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法律特征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0 19:45:10 484 人看过

毒品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处罚性。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食毒品等犯罪行为应当予以严惩。

毒品犯罪构成应具备四个要件:(1)毒品犯罪客体,即指我国《刑法》和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所保护的而被毒品犯罪所侵犯的有关对毒品进行管制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2)毒品犯罪客观方面,即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有关毒品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不可缺少的要件;(3)毒品犯罪主体,即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毒品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法律规定的犯罪单位;(4)毒品犯罪主观方面,即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故意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及造成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网络毒品违法犯罪的法律特征

1、隐蔽性强

与传统的涉毒行为不同,网络涉毒行为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隐蔽要求。首先,毒品买卖双方无需现场交易,通过网络信息传递和物流快递即可完成毒品交易,双方互不了解对方情况;其次,毒品嫌疑人的网络账号完全匿名,侦查机关很难确定毒品信息的发布主体;再次,在毒品买卖双方意思沟通过程中,几乎完全使用隐语或行话,例如用肉代替毒品,用咖啡豆代替冰毒,外行人看不出任何问题。网络如此便利的特性使得涉毒违法犯罪行为难以被察觉,不法分子在隐身状态下即可实现非法目的。

2、诱惑性大

传统的贩毒、吸毒行为往往在隐蔽之处进行,外界获取的相关信息较少,受影响程度也较低,但网络属于开放的空间,信息传播庞杂、迅速,其门槛低、受众多的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被不特定人感知的可能,也就是说,网络涉毒行为的相关信息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并受其影响,特别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讲,网络涉毒信息结合色情信息会产生强大的诱惑力,往往会强化毒品诱惑性,从而增加了社会公众的染毒风险。

3、跨地域

传统涉毒行为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地域色彩比较浓厚。网络技术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可以瞬时传达毒品相关信息;另外,物流寄递业、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涉毒行为摆脱了传统的交易方式,网上联络——快递发货——平台支付成为新型毒品交易模式,地域因素的限制在网络面前已无现实意义,跨省交易、跨国交易都变得简单和普遍。

4、成本低

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成本低,一方面表现在毒品价格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行为风险性方面。实践中,网络上售卖毒品的价格比传统当面交货的毒品价格要低,毒品类型的可选性也较强,毒品购买人数也较多。网络毒品价格低很大程度是由于网络涉毒行为风险性较小,从交易行为表面上看完全是合法的网络购物模式,没有充分、准确情报时很难察觉和打击。由于网络不受地域限制,目前许多国际性的贩毒组织为逃避打击也开始借助网络从事非法交易,成为打击的重点和难点。

