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泄露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17:15:34 182 人看过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拆迁中,政府因涉及个人隐私不公开政府信息是否违法?

别人的补偿安置情况自己能否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知?征收补偿协议的内容确系法律意义上的个人隐私么?法律对此问题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定呢?本文,在明拆迁律师王家才以案说法,来深入解析这些问题。

【基本案情:信息公开申请遭遇个人隐私】

因项目建设需要,四川省某市邓先生等人的集体土地上房屋被纳入搬迁范围。

为了解搬迁补偿相关情况,2017年3月,邓先生等人依法向当地镇政府递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每户房屋及建筑物调查表、该村已签订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和每户安置补偿情况等政府信息。

2017年5月,镇政府作出信息公开答复,邓先生等人对该答复不服,依法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认定镇政府逾期作出答复的行为属于程序违法,撤销了镇政府作出的答复,责令其重新作出答复。

2017年9月,镇政府重新作出信息公开答复,称邓先生等人要求公开的信息因涉及其他被搬迁人的切身利益和个人隐私,与其生产、生活及科研无关,并称村委会已征求搬迁户部分村民的意见,均表示不同意公开,故邓先生等人无权获知上述信息。

邓先生不服,遂委托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王家才律师帮助维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办案经过:二审终获转机】

邓先生等人在一审中请求人民法院撤销镇政府作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并责令其重新作出答复。

但一审法院认为,邓先生等人申请公开的部分内容系镇政府在搬迁摸底调查时应当向各村民小组成员公示的信息,但在公示期后以上信息应当归于政府信息范畴,邓先生等人申请的上述政府信息涉及该村搬迁范围内住户的家庭房屋财产信息及家庭信息,应当认定为涉及个人隐私,且该相关信息在去除个人信息后,将不具有独立信息的意义,故邓先生等人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不予公开范围,判决驳回了邓先生等人的诉讼请求。

收到一审判决后,邓先生认为一审判决明显不公正,遂依法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上诉中,王家才律师认为,首先,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摸底和调查及公示阶段,摸底调查组应当进行摸底调查,由涉及镇在各村民小组公示摸底调查数据并照相,公示后的摸底调查数据作为搬迁补偿的依据。

邓先生等人所申请公开的每户房屋调查情况等信息,属于应当予以公示的内容,应当主动公开,显然不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

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2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第9条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四)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

根据该规定,邓先生等人申请的相关补偿信息属于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一审判决认定该信息涉及家庭信息和家庭财产信息,亦涉及个人隐私,明显错误。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

至此,这一信息公开申请终于获得了转机。

在申请征收拆迁相关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往往成为行政机关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挡箭牌。

一般认为,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意被他人或者一定范围以外的人所知晓并公开的秘密,其范围一般限于个人本身、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的信息。

对于个人隐私,没有相关法律对其内涵外延作出确切的界定,因此个人基本情况、补偿结果、房屋分配等信息常被认定为个人隐私,行政机关借此不予公开相关信息。

在征收拆迁中,房屋调查结果需要公示,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并不属于个人隐私,即使协议中有可能记载了第三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等,如果涉及个人隐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5条的规定,也应当区分处理。

