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首先,他们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另外,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仲裁裁决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维权:工资拖欠怎么办?
工资拖欠是劳动者维权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按期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三个月,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在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时,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首先,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其次,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委托律师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机构帮助自己维护合法权益。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将会面临法律制裁。因此,用人单位应该合理安排工资支付时间,以免发生工资拖欠问题。
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包括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会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职工离世后遗留下的待遇问题
210人看过
-
关于离职工资待遇的问题,如何解决?
434人看过
-
离职后工资待遇解读
77人看过
-
关于兼职工资待遇的投诉问题
352人看过
-
谈女职工怀孕、哺乳期变岗后工资待遇问题
397人看过
-
职工因病死亡待遇问题
61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伤职工离职后工伤待遇问题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8《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
-
工伤职工的工资待遇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1m尊敬的咨询者,您好,根据你刚刚咨询的问题,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损害了你的合法权益,需要按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相应的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必要时,你可以进行劳动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为宜。
-
工伤工资待遇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1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
-
女职工产期待遇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30女职工分娩期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工资、辞退、终止劳动或雇佣合同;孕妇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其他。
-
职工因工死亡待遇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0(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注:见《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