5、取证难

传统的涉毒行为通过特情介入、技侦手段等能够获得一定的证据,但网络涉毒违法犯罪过程中很少保留相关证据,行为人利用技术手段可以随时、瞬时删除涉毒帖子、聊天记录或论坛信息,使得取证工作难以开展;网络涉毒行为利用新型支付平台和物流技术进行毒资交付和毒品转移,情报获取上存在一定障碍;网络涉毒案件跨地域性特征明显,需要进行跨区、跨国警务合作,无形中也增加了公安机关取证难度,影响了打击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玛咖、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2: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法定继承权的法律特征分析
    法定继承权的法律特征如下: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基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4、法律对继承人、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制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5、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并存。法定继承权的范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同时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由此可知,继子女是有继承权的,但前提是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有抚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023-07-02
    217人看过
  • 犯罪特征及其法律问题分析
    犯罪的特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应受刑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揭示了犯罪与刑法的关系,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说明和体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特征有哪些?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
    2023-07-06
    332人看过
  • 毒品的成瘾特性及危害分析
    禁毒法所称的毒品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药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新型毒品)。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窝藏毒品和持有毒品的区别是什么1、窝藏毒品指的是为犯罪分子窝藏毒品的行为,而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自己非法持有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非法持有一定数量的毒品,破坏国家对毒品实行管制的行为。窝藏毒品罪指将犯罪分子的毒品窝藏在自己的住所或者其他隐蔽的场所,以逃避司法机关的追查。2、对比两个罪名的定义,不难发现行为人窝藏毒品必然要持有毒品,因此两者是法条竞合。所谓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刑法通说认为,此类窝藏毒品行为如果可以查明行为人是为了其他犯罪分子窝藏毒品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构成窝藏毒品罪;如果查明行为人仅是用于
    2023-07-06
    112人看过
  • 普通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分析?
    普通诉讼时效作为依法得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民事法律事实,具有如下法律特点,区别于其他民事法律事实:(一)普通诉讼时效具有严格的法律强制性。即有关普通诉讼时效的民事法律规范属于强制性法律规范。其内容(时效期间长度和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一经法律规定,当事人就必须遵守执行,当事人不得以其意思排斥普通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协议变更法定的普通诉讼时效制度的内容或者约定预先放弃时效利益等均为法律所禁止。(二)普通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以法定的事实状态——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的连续存在作为适用依据,不为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故不同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三)普通诉讼时效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的胜诉权,故区别于以当事人取得民事权利为后果的取得时效和消灭实体为法律后果的除斥期间。普通诉讼时效内容有哪些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2023-07-05
    242人看过
  • 注册商标商品罪的特征分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什么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在商标法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行为均属于假冒商标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2023-07-22
    139人看过
  • 分析宪法的基本特征
    宪法的基本特征的内容是:1、国民意志、国家政权形式、公民基本权利形式和国家基本立法原则的集中体现;2、宪法是现代概念中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是国家的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规定的事项主要包括国家政治结构、政府组成和职能、权力制衡模式和公民权利;4、宪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是权利宣言。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宪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部分,它是指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出的说明。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保障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宪法监督的主要活动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有权机关为保障宪法实施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审查,以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3-07-04
    137人看过
  • 非法行医的特征分析
    非法行医主要应包括下列6个方面:1、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2、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拒不校验的。3、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4、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5、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6、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非法行医罪的客体特征是什么非法行医罪的客体特征是:非法行医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中国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保障和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3-07-08
    102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特征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法律构成特征:侵犯客体为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但行为人不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上述即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特征,也是本罪的构成条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哪些法律特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特征有:1、对象要求:侵犯的对象为复杂对象,既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非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或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息,扰乱金融秩序;3、主要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犯罪;4、主观方面:主观上是故意的,即行为人必须知道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
    2023-07-01
    243人看过
  • 不正当低价销售法律特征的分析
