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返还是可以起诉的,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陈述双方的基本情况;原告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当事人应当向法院提交书证;立案应当在当事人在办妥必要手续并提交全部有关证据材料后七日内,符合立案条件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预缴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立案后的立案程序,由法院安排开庭审理。
欠钱的人找不到了,起诉他有用吗
(一)按实际情况,欠债起诉是有用的。如果债务人不按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经法院判决生效之后,债务人还是拒绝偿还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强制执行,就算债务人暂时没有偿还能力,只有其一旦有偿还能力,就可以继续强制执行,直到债务人偿还债务为止。
(二)另外,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履行偿还义务而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三)无论被告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证据充分,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可以起诉。如果知道并能提供被告的财产状况,可以先申请财产保全,然后再起诉,这样有利于胜诉后案件的执行。别人欠钱不还,可以到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
(四)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成立时间,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在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表示,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
对方不离婚怎么办?离婚起诉是解决之道!
467人看过
-
分割财产:起诉房屋是解决之道
421人看过
-
公司欠款纠纷解决之道
55人看过
-
欠款逾期未还,对方起诉求解决方案
107人看过
-
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探索解决之道
144人看过
-
车祸是否可以通过起诉对方解决?
183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判决离婚之后,对方是否还可以起诉析产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0如果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1〕18号)规定:第十八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
-
-
只知道对方号,是否可提起诉讼?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5网友提问因房租纠纷问题准备请律师,但我只留有对方身份证复印件,不知道对方单位、地址等,法院是否受理如果法院不受理,我该怎么办律师回答如果有身份证复印件,起诉时法院会受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对方的下落,送达会很麻烦的。律师回答如果对方是个人,且身份证复印件是真实的,可以以身份证登记地址作为被告所在地来起诉。
-
欠条不正规是否可以起诉解决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02欠条不正规可以起诉,借款纠纷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起诉: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真实有效的欠条,能够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
欠钱还不上对方起诉如何解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17欠钱还不上对方起诉的,建议积极应诉。 被起诉后最好委托律师,通过阅卷,准备证据,处理此事,争取自己的权益。 出具判决书后,按照判决书的判决,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如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