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已经有一年时间。
自去年5月1日实施以来,醉驾入刑效果如何?治理酒驾如何继续发力?3月3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就这些问题邀请部分两会代表委员和法学界、业界专家进行了研讨。
曾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增设危险驾驶罪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知名律师施杰,过去一年一直关注着醉驾问题。他注意到,醉驾入刑以来成效明显,但其实际执法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醉驾入刑是新课题,需要在理论界、实务界共同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斯喜说。
醉驾入刑一年:震慑下的转变
曾经抱有侥幸心理的酒后驾车者有了高压线,行人心理上有了安全的保障线。这是一个艰难而巨大的转变,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
显然,醉驾入刑对国人的震撼和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罪。
自此,对醉驾入刑的议论便未停歇。有人认为,严惩酒后驾车是源头上减少交通肇事、保障生命安全的利器;也有人认为量刑过重,不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同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
无论争论双方声音孰强孰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5月1日至12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酒后驾驶23.8万起,较2010年同期下降45%。
其中,醉酒驾驶3.8万起,较2010年同期下降45.3%,全国因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死亡716人,较2010年同期减少205人,下降22.3%。
全国政协委员、法学专家杨海坤说:醉驾入刑一年来,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曾经抱有侥幸心理的酒后驾车者有了高压线,行人心理上有了安全的保障线。这是一个艰难而巨大的转变,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
身为一名警察,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内保大队大队长宋玉兰认为,醉驾入刑的初步效果非常好,我在各种场合听到过老百姓的反映,人们对于酒驾危害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刻。
执法者应坚守零容忍
在目前的国情条件下,我赞同对醉驾严格执法和惩处。只有对醉驾行为严惩,才能增加违法成本,让触犯者不敢再犯。否则,法律的威慑力低,就要靠行政力量的不断投入。
施杰等一些法学界专家在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醉驾入刑一年来,在实际执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影响到了执法效果。其中一条,就是缓刑适用率高。
据媒体报道,在安徽某检察院受理的27起醉驾案中,经法院判决的25起案件,被告人均被适用缓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不高、认定醉酒的标准不一等原因,加上一些地方存在执法弹性,导致实际的执法效果离公众的期望值尚有一定距离。
而承担一线执法任务的交警在执法中发现,一些醉驾者逃避处罚的花样繁多,也给执法带来困难:有的车主一遇到酒驾检查,便将车停在一边,本人离开现场,等到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投案。而此时司法机关已无法确定其驾车时的血液酒精浓度。
对于执法力度,当交警几十年的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锡忠深有感触:酒后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造成的人间惨剧让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醉驾入刑,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醉驾行为毫不容忍的决心。从公安第一道关来说,必须从严执法,实行严重违法零容忍。
在目前的国情条件下,我赞同对醉驾严格执法和惩处。最高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主任胡云腾认为,只有对醉驾行为严惩,才能增加违法成本,让触犯者不敢再犯。否则,法律的威慑力低,就要靠行政力量的不断投入。每天派大量的警察去查管,对于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是资源的浪费。
施杰建议,作为执法者的公安机关还要继续加大查处酒驾的力度和灵活性。比如,针对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选择深夜或凌晨酒驾的情况,可以在部分时间段和场所有针对性地加大力度。
不应沉默的第三方
治理醉驾,其实就是尊重生命、保障人权。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都是责任的共同承担者。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一致认为,治理酒驾在依靠政府和严法之外,还应借助第三方力量。
对根治酒驾,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XX有一个清晰的观点:单纯依靠公安、交警,会让执法者疲惫不堪,不可能天天查、时时管。而被罚者的侥幸心理和对立心理不改,会滋生更多逃避受罚的手段。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必须纳入进来。
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不可以把小学生都发动起来,通过他们来改变家长的观念和习惯?再如,可不可以尝试赋予第三方组织或者志愿者权力,担任酒驾的第一层监督者和管理者?这些经验,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相当成熟。余XX说。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王XX持有同样的观点,交通秩序中呈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反映出行为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公众缺少规则意识。这个意识的培育,社会组织大有可为。
实际上,目前喝酒不动车,动车不喝酒的宣传语进入了餐厅、酒店和旅馆;代驾公司为更多喝酒的人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代驾服务;在醉酒者救治、酒驾的鉴定等方面,红十字会、医疗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了其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XX认为,从更高一个层面讲,治理醉驾,其实就是尊重生命、保障人权。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都是责任的共同承担者。
-
酒驾入刑,依然有人不守法!
193人看过
-
酒驾入刑处罚最新法律依据有哪些
116人看过
-
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97人看过
-
酒驾和酒后驾驶的执法依据及处罚措施
386人看过
-
酒驾是否可以依法处理?
72人看过
-
恶意欠薪是无法可依还是执法不严?
319人看过
酒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酒驾并不存在量刑标准。因为一般的酒驾行为仅仅是行政违法行为,并不会触犯刑法。因此,法院并不会对一般的酒驾行为作出定罪和量刑。有量刑标准的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主要是指醉驾的行为。... 更多>
-
-
酒驾入刑法有什么后果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091、其他隐形处罚由于我国目前在公务员考录,记12分,2010年5月1日之后,罚款1500元刑事行政处罚饮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为罚款500元,醉酒驾驶行为将涉嫌“危险驾驶罪”、参军入伍等方面,记12分,暂扣驾照3个月,将对被政审人产生一定程度影响,醉酒驾驶行列入刑法处罚范围,5月1日之后,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为行政拘留15天。 2、另外,暂扣驾照6个月,根据最新的刑法修订案,会被处以拘役和罚金,届时被政
-
醉酒驾驶一律入刑依据的法规是哪些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1对于醉酒驾驶一律入刑的规定如下,“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
酒驾入法醉驾入刑的规定具体都有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1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
-
酒驾可以判刑多少年,有什么法律依据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01、饮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2、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