假的底气。双十一活动已是第六个年头,在各大电商成交量和成交额不断攀升之下也不乏隐忧,一些吃过价格先涨后降苦头的消费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抵制双十一。而虚假折扣的蔓延,损害的不只是双十一,更包括整个社会的商业诚信。

当下,亟待强化法律的执行力,把虚假折扣关进法治的笼子。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电商的价格变化,随时发现和查处虚假折扣的行为,同时,消费者也要摒弃甘吃哑巴亏的心态,主动投诉举报。只要广大消费者形成监督合力,商家再狡猾的弄虚作假行为都会原形毕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20: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折扣相关文章
  •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应再狠一点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表示,今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将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整治重点主要涉及4类内容:一是直接关系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严重虚假违法广告。(据2月21日《新京报》)近段时间以来,各种虚假、低俗不良广告案例信息屡见不鲜,这些另类的广告总是络绎不绝,屡禁不止,其受害者,几乎遍及中国。从新疆糖脂宁胶囊假药事件、乌苏里江药业双黄连严重不良事件、北京拜糖平假药事件,再到多多双黄连严重不良事件等。在09年12月11日召开的全国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际协调会议上了解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共同治理虚假违法中药药品广告,截至目前,共监测了互联网上98家虚假中医药机构网站,关闭了83家涉嫌发布虚假违法中药药品广告的网站。而去年,工商系统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3.2万件,责令停止发布8263件,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共3775件,案值12.59亿元。共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66.0
    2023-04-24
    154人看过
  • 广告法修订与虚假广告治理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虚假广告也开始泛滥。虚假广告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合法经营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各国法律都非常重视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和治理。社会各界对虚假广告的痛恨以及对政府治理虚假广告成效的不满,使得虚假广告治理问题成为这次《广告法》修订中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各国广告法律制度中与规制虚假广告有关的制度安排主要应该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确立基本原则和界定核心概念;二是明确认定虚假广告的主要标准和类型;三是建立完备的虚假广告监管机制;四是合理设定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本文拟从原则、概念和标准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现行规制虚假广告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广告法修订草案》中与虚假广告规制有关的规定进行简要评述。确立广告法的核心原则内容的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确保广告的真实也是广告监管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广告法律中将真实性原则确立为广告法的核心原则是规制
    2023-04-24
    246人看过
  • 虚假出资应付法律责任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虚假出资罪,依《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头版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超过法定出资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并占其应缴出资数额百
    2023-04-06
    267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否享有沉默权
    犯罪嫌疑人是否享有沉默权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也即不被自证其罪的权利)。《刑诉法》第120条同时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在起诉和审判阶段被追诉者是否有如实回答的义务,但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回答,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被追诉者拒绝供述或者说保持沉默的权利。倘若被告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讯问,将作为一种拒绝悔罪的表现,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量刑时将作为一种酌定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我国立法上采取排斥“沉默权”制度固然有其长期历史因素的沉淀,比如中国封建时代,则实行“断罪必取输服供词”、“无供不录案”的制度。认为口供是认定犯罪时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证据,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只要取得了当事人的口供
    2023-04-17
    270人看过
  • 虚假差评怎么法律处理
    对网购的商品进行恶意差评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目的是进行敲诈勒索的,会构成犯罪,可以由网络警察介入调查。一、消费者在退货时,应尽哪些义务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关于消费者选择退货时需要承担的义务,根据本条的规定,有两项内容:一是支付退货运费,二是保证商品完好。关于商品完好的判断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商品完好”包括消费者为检查、试用商品而拆封的情况,只要不是因消费者的原因造成价值明显贬损的,均属于“商品完好”。确立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制度的初衷,是使网购消费者享有与实体商场购物同等的检查、试用商品的机会从而自主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如果要求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必须未拆封,那么规定无理由退货权就失去了意义。二、催收被客户投诉了怎么办经营者招徕投诉是正常现象。公司产品质量如果没有问题,而投诉者认为有质量
    2023-04-01
    338人看过
  • 虚假离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小觑。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证据证明是假离婚,因此而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同时,婚姻关系必须基于双方自愿而进行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如已经办理离婚登记,没有法定证据支持撤销登记,或者又一方不愿意复婚的,则婚姻关系不能恢复。一、夫妻“假离婚”购买二套房有什么风险?1、法律上并没有对“假离婚”作出明确的界定,假离婚与当事人意思表示相联系,即离婚的双方并不是真的想要离婚。但是假离婚的行为却产生了一个法律上承认的法律行为,即法律上婚姻双方已经离婚,即使夫妻双方并无离婚的意思,因为法律无法评价人的思想。但是被冠上“假”字的离婚,显然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2、假离婚需要夫妻双方办理真
    2023-03-11
    186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折扣
    相关咨询
    • 在法律中沉默等于默认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1
      在民商事案件庭审过程中,对于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另一方当事人经过人民法院法官的释明和询问而不明确否认并继续保持沉默的,有可能被法律认定为对纠纷事实或者对方主张的自认;因此,在法庭上当事人应当积极收集出示有利于己方的证据,积极主张己方的合法权益,不可一味保持沉默,避免因此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 继承人沉默产生的法律效力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4
      两种沉默的法律后果如下: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沉默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 对沉默权的法律适用探讨与我国对于沉默权的法律保障的规定是怎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第一,沉默权的产生和确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沉默权的发展从12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从16世纪开始,英国普通法院随着国王的纠问机构的黯淡而控制了英国的刑事司法系统。在普通法传统的基础上,其司法系统朝着控告式模式转变。这一演进是非常缓慢的,而且其中一些臭名昭著的例外规则亦延续了几百年。例如,法律在1696年以前并不保证被告人有权获得一份书面的告发书,也不保证他们能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机会;而且,直到
    • 什么是沉默权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
      沉默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广义上,沉默权是公民言论自由的具体表现,即任何人有权决定他愿意说什么或不说什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因此,面对其他人或机构的提问,均有权拒绝回答,更有权拒绝回答可能使他自陷于罪的问题。狭义上,沉默权则是专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来自警察和法庭的讯问,有拒绝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根据这种狭义的理解,沉
    • 虚假折扣、虚假活动忽悠你怎么办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