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发生交通事故妻子一般是没有赔偿义务,但如果丈夫发生交通事故是为了夫妻之间共同生活所必须的,那么妻子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需要看具体情况。
一、证明另一方重婚
假如妻子发现丈夫有重婚行为,那么妻子如何证明丈夫重婚也是起诉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收集证据做一下简单的举例说明:
在发现丈夫重婚时,妻子可以向法院起诉他涉嫌重婚罪,但是胜诉是需要充足的证据的,那么妻子在起诉丈夫重婚时应该证明他有重婚的行为。符合重婚罪的条件是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者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首先就是要证明丈夫与其他人有以夫妻的名义生活,比如丈夫与另一人互称“老公”、“老婆”,有共同生育的子女,丈夫居住地周围的邻居都有理由认为他们是夫妻,并不知道丈夫在法律上的妻子另有其人,这种情况就需要收集证人证言来证明丈夫有重婚罪的行为。或者是丈夫没有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就与其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这种情况比较容易拿到证据,在民政局一查就可以知道。
其次,同居时间的长短也可以作为证据。丈夫与另一人以夫妻名义同居应以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段为必要,如果他们只是短期的以夫妻名义同居,二人并没有打算长期维持这种婚姻关系,比如说二人只在一起连续生活了短短的几个月,或者是断断续续地在一起生活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则不宜认定丈夫有重婚的行为,否则有定罪扩大化的嫌疑。一般应以持续一年以上作为认定的标准为宜。
最后,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的证据,比如丈夫与另一人在购房、租房、安装电话、网络等事项时所填写的一些表格中记载的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如果有生育的话,婴儿出生时的手术通知书上的签名,婴儿出生证上的父母栏的记载等等诸如此类的证据,都可以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证据。
二、女方在婚内打胎侵犯男方生育权吗
妻子擅自终止妊娠没有涉及侵犯丈夫的生育权,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当丈夫和妻子生育权发生冲突时,理应保护弱势妻子的人身权利。首先,对于女性来说,生育权的实现属于自身的人身权,而男性的生育权只能依赖于合法配偶。其次,妻子并非生育工具,夫妻应当共同达成要孩子的合意。最后,妻子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更承担着丈夫无法代替的艰辛和风险。
如果是男方侵犯女方生育权的女方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而生活中,男性及家庭其他成员,期待生育,而女性不期待生育的情况很普遍,然而女性虽然不配合男性生育,但并未造成实际的财产等损害发生,因此要求赔偿,并无可计算的标准与依据,因此男性想要生育,还需与女性协商解决。
三、丈夫隐瞒妻子借钱去世妻子需要还吗
丈夫隐瞒妻子在外借钱后去世的情况下,如果是为家庭生活所欠的,那么属于夫妻债务,即使女方不知情的,也需要承担偿还责任。同时如果女方继承了男方的遗产,那么也需要在继承的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但如果为丈夫个人债务,且妻子没有继承其遗产的,则无需偿还。
-
妻子因交通事故获得赔偿,丈夫是否有权执行?
372人看过
-
妻子在丈夫交通事故中能否获得赔偿?
259人看过
-
丈夫是否有义务偿还妻子所欠的债务?
365人看过
-
车主为妻子,丈夫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理赔
359人看过
-
妻子去世后,丈夫是否有义务偿还贷款?
231人看过
-
婚姻中债务偿还:妻子是否有义务帮助丈夫?
258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妻子发生交通事故丈夫有赔偿权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4丈夫发生交通事故的妻子没有赔偿义务,但需要用夫妻共同财产赔偿。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
-
妻子替丈夫还债, 丈夫是否有义务还债?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21如果丈夫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配偶应该偿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三十六条规定,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
丈夫丈夫借钱意外死亡妻子是否有义务替妻子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20子女意外死亡,被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确定。如果父母平时有生活能力,至六十周岁起,可以领取被扶养人生活费。法律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