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构成特征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2 14:54:53 147 人看过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如下:

1、犯罪主观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国家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任务或履行职责,而有意对其进行阻碍;

2、犯罪分子应当是已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打击、人身强制或者威胁手段妨害公务的行为;

4、犯罪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

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区分有哪些?

1、暴力的目的不同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的参考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第一要素。行为人在故意心态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明显要高于在过失心态支配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前者已经超越了解决公务事务的范畴,上升到攻击人身安全的程度,属于发泄不满、逞强等恶性犯罪动机,应当以袭警罪对行为进行评价。后者虽然客观上实施了暴力行为,但其主观上还是为了解决公务事务本身,属于一时偏激而为之。

2、暴力的手段不同

法律解释有很多种,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暴力”的含义应当做平义解释,即“暴力”指采取暴力手段或实施具有暴力因素的行为。笔者

认为,袭警罪的暴力手段应当是蹬踹、殴打等有形力的暴力手段,只有具有有形力特征的暴力手段才符合立法为保护执行公务人民警察人身安全的初衷。麻醉、捆绑等无形力的暴力手段,尽管具有伤害人身安全的危险性,但是其客观上造成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继续执行公务的结果,本质上侵害的仍然是国家赋予正当行使执法权的法益。

3、暴力的损害结果不同

即使构成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只要求具有暴力要素的行为、不要求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是区分妨害公务罪与袭警罪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往区分损害结果的标准比较笼统,第一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微伤的结果,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或者以妨害公务罪从重条款进行处罚。第二种是暴力行为造成轻伤及以上的结果,直接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综合上面所说的,袭警罪就是属于利用暴力的方式袭击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对于这种行为是会让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也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条,但在认定犯罪时也需要从客体、客观、主体、主观方面来进行认定,这样才能给予一个正确的判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要件内容是哪些?
    (一)行为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中国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从现实出发,还应包括在我国的各级机关、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司法解释,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以妨害公务罪论处。(二)行为内容是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公务所处理的一切事务。执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履行、实施、而非仅指强制执行。职务的执行必须具有合法性,即“依法”执行职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予以阻碍的,当然不成立本罪。合法意味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不仅实体上合法,而且程序上合法。(三)必须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实施阻碍行为从保护依法执行职务的角度来考虑,执行职务不仅
    2024-01-28
    104人看过
  • 妨害公务罪拘留处罚有哪些妨害公务犯罪能不能判刑
    需要视情况分析。根据具体妨害公务的行为,可以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有妨害公务的行为如何处罚若行为人有妨害公务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二、妨害公务罪怎么处罚?妨害公务罪的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三、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准: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构成妨害公务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刑罚。本罪是
    2023-04-11
    259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有哪些基本特征?
    犯罪构成分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损害特定的对象等。一、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
    2023-03-08
    17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具有哪些构成的特征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故意伤害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结果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故意伤害,有时可能造成死亡,这无疑也对他人的生命权利造成了损害。但是,由于行为人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并非指向他人的生命权利,因此,仍属于伤害罪的范畴,同杀人罪有原则的区别。故意伤害罪侵犯客体中所指的身体,仅指有生命的人的整体,而且是行为人以外的人的身体。人的身体由各种器官组织组成。故意伤害罪侵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如截断他人一根指头,割掉一只耳朵等。二是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如使肢体瘫痪、神经机能失常、听力减弱、双目失明等。因此,损害他人非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损坏假肢、打掉假牙等,不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强行剪去他人的毛发、指甲,谈不上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也谈不上对
    2023-06-03
    260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特征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即以语言、文字、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将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传授给他人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窝藏罪的规定具体有哪些关于构成窝藏罪的要件的具体规定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犯罪人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二、敲诈勒索的4个条件都有哪些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2、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
    2023-03-17
    173人看过
  • 概括妨碍公务罪的形成特征
    妨害公务罪是指殴打、捆绑、威胁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特征是: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存在故意;2、犯罪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妨碍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有哪些妨碍公务罪的构成特征:1、侵权对象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2、客观方面,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3、妨碍公务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妨碍公务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妨碍公务罪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023-08-16
    293人看过
  • 哪些犯罪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并受到立案侦查
