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与案例解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9 15:01:21 447 人看过

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

(1)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包括依照法令的行为、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

(2)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反防卫;

(3)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4)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5)对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6)对和不作为犯罪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以下十种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注:防止防卫过当)

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说明:如果一方停止或者被动停止了加害行为,而另一方转化成加害方时,则有可能存在正当防卫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互殴中不法侵害转化的情形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情况:一方已经停止斗殴,向另一方求饶或者逃跑,而另一方仍紧追不舍,继续实施侵害的;第二种情况:在一般性的轻微斗殴中,一方突然使用杀伤性很强的凶器,另一方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

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

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

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建议:如遇此情况,请亲尽量回避,并拨打报警电话求助;若事发紧急,可适当防卫,控制侵害行为的实施人,等待警方处置。蜀黍将对见义勇为者予以适当奖励!)

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10、起先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法律称为防卫过当,不属正当防卫的范畴。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6: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全面解析
    法律综合知识
    一、正当防卫全面解析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赋予公民在特定情况下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更是一种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手段。在理解和运用正当防卫这一概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当防卫是公民在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所采取的必要行动。这种行动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因此,正当防卫行为本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对社会有益,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支持和鼓励。2.正当防卫的行使并非无限制。虽然公民有权实施正当防卫,但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即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只有当防卫行为在特定条件下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时,才不属于超过必要限度。因此,公民在行使正当防卫权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防卫权利。3.正当防卫的界定是一个
    2024-03-02
    358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正当防卫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殊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杀人”正当防卫一起命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秋菊式母亲22个月为儿子讨清白凶手正当防卫法院判决无罪2003年5月27日,哈市24岁的朱权在网吧内因几句争吵被人捅成重伤,而在他夺刀将一人捅死一人捅伤后,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在历经法院6次开庭审理
    2023-07-05
    105人看过
  • 防止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是,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的,应该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殴打、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侵权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
    2023-07-15
    217人看过
  • 析“环保自卫行为”与刑法的“正当防卫”
    前不久,读了贵报于2002年2月9日刊登的《公民应享有环境正当防卫权》一文(以下简称《公》),文章指出,群众为抵御污染侵害而实施的过激行为是出于对自身环境权益的维护,与破坏生产或破坏社会秩序等犯罪有着本质区别;并且呼吁在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保护自卫的权利。毫无疑问,这些观点有利于公民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及时制止环境侵权行为,避免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也有利于群众与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但是,《公》文将环境正当防卫权这一概念等同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以及对其构成要件的阐述等观点值得商榷:环境正当防卫权的表述不妥,易与刑法的正当防卫混淆《公》文认为群众的行为符合刑法中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可以将刑法正当防卫的概念直接引用到环境保护法中,并表述为环境正当防卫权。如果仅从合理解决纠纷的角度考虑,基于我国环境保护法没有对公民的环境权做出规定,因此沿用刑法正
    2022-04-06
    111人看过
  • 法律后果与正当防卫
    对于欠条和合同哪个具有法律效力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借条和欠条哪个更好欠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和事实而产生。正因为欠条成因的多样性、不特定性和复杂性,才易于引起对方当事人的异议辩驳而使得当事人双方纠缠不清,才使得欠条看起来不能够产生“一锤定音”的效果,因而其“效力”不是那么的“大”。借条一般是由特定的借款的事实所形成,反映了当事人双方特定的借款法律关系,并进而反映当事人双方基于借款的法律关系和事实形成了一方欠另一方款项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事实。实践中有人认为借条比欠条更好,主要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丽江反杀案撤诉,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丽江反杀案的具体案情:丽江反杀案中,90后退伍女兵唐某被李某某拦车辱骂,还被对方提刀找上门。唐某带着两把刀和李某某发生冲突。双方都负伤,但李某某最终身亡。云南省人民检察院12月30日针对丽江反杀案发布通报称,嫌疑人唐某的防卫行为系正当防卫,依
    2023-07-03
    149人看过
  • 案例分析:李某的行为应属正当防卫
    基本案情:夏某向李某索要钱财遭拒绝,遂纠集刘某、张某合谋殴打李某。某晚10时许,夏某手持木棒再次向李某索要钱财,被李拒绝。夏即用木棒击打李,并将木棒打断。随后,刘、张二人分别用拳头等对李进行殴打。李某见对方人多势众,就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长约30cm的刀子,吓唬说:“你们敢再打!”夏立即高喊:“快找石头、木棒去。”当刘弯腰捡拾地上的石头时,李赶上前去,对刘的后背刺了一刀,刘随即倒地不起。夏、张等人连忙放下手中的凶器,将刘送至医院。后经法医鉴定刘某构成重伤。意见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在见到李某的刀子后已离开李某,虽然刘某去寻找凶器是为了对李某继续实施不法侵害,但石头尚未捡起来,而且当时是背对着李某,此时李某用刀子扎刘某后背一刀,造成重伤的严重后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应按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夏某等三人向李某索要钱财不成,继而暴力殴打,在李某拿出刀子自卫后又
    2022-11-21
    389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要件解析
