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自然人的住所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9 14:40:47 346 人看过

一、民法典中自然人的住所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二、自然人住所的分类

我国民事立法只对自然人的住所做了概括性规定,而未作具体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徙,仍有探讨自然人住所种类之必要。

(一)意定住所

意定住所,又称任意住所,是指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设立的住所。

意定住所与迁徙自由紧密相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所和户籍分离的存在,在客观上要求法律肯定自然人的意定住所。

(二)法定住所

法定住所,是指不依当事人的意思而设立,而由法律规定的住所。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有自己的户籍,因而应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所地为其住所;如果他同监护人共同生活,则监护人的住所是被监护人的经常居住地,视为被监护人的住所。

(三)拟制住所

拟制住所,是指法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把居所视为住所。我国民法规范和司法实践肯定了拟制住所的存在:

(1)自然人的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2)自然人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点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3)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明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04: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如何划分
    一、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如何划分民法典规定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以人的出生和死亡进行划分。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地位和资格。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就可以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决定民事主体的产生,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其始于出生。有关法律规定,对于工伤事故,只有死者生前实际抚养的人有权领取抚恤金。最高人民法院作了扩大解释,规定遗腹子也有权领取抚恤金。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被剥夺吗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能被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取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自然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依据,也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标志。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有
    2023-05-03
    367人看过
  • 自然人住所的种类
    一、自然人住所的种类1、意定住所意定住所,又称任意住所,是指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设立的住所。意定住所与迁徙自由紧密相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所和户籍分离的存在,在客观上要求法律肯定自然人的意定住所。2、法定住所法定住所,是指不依当事人的意思而设立,而由法律规定的住所。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1条第1款前段规定:“未成年人以其父母的住所为住所。”对此,我国民法未作专门规定。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性能力人也有自己的户籍,因而应以其户籍所在地的居所地为其住所;如果他同监护人共同生活,则监护人的住所是被监护人的经常居住地,视为被监护人的住所。3、拟制住所拟制住所,是指法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把居所视为住所。我国民法规范和司法实践肯定了拟制住所的存在:(1)自然人的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2)自然人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点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户籍所
    2023-06-15
    308人看过
  • 民法典中自然人怎样继承遗产
    一、民法典中自然人怎样继承遗产自然人继承遗产,一般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法定继承人怎样按顺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订立遗嘱或者遗
    2024-01-24
    197人看过
  • 民法典自然人挂靠资质要怎么样认定
    一、民法典自然人挂靠资质要怎么样认定自然人挂靠资质的,如果该行为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该挂靠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二、工程挂靠要怎么样认定1、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借用其他施工单位的资质承揽工程的;2、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相互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3、专业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单位的;4、劳务分包的发包单位不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或专业分包单位的;5、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派驻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中一人以上与施工单位没有订立劳动合同;6、实际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工程款收付关系,或者工程款支付凭证上载明的
    2024-01-11
    431人看过
  • 民法典房屋居住权如何认定
    一、民法典房屋居住权如何认定民法典规定,房屋居住权是由房屋所有人设立的,设立房屋居住权时,以签订书面的合同,载明居住权条件和要求、期限等内容。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的定义】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条【居住权合同】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四)居住权期限;(五)解决争议的方法。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的设立】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第三百六十九条【居住权的转让、继承和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出租】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百七十条
    2024-02-03
    78人看过
  • 民法典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怎么规定
    一、民法典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怎么规定民法典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规定如下: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二、胎儿是否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本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又有必要在一定情形下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法律作出了特别规定。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
    2023-05-06
    282人看过
  • 自然人的住所地怎么去确定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所谓住所,就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层面上确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地点。也就是自然人从事法律行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中心地。经常居所,指自然人离开住所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是住院医疗的除外。经常居所的确定应该注意自然人主观上应当有长期定居的意思,并在定居的地方形成一定范围的生活、社交圈,如果是就医或者出差,再或者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等原因,则其在主观上一般不存在定居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2024-05-12
    391人看过
  • 怎样确定自然人的住所信息
