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是固定的吗?
山东省征地补偿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指在市镇行政区的土地根据政府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依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等因素,再依据片区划分用于征地补偿综合计算的标准。
二、各项补偿费下放后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
(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集体所有的补偿费用的使用收益分配办法:
1、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存放。
2、使用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3、分配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报乡政府备案。
三、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被删除。
政府征收农民土地,应有合法项目,按照法定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先补偿,再征收,任何违反以上基本原则的征收行为都属于违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绝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以申请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
拆迁补偿标准的调整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我国法律规定各地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如今实施的征地补偿标准已超过规定年限的省份如未及时调整,将不予通过用地审查。
-
山西征地补偿1995年的标准是多少?
434人看过
-
山东省政府征地补偿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330人看过
-
山东省农村征地补偿价格是多少
237人看过
-
山东省高温补贴标准年是多少
246人看过
-
湖北省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标准是固定的吗
159人看过
-
山东省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是多少?
117人看过
-
济宁国家征地补偿标准2024年是多少?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27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 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 5.8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 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1 3.8万元。
-
山东省山西省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统一的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1国土资源部强调,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应急预案,对征地拆迁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妥善解决,防止简单粗暴压制群众,引发恶性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要积极探索创新土地征收拆迁中化解不同意见的途径,改进工作。 与此同时,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迅速对正在实施的征地拆迁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对发现存在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或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等行为的,立即予以制止,进行
-
河南省2024征地补偿标准是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4-09-27河南省2018征地补偿标准是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政府征收农民土地,应有合法项目,按照法定程序,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先补偿,再征收,任何违反以上基本原则的征收行为都属于违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绝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以申请信息公开,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
-
果树征地补偿新标准2024的参考标准是多少西藏在线咨询 2024-09-29苹果树:培育期(1-5年)平均每株补偿150-220元;初果期(6-8年)平均每株补偿300-450元;盛果期(9-25年)平均每株补偿600-1800元;衰果期26年以上平均每株补偿900元。
-
2024年山东省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05根据最新规定,我们公司对员工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标准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在户外环境或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员工,每人每月可获得300元的额外补贴;其他类型的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则能享受到180元的补贴。整个年度的发放时间将集中在6月、7月、8月以及9月这四个月份。 这些防暑降温费已经纳入到企业的成本费用之中。 此外,我们的公司还明确规定,只有那些在岗位上并且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员工才会被纳入到发放范围之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