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员工集体跳槽侵犯商业秘密罪获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8 17:24:42 194 人看过

浙江蓝天公司6名核心员工集体跳槽另立门户

法院终审认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5被告人被判刑,一人在逃

6名核心员工跳槽,侵犯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公司)商业秘密大案(详见2006年4月25日法制日报《公司法务专刊》九版报道),最近尘埃落定。6名被告人除一人在逃外,其余5人分别被判处三年半以下徒刑,并被判处数额不等的罚金并没收违法所得

法院经审理查明,6名高管先后从蓝天公司辞职后,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苏州联氟公司。

其中杜国浩化名徐沛阳任总经理,翟洪达化名李世杰任生产部经理,王文良化名王东方任董事长,尤来方化名应明任总工程师,韩箴贤化名韩信玉任质检部经理,戴国桥化名钟雨农任内贸部经理。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定,王文良等人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系共同犯罪。其中,翟洪达、王文良、尤来方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戴国桥、韩箴贤起次要作用,系从犯。据此,分别判处翟洪达、王文良、尤来方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戴国桥有期徒刑三年,韩箴贤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至20万元和没收违法所得各8万元(杜国浩在逃,另案处理)。

离奇的集体辞职

在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间,杜国浩、翟洪达、韩箴贤、王文良、尤来方、戴国桥等6人以个人原因为由,纷纷先后迅速从蓝天公司辞职出走。杜国浩时任蓝天公司副总经理,而其余人员也全为蓝天公司主要的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骨干。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这些蓝天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些在蓝天公司有着美好前程的业务技术骨干先后出走,在企业内部乃至整个集团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02年下半年,蓝天公司人事震动的余波未了,人们惊奇地发现ODS替代品市场突然浮现出一匹黑马,一家新设在苏州名为苏州联氟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联氟)的企业,开始大量生产销售与蓝天公司相同的产品。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千多万元,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高达2个多亿,生产销售的替代品产品达七个之多。根据工商登记及对外披露的信息显示,苏州联氟是家民营公司,由自然人屠苗颖、徐月平出资800万元设立,屠苗颖为法人代表,总经理叫徐沛阳。

蓝天公司从市场反馈的信息发现,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仅与蓝天公司的主要产品完全相同,而且制备技术极为相似。令蓝天公司疑惑的是,苏州联氟总能以略低于蓝天公司的销售价格恶意冲击蓝天公司建立多年的销售渠道。

操纵这极不正常市场竞争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当司法机关受理蓝天公司报案并开始刑事侦查后,被人为极力掩盖的一系列离奇背后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人们的疑惑也开始一一解开。

苏州联氟法人代表为翟洪达之妻屠苗颖,董事方某、何某则是王文良岳父和尤来方岳母,总经理徐沛阳是杜国浩的化名,董事长王东方、总工程师应明、生产部经理李世杰、质检部经理韩信玉、内贸部经理钟雨农则分别是王文良、尤来方、翟洪达、韩箴贤、戴国桥等人的化名。

经司法机关查明:2001年上半年,杜国浩等6人密谋商议,策划利用因职务、业务所知悉的蓝天公司商业秘密获利,决定共同辞职办厂。2001年10月10日,苏州联氟在苏州成立,杜国浩等6人均以王文良名义出资并在王文良所占62%股份名下持有不同比例股份。

案件查处几多波折

此案事关国有资产的重大流失,关系到蓝天公司的生死存亡。蓝天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在历次年度大会上都对此案予以高度关注,并形成一致意见,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彻查此案。蓝天公司遂于2003年7月向杭州市公安局报案,2004年6月11日杭州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期间,苏州联氟及上述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制裁,百般掩盖犯罪事实,不惜一切地采取多种方式寻求保护,以开脱罪名。加之此案地跨江、浙两地,致案件查处过程阻力重重。

