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16日电: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区内企业用工不断规范,稳定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形成。去年,全区完成劳动合同签订5.33万人。其中,新签劳动合同3.93万人,完成全年新签劳动合同任务指标的302%;受理举报投诉、信访案件590起,涉及职工1074人,为职工追讨工资141.23万元。受理劳动争议632件,已处理结案414件,涉及810人,涉案金额975.24万元,时限内结案率100%,受到企业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为确保全区范围内和谐劳动关系的稳步形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双维护、双服务”原则,既维护企业利益又维护职工权益;既服务民生改善又服务经济发展。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他们既引导广大职工与企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又依法规范企业用工,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企业打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他们还下大力量狠抓劳动维权工作,劳动合同签订人数超过年初下达指标的2倍,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和建筑业为重点行业的劳动合同签订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工伤认定1682人,由于程序严格,准确率高,有效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另外,他们坚持劳动仲裁实行柔性调处,以调为主,先调后裁,实现案结事了,并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指导服务和日常巡查力度,把监察工作寓于服务之中,在监察中服务,在服务中监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他们还加大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权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
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哪个更能维护劳动者权益?
422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发生纠纷时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50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的技巧:维护权益的关键
47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合同作专门规范维护职工权益
61人看过
-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是我们的天职
462人看过
-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途径
361人看过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更多>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现出现工伤事故,可以合法维护当事人权益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7要先弄清是雇佣关系还是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可以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致人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误工、护理、交通、住宿、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必要的营养等费用损伤达到伤残等级的,还需要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劳动关系,申请伤情鉴定,待伤情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级别确定赔偿标准。
-
如何签订的意见才能妥善维护劳动合同的合法权益?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14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无故辞退: 1、如果单位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了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并按照规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则公司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如果单位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了一个月的代通知金,但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单位没有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
-
当事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协议,劳动者的权益如何维护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6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协议,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结算清楚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否则用人单位存在用工风险,可能面临赔偿双倍工资的处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
-
员工与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 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2,劳动者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 3,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
-
临时工有劳动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双方如何维护自己权益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8许多用人单位雇用临时工时都不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将面临着承担所有费用的风险,非常被动,职工的维权之路也因此十分艰难。 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到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在无法与单位协商解决时,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申请认定工伤,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