    一、怎样确定自然人的住所信息在确定自然人的住所信息时,我们首先应当参考的是户籍信息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所记载的居住地。这通常被视为自然人的主要住所。1.当自然人的经常居住地和户籍登记地不一致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生活和法律行为的中心地,我们通常将经常居住地视为其住所。2.在法律层面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3.住所作为自然人从事法律行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中心地,对于确定法律关系的空间范围、司法管辖、诉讼文书的送达、法律适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二、住所地的法律规定住所地的法律规定主要围绕自然人和法人、其他组织的住所确定。1.对于自然人而言,其住所地通常以其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准。2.若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则以经常居住地为准。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言,其
    2024-07-30
    332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自然人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一、民法典中关于自然人享有的权利有哪些1.《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享有的权利范围,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婚姻自主权等。(2)每一项权利都是自然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应有的基本保障,也是法律对自然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2.《民法典》还强调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1)任何组织和个人在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时,都必须依法进行并确保信息安全。(2)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或买卖、提供、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这一规定旨在维护自然人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或泄露。二、自然人的权利分类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的权利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能力状态进行分类。1.自然人的权利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的权利和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的权利。(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4-07-26
    79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不当得利
    一、民法典中如何认定不当得利民法典中认定不当得利如下:1.必须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不当得利中的利益取得,局限于财产方面的利益,不包括精神利益。2.必须有他方受损失。这里的损失既可以表现为应得到的财产利益的减少,也可以表现为原有的债务的增加。必须具备他方的最终损失。3.得利人所取得的利益和受损人所损失的利益之间必须具备因果关系。二、不当得利属于民事案件吗不当得利一般是是民事纠纷,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三、不当得利的主要特征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
    2023-04-30
    427人看过
  • 民法典中侵权纠纷中如何认定被扶养人
    一、民法典中侵权纠纷中如何认定被扶养人侵权责任中,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二、什么是遗赠扶养协议1、遗赠
    2023-06-19
    251人看过
  • 民法典中自然人之间的房产抵押有效吗
    一、民法典中自然人之间的房产抵押有效吗有效。《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抵押财产的范围】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海域使用权;(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运输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二、房产抵押有什么法律效力(一)优先受偿的效力。房地产抵押以后,债务人如果不按期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或折价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1、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因债务人未履债务而发生的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当事人也可以约定担保的范围。列入担保范围的均属优先受偿的范围。2、用于抵押的标的物是房屋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行使抵押权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物一
    2023-04-18
    177人看过
  • 民法典中房屋所有权确认如何进行
    一、民法典中房屋所有权确认如何进行民法典中房屋所有权确认是进行不动产权登记。房屋所有权是以登记为准的,所以房屋登记在谁名下的,就是房屋的所有权人,要确定房屋所有人,可以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第二百一十八条【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复制】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二、购房者什么时候取得房屋所有权呢购房者一般自登记后15至30日取得房屋所有权。当事人办理房产登记应当提交身份证、户口本、婚姻证明、房产证明等资料至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条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
    2023-04-30
    283人看过
  • 民法典自然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
    一、民法典自然死亡后遗产如何继承自然死亡后,如果留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没有就按照法定顺序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财产的
    2023-04-26
    10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知道自然人的住所地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3
      自然人住所地以户籍信息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准,法律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 2022年民法典中自然人如何继承遗产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12
      自然人继承这样遗产: 一、法定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
    • 自然人的住所地如何去确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16
      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为住所地,如果其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此外,根据相关规定,住所地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层面上确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地点。
    • 民法典中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人格权怎么区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21
      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自然人的人格权利一般包括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同时,自然人也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 自然人的住所地怎么确定?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6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所谓住所,就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层面上确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地点。也就是自然人从事法律行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中心地。 经常居所,指自然人离开住所地,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是住院医疗的除外。经常居所的确定应该注意自然人主观上应当有长期定居的意思,并在定居的地方形成一定范围的生活、社交圈,如果是就医或者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