同时,拆迁补偿、补助费用涉及公共财政资金,具有公共利益属性,亦不属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范围,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即使存在隐私权与相关人员的知情权、监督权的冲突,也应优先保护较大利益的知情权、监督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5日 14: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律师事务所相关文章
  • 个人信息泄露后的防范措施
    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可采取以下办法:1、如遇信息泄露,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相关信息或采取其他必要措施制止;2、个人还可以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投诉举报;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也接受和处理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一)选择可靠的平台随着电商时代的降临,营销与用户这两个词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新的平台也在不断诞生,相信大家肯定遇到过新的平台搞优惠吸引用户的活动,很常见的营销手段,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最好能先了解一番,哪怕只是在网上检索一下该平台的资质。(二)不轻信外来信息,不主动透露个人信息最近经常看到一些特殊的诈骗形式,对方已经掌握了你一定的信息量,用来套取你更多的信息量,比如陌生来电、要验证码等,或者就是通过一些网络即时聊天工具,通过一些手段,
    2023-07-05
    111人看过
  • 违建危害的防范措施
    违章建筑的危害如下:一是浪费土地资源。违章建筑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它直接占用了大量的集体土地,侵吞了集体资源,损害集体利益,造成国家资源的低效利用。二是提高开发成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的全面推进,科学合理规划的逐步完善,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严重破坏整体规划,给即将进行的政府拆迁造成了尺度上的难以把握。三是影响依法治理。违章建筑的横行,给国家的土地管理、城镇建设、居民建房管理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城市规划工作陷于被动,不利于政府促进经济、依法治理、服务群众。四是增加安全隐患。由于违章建筑多为简易结构,往往是由几个农民工随便搭建而成,因此,几年后它们都会变成危房,随时都会发生事故;五是影响社会稳定。如何举报违建一、邻居违建时的两点建议:1、根据不同的违建类型,向地方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乡镇、街道政府投诉举报;2、若邻居的违建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你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其恢复原状。
    2023-07-03
    320人看过
  • 【iPad隐私泄露】苹果iPad隐私泄露
    iPad今年4月上市,迄今在世界范围售出超过200万部,帮助苹果公司股票5月超过微软公司,成为最值钱的科技股。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今天表示,由于网路安全瑕疵,苹果iPad使用者的个人隐私,很可能已经泄露在外。AtT是苹果公司iPhone手机和iPad电脑在美国独家网络运营商。隐私泄露不但可能给用户带来麻烦,更可能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苹果公司合作关系蒙上一层阴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9日承认,这家电信运营商为苹果公司平板电脑iPad提供无线网络服务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导致超过11万用户电子邮箱地址等隐私泄露。这些用户包括白宫高官、美军将领、纽约市长、传媒巨头。考虑到该事件潜在的威胁,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经立案调查由于ATT网站安全漏洞而导致的iPad用户隐私泄漏一案。无论如何,FBI介入这次的iPad事件,首先折射出来的是隐私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之前Faceb
    2023-04-24
    156人看过
  • 重婚罪的社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重婚罪是指,明知对方有配偶,就算自己没有配偶或者已婚,也要和有配偶的人结婚的行为。如果第一次事实婚姻是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就存在的,那么第二次事实婚姻就构成重婚罪,就要按重婚罪进行处罚。如果第一次事实婚姻存在于《婚姻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并且后来没有补办结婚的,那么就同居关系进行处理。第二次事实婚姻就不构成重婚罪。怎么构成重婚罪重婚罪的构成要件:从客观方面看,我国刑法有明文规定重婚罪的情节。从客观行为看,行为人是明知道一方已有合法存在的婚姻关系,仍然与其结为夫妻,或者明知自己有婚姻关系,仍与他人结为夫妻。从主观上看,行为人是存在故意的心理。从主体上看,行为人是为一般主体,能独立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
    2023-07-01
    465人看过
  • 诬告罪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是什么?
    诬告罪,是指伪造现实,作虚伪揭发,意图栽赃别人,使别人受刑事追查的行为。这儿的“别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含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含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违法嫌疑人。诬告栽赃别人,有必要是以使别人受刑事追查为意图。假如不以使别人受刑事追查为意图而伪造现实诬告的,如以损坏别人声誉、阻挠别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许提升等为意图而诬告别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本罪。什么是诬告罪的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种犯罪是行为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这种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使无辜者的名誉受到损害,而且可能导致错捕、错判,甚至错杀的严重后果,造成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我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提高为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客
    2023-07-05
    276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防卫过当的情形:1、假想防卫,防卫过当行为人在认识上产生了错误,实际上不存在侵害,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实施了假想的防卫,防卫人主观上能够预见的,但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2、事前防卫,犯罪行为人还没有正式实施犯罪,处于犯罪预备状态,防卫人就先行防卫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构成(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造成重大损害是判定是否构成防卫过当的两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不能人为的割裂开来。其独立性在于,构成防卫过当必须兼具两个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不属于防卫过当,同理,即便超过必要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损害也不属于防卫过当。其关联性在于从实践来看,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必然造成重大损害,而只要造成重大损害,其防卫行为通常也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修订后的刑法将防卫过当规定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要求同时具备两个因素,旨在放宽对防卫行为的限制,尽量把
    2023-07-01
    97人看过
换一批
#律师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律师事务所
    相关咨询
    • 酒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30
      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所造成的占了相当的比例,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日本,驾驶员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因酒后开车肇事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各种车祸死亡总人数的6%。在美国,曾对车祸中的死亡者作尸检,发现丧命的驾驶员中,有35%的人在开车前喝过酒。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2007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酒后驾驶达30多万人次,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与酒后
    • 怎样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4
      一、单据.票据应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个人收据、付款单据等。即使丢弃,也要粉碎后才能丢弃。尤其是现在网购流行,一定要注意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上面有地址和电话号码。扔垃圾的时候注意撕掉快递单。2、简历。现在找工作需要投简历,包括个人信息的填写,尤其是一些在网上投简历的人,不知道信息最后流向哪里,所以要选择填写一些详细的信息,没有必要填写。三、晒朋友圈。有些人喜欢在发朋友的时候发朋友朋友,这样很容易泄
    • 酒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2
      中,酒后驾车所造成的占了相当的比例,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日本,驾驶员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因酒后开车肇事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各种车祸死亡总人数的6%。在美国,曾对车祸中的死亡者作尸检,发现丧命的驾驶员中,有35%的人在开车前喝过酒。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2007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酒后驾驶达30多万人次,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与酒后驾车有关
    • 防范信息违规查询、泄露、贩卖的具体措施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4
      没有幼小的办法。。。这年头的话就是没有强大的法律保护。。。否则的话就没人凯可以干出那别人的信息随意的使用了。。。真的。。就是这样的。。。。
    • 酒驾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是如何的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3
      中,酒后驾车所造成的占了相当的比例,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世界性的一个研究课题。在日本,驾驶员酒后开车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年交通事故的3%;因酒后开车肇事而死亡的人数,约占各种车祸死亡总人数的6%。在美国,曾对车祸中的死亡者作尸检,发现丧命的驾驶员中,有35%的人在开车前喝过酒。我国也不例外,据统计,2007年全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中,酒后驾驶达30多万人次,驾驶员死亡档案中也有30%与酒后驾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