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一、抗税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抗税罪的量刑标准为:行为人犯抗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抗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二、逃避追缴欠税罪在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逃避追缴欠税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1、如果纳税义务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达到一万元以上但是不满十万元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罚金数额为欠缴税款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如果犯罪嫌疑人多次实施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并且都没有经过处罚的,按照累计数额量刑;
2、如果犯罪嫌疑人逃避追缴欠缴税款的数额,超过了十万元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怎么样才会构成逃税罪
逃税罪的构成为:
1、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3、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
4、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抗税罪单位犯罪存在吗?
436人看过
-
合伙企业是单位犯罪主体吗,夫妻公司是单位犯罪主体吗
266人看过
-
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148人看过
-
逃税罪单位主体人员可以构成吗?
118人看过
-
单位与其他主体可以共同犯罪吗
307人看过
-
单位主体不能直接是犯罪主体吗
36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单位犯罪可以申请抗税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25抗税有单位犯罪的,由其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违反税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
你好关于抗税罪可以单位犯罪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10抗税罪是不存在单位犯罪的,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抗税罪是属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罪名之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收管理制度,侵害国家税收利益。 抗税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侵犯了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的要件为以暴力的方式拒不纳税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凡具有刑事责任承担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的要件是主观上实施抗税的行为。 通过上述分析,抗税
-
抗税罪可否构成单位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09抗税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法律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系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法律依据】
-
抗税罪是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19抗税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从法律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系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抗税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
单位是否属于偷税罪犯罪主体?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9在企业偷税漏税案件中,通常责任方是企业本身。针对这种行为,税务部门有权向企业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可以施加罚款的惩罚措施。如果该行为构成犯罪,相关部门将依据法律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作为股东,如果直接负责人或其他相关方需要承担责任,他们也将面临相应的惩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