    一、哪些犯罪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并受到立案侦查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这种公务活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单位中所进行的公务活动,而且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或命令在其他时间或场所内的公务活动。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乡、镇、县、市、旗、地、市、盟、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如果是在目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其履行职责,即可构成本罪。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二、妨害公务罪构成特征妨害公
    2023-09-06
    332人看过
  • 危险犯罪构成犯罪既遂具有哪些特征
    危险犯罪构成犯罪既遂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一、犯罪既遂处罚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二、犯罪既遂的标准中国刑法学界主要是在司法领域里讨论犯罪既遂的标准,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犯罪目的实现说。认为犯罪既遂是指“实施终了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目的”。主张应当以犯罪目的的实现与否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实现了
    2023-06-27
    256人看过
  •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构成特征有什么样的?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构成特征有什么样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构成特征有:客体上侵害的是国家信用卡管理制度;客观方面是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主体上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
    2024-01-27
    91人看过
  • 具体说明妨害公务罪的原因和特征
    妨害公务罪的概念: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构成特征是:犯罪分子在主观方面应当存在故意;犯罪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的自然人;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妨害公务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袭警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是什么1、暴力的目的不同通常情况下,目的是判断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的参考要素之一,也是区分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第一要素。行为人在故意心态支配下实施暴力行为的主观恶性程度明显要高于在过失心态支配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前者已经超越了解决公务事务的范畴,上升到攻击人身安全的程度,属于发泄不满、逞强等恶性犯罪动机,应当以袭警罪对行为进行评价。后者虽然客观上实施了暴力行为,但其主观上还是为了解决公务事务本身,属于一时偏激而为之。2、暴力的手段不同法律解释有很多种,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暴力”的含义应当做平义
    2023-07-29
    422人看过
  • 职务犯罪特征是怎样的以及职务犯罪的危害有哪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滥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其特征为:(一)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涉案范围在扩大、行业在增多,职务犯罪已涉及社会管理及相关行业各个领域,而其中腐败犯罪案件占90%以上。(二)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三)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职务犯罪往往发生于关联岗位、行业系统、上下级关联人员之间,他们往往利用公共资源结成错综复杂的利益体,互惠互利,互相包庇。(四)涉案人员中,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员多起重要作用。一类是在工作中利用职务和权利进行职务犯罪。另一类是在单位内部或上下级之间,具有领导职权的人员利用权力攫取钱财,索贿受贿,又以此操纵权力,形成买官卖官之风。(五)职务犯罪的影响及危害严重。职务犯罪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管理
    2023-07-23
    176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特征构成有哪些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为故意。一、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的认定标准是怎么样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
    2023-03-22
    417人看过
  • 妨害清算罪犯罪构成
    一、妨害清算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公司、企业清算是公司、企业解散或者结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清算的目的,是了结、清理公司、企业的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并在能够清偿公司、企业债务的情况下,分配公司、企业的所有财产。(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在公司、企业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本罪必须发生在公司、企业清算过程中。所谓公司、企业清算,是指因公司、企业解散或者破产,法律规定公司、企业应当清理公司、企业的债权、债务的活动。公司、企业清算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下:(1)公司、企业的解散,它是根据公司、企业的章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条件,公司、企业决定停止对外经营活动,使其法人资格消失的行为。(2)公司、企业破产,根据
    2023-04-01
    74人看过
  •  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共同特征?
    本文介绍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构成要件和犯罪客体。其中,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主体可以是一人或数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心理状态;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构成的共同要素包括:(1)犯罪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3)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四)犯罪客体。是指
    2023-08-27
    30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有哪些,妨害公务罪的构成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5-21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应属于以非暴力或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1)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安全公务时,出示证件依法查验人的身份证明,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杏、询问有关情况,行为人拒绝提交身份证明,提供有关情况的(明知他人有间谍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情况、收集证据时,拒绝提供的除外,其行为巳构成独立的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不再以该罪论处);(2)
    • 哪些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的后果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6
      按照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妨害特定公务的行为,就不构成妨害公务罪,而应以其他罪定罪处罚: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务管理法律、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以抗税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02条)2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42条第2款)3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阻碍国家
    • 妨害公务没有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04
      没有构成犯罪的没有影响。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 妨害作证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11
      妨害作证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依法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 妨害公司管理秩序罪有哪些犯罪构成规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18
      妨害公司管理秩序罪包括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等,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