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的,还应当报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并纳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开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危旧房屋集中的区域,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房地产开发用地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但是,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的除外。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提出书面意见,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的依据之一: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
律师补充: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当统筹安排配套基础设施,并根据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施。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迟延的除外。
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依照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第十条
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和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的,还应当报计划主管部门批准,并纳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转发建设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通知
290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与开发建设规模
138人看过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实施细则房地产开发建设规定
454人看过
-
关于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有关规定?
469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的设立和房地产合作开发的有关问题
436人看过
-
关于对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行为进行专项稽查的通知
226人看过
房地产开发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通过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将生地或毛地改造成具有供水、供电、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一定建筑水平的土地,并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的过程。 房地产开发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土地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更多>
-
关于房地产联合开发协议如何写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5房地产合作开发协议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合作的基本原则。 2、合作的目的。 3、合作的方式。 4、供地方的权利与义务。 5、非供地方的权利与义务。 6、风险分担方式。 7、利益分配方式。 8、房屋销售。 9、物业管理。 1 0、违约责任。 1 1、本协议的变更和终止。 1 2、其他必要内容。
-
房地产开发企业能承担多大建设规模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3根据有关规定,一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二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三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四级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承担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新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视具体条件审批建设规模。第二十四条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
-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可否建房的有关法律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15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机制
-
关于石家庄危房建设开发拆迁补偿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25《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中对危房的认定是“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危房拆迁与我们常说的房屋拆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危房需要认定,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房屋。其次鉴定为危房并需要拆除重建的,有关部门应酌情给予政策优惠。而普通房屋的拆迁是主管部门提供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直接解决被拆迁人的居住问题。大家要清楚我国并没有关于危房拆
-
关于建设用地规划的条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30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一般应当明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绿地率、停车位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建、建筑退让、规划控制绿化带、公共通道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其他要求等内容。居住项目的规划条件除明确前款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明确建筑户型比例、保障性住房配建等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