    (一)正当防卫→主要针对街头暴力犯罪1、正当防卫的条件(1)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一般还要求有攻击性、紧迫性、侵害性,但有例外);问题:①大喊吓走侵害人(不是正当防卫,因为大喊不可能给侵害人造成损害)②对物防卫(不是正当防卫)→注意:对犯罪人指使的动物防卫不是对物防卫③对过失的防卫(可以正当防卫)④对不作为的防卫(一般不可以,但如果具有紧迫性则可以正当防卫)⑤对自招行为的防卫(引起者有忍受义务)⑥对幼童和精神病人的防卫条件(可以防卫,但必须迫不得已)―――假想防卫的主观为过失或意外事件,但假想防卫过当可以成立故意犯罪;(2)时间条件:法益侵害的紧迫性。→否则构成防卫不适时(事前防卫、事后防卫)在财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状态犯,如抢劫、抢夺、盗窃、敲诈),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追捕者可以适用正当防卫。例子:张
    2023-05-01
    123人看过
  • 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界定什么是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定义是:(一)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一、正当防卫致人重伤需要赔偿吗正当防卫致人重伤,如果是属于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需要赔偿。《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
    2023-06-25
    499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界限:法律规定的责任与限度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应该符合四个条件: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具备的条件1、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2、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对本人或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非法侵害行为;3、防卫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应该大体适应,不应该超过必要限度。我国法律规定正当防卫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按防卫过当处理,要负法律责任;但在刑事上可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
    2023-07-12
    328人看过
  • 防卫过当案例分析及法律适用探讨
    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过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过度防卫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过度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目的性质是怎样的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实际上,防卫过当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仅仅是不符合第五个条件,防卫过当应具有正当防卫的前四个条件,即正当防卫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和主观条件。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成立防卫过当,而是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挑拨防卫、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防卫第三者等。这些防卫没有正当防卫的主客观基础,其本身是非法行为,构成犯罪
    2023-07-16
    496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构成—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观点: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的构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弄清出题人的意图(所问为何),不要受正当防卫既有定论观点(必须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的影响。题干交代案例中,甲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有防卫认识
    2023-05-04
    469人看过
  • 正当防卫规定的法律价值追求
    法律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保护某种利益的同时,对该种利益也必然有所约束,甚至某种程度上会反过来损害了初衷所意图保护的那种利益。正当防卫作为国家赋予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它既不是一种报复,更不是一种惩罚。凡是权利都要有所限制,无限制的权利是特权,而特权是危险的。正当防卫的实质就是私人执法(与国家司法权相对应),而公民个人执法的度由于种种原因是很难掌握的(甚至国家执法事实上也存在这种可能)。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从利益平衡角度分析,我们对正当防卫还是要严格控制的。但严格控制之余,我们仍然不要忘记法律的价值追求。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失的,属于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
    2023-06-11
    385人看过
  • 关于正当防卫的几个案例
    案例1、赖某,男,25岁。某日晚,赖某见两男青年正在侮辱他的女朋友,即上前制止,被其中一男青年殴打被迫还手。对打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赖的左肩,但未表明公安人员的身份。赖某误以为黄是帮凶,便拔刀刺黄左臂一刀逃走。[问题]对赖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并请说明理由。分析:赖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论处。理由是:(1)赖某打击便衣警察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负刑事责任。(2)赖某对便衣警察的伤害行为是故意的。在本案中,赖某对便衣警察是否为侵害人的同伙在认识上有过失,但对便衣警察的伤害行为却是故意的,而不是过失。(3)赖某没有认识到便衣警察的身份,主观上没有妨害警察执行公务的故意,不能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案例2、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
    2022-11-16
    480人看过
  • 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法律法规规定
    正当防卫是指本人、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正当防卫作为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其根据是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正当防卫造成他人重伤是否要担责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使他人停止违法侵害的行为,给侵权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
    2023-07-08
    26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3
      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所造成的损害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防卫过当所造成的损害则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杀人未遂被判刑, 正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7
      1、最终如何判处,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您朋友老公有利的事实和情节。 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等最终处理结果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您实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如何判断正当防卫与正当防卫过当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3-14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
    • 正当防卫需要哪些条件, 正当防卫案件量刑的规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7
      1、正当防卫需要五个条件,并且证明责任在防卫人一方,防卫或者其辩护律师必须举证证明这五个条件--注意,正当防卫不是想当然的,是辩护中的重点与难点--如果正当防卫证明成立,就是无罪辩护。 2、但是,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量刑步骤:根据有证据证明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