    不正当低价销售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的低价销售有着重要的区别,现就其法律特征分析如下:首先,不正当低价销售是一种破坏竞争的违法行为。其客观上表现为: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使其利益严重受损或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在一定市场范围内减少或消除竞争,以达获取非法高额利润之目的。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行为,会给同类竞争者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危险,阻碍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影响竞争对手的建立、生存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使市场结构趋于不合理,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因此,许多国家的竞争法均将其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禁止。如,在日本,其被视为不当贱卖而予以禁止,在欧洲,其被称为掠夺性定价而纳入竞争法调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其次,不正当低价销售严重违背价值规律和经营规则。企业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包
    2023-06-07
    175人看过
  •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法律特征分析
    一、组成的目的不同:由具有共同目的的人结合而成的法人,就是社团法人。由具有一定目的的财产结合而成的法人是财团法人。二、构成组织的意思表示不同:1、对于社团法人来说,它是根据社员的意思来构成法律关系的法人。2、财团法人是以捐赠者的意思而构成的法律关系基础的法人。三、组成形式不同:1、对于社团法人而言,必然要有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组织起来的社员作为其成立条件。2、对于财团法人,则是看有没有捐赠财产的行为。什么是社团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它是以谋求社团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团体(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社会公益团体(如残疾人基金会)、文学艺术团体(如作家协会)、学术研究团体(如数学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三条合伙协议应当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
    2023-07-16
    405人看过
  • 代理行为法律特征解析
    代理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代理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所进行的代理活动,是能够产生某种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凡不能产生法律后果,只是受人委托而进行的某种具体事务方面的工作,不属于民事法律上的代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必须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第二,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因为代理人的使命是代替被代理人进行法律行为,而行为是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体现被代理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进行的,因此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如果用他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就不是代理,而是行纪活动。第三,代理人是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代理人在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的意思表示,在被代理人授与他以权限范围内可以表现他自己的意志。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总的来说,当然要反映被代理人的意志。这个意志就是指授权内容。但是代理人的行为既然是他自己的行为,也就是他要独立地
    2023-06-08
    285人看过
  • 侵占罪的法律特征剖析
    刑事责任能力
    侵占罪的法律特征:1、客观特征:侵占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可以是他人交给犯罪行为人保管的财物、其他人的遗忘物等;2、犯罪行为人对于帮他人代管的财物、遗忘物占为己有,拒不归还,且侵占数额较大;3、主观特征:出于故意的目的拒不归还;4、主体特征:犯罪行为人只要年满十六周岁,具有一般刑事责任能力即可。职务侵占罪的构成特征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嘎巴感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即在本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而主管、管理或者经手财物的人员。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
    2023-07-01
    414人看过
  • 售后包租法律特征解析
    售后包租”是一个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房地产市场破坏分子。近期,一些售后包租房地产产品再次走上本市房地产市场舞台。曾经的痛楚尚历历在目,先前有些售后包租的购房人,以高价购买房屋却无法从发展商处兑现包租的承诺。现在的售后包租是否还是原来的模样呢,借一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们欢迎能充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售后包租,并希望读者能够轻松享受正规合法的售后包租。1997年上海市政府曾经出台了上海市房屋售后包租试行办法,随着1999年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条例的颁布实施,该文件已经取消而失效。什么是商品房售后包租商品房售后包租是指发展商为促进销售,在其投资建造的商品房出售时与买受人约定,在出售后的一定年限内由发展商以代理出租的方式进行包租,以包租期间的租金冲抵部分售价款或偿付一定租金回报的行为。不能碰的售后包租不是商品房项目,不得实施售后包租。那些无法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不能在建设期间进行售后包租,
    2023-04-22
    499人看过
  • 涉及毒品藏匿的刑法分析
    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品犯罪所得的财物而为犯罪分子窝藏的行为。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窝藏毒品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窝藏毒品既遂的,会构成窝藏毒品罪,犯罪分子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有两种情形:1、为犯罪分子窝藏毒品的,法院一般会判处行为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为犯罪分子窝藏毒品,如果有严重情节的,可以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毒品在我国是属于违禁物品,如果行为人明知是用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毒品、毒赃而故意予以窝藏、转移、隐瞒,就会构成窝藏毒品罪,并且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
    2023-07-10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刑法转移毒品罪有何特征?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5
      刑法对转移毒品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为犯罪分子转移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具体分析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30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3、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 非法集资的定义及典型特征分析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8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相关部门批准,单位或个人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券凭证的方式筹集资金,并向出资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活动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二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如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
    • 2022年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应具备哪些法律特征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16
      1、对于毒品的来源并无特殊要求。行为人自己购买、非法占用或者祖辈遗留,对非法持有毒品行为没有影响; 2、非法持有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持有人对毒品的实际支配和控制;持有不要求物理上的握有,不要求行为人时时刻刻将毒品握在手中、放在身上和装在口袋里,只要行为人认识到它的存在,能够对之进行管理或者支配,就是持有。 3、非法持有可以是共同持有,也可以是单独持有,前者的成立是所有共同犯罪人实际上共同享有对毒品的
    • 吸毒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呢?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20
      法律分析 吸毒的法律特征: 1、吸毒具有社会危害性。 2、吸毒衍生出的毒品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处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