在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后,2004年7月,杜国浩、王文良、翟洪达等3人曾经联名致信中央领导,状告蓝天公司主要领导借用刑事手段打击科技人员,企图影响案件的顺利进行;2006年4月上海国际制冷展上,苏州联氟在显著位置堂而皇之地布置了两个展位,取保候审的韩箴贤、戴国桥二人再次出现在展台并接洽业务;王文良、翟洪达等人甚至在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都极力否认自己的犯罪行为

蓝天公司面对困难和阻碍毫不气馁,不断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反映情况,及时提供新的证据对犯罪团伙的狡辩进行反驳,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蓝天公司商业秘密遭侵犯一案得到浙江省、杭州市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更是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支持并督促司法机关加大办案力度,严厉打击犯罪,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此案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广泛关注,2006年4月,《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中国经济时报》、《文汇报》等媒体分别报道了此案。

在多方关注和各界强有力支持下,经过司法机关和蓝天公司的不懈努力,案件的查处工作终于在立案一年后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公安机关查获了犯罪团伙的部分犯罪事实,翟洪达等人被依法逮捕。今年2月案件一审判决,认定翟洪达等五名被告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最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据蓝天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上述人员的犯罪行为,四年来该公司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即高达亿元。目前,他们已向上述犯罪分子和苏州联氟提起经济索赔诉讼。

科技窃风不刹创新之风难立

浙江省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永明认为,技术上是否构成侵犯商业秘密须具备三个前提要件:一是技术的非公知性,二是实用性和经济性,三是是否违反保密条款。就蓝天公司一案而言,不仅苏州联氟的关键岗位人员均是蓝天过去的,而且上述三个要件完全符合。因此,此案从法律上来说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是十分典型的。

但杭州市公安局的有关民警也强调,现实中要确切认定侵犯商业秘密难度很大,首先是技术上的专业性,大大增加了办案机关的办案难度。另外,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常常十分隐蔽,要及时发现并不容易。

在案件查处期间,曾由杭州市公安局委托、国家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作出的权威技术鉴定也支持了上述观点。该鉴定认定:苏州联氟生产HFC—152a/HCFC—142b的工艺流程与蓝天公司的工艺流程基本相同,苏州联氟联产HFC—143a/HCFC—142b的氟化反应控制指标与浙江蓝天公司的氟化反应控制指标也基本相同。鉴定还认定:蓝天公司提供的氯乙烯法液相氟化联产HFC—152a/HCFC—142b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中包含有非公知技术信息。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创新型社会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形成一个尊重创新的环境,而这一环境的形成又得益于执法机关的有力保障。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类似蓝天这样的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层出不穷,亟待引起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的高度重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8日 18: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商业秘密相关文章
  •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可以报警或起诉。一、签订保密协议没有给保密费,协议是否有效没有保密费用,保密协议有效;但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可以主张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保护商业秘密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绝对权,不以商业秘密所有权人是否支付保密费为前提,无论企业是否与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或者企业是否支付给员工保密费,员工都应当就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擅自泄露商业秘密,员工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二、员工跳槽单位有权扣留员工档案吗员工跳槽单位无权扣档案。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三
    2023-06-28
    192人看过
  • 员工跳槽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单兴山律师
    员工跳槽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作者:单兴山2003年4月1日,王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科技公司聘用,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王某与某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员工保密协议》。协议称:员工对公司商业秘密负有保密和不为自己或他人的经营活动使用的义务,该协议的效力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而终止。如违反该商业秘密保护协议,违约使用该商业秘密或导致秘密泄漏的,应向公司支付违约金三万元。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后来,王某应聘到另一家公司工作,并将其在某科技公司掌握的工艺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过程中。某科技公司以王某违约为由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三万元,王某予以拒绝,双方遂发生争议。本案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1、某科技公司的技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2、王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某科技公司的商业秘密,应否承担赔偿责任?解析:当前,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纠纷中,职工违法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情况时有发生,给
    2023-06-08
    457人看过
  • 带走核心技术侵犯商业秘密辞职博士获刑
    知识产权·10年系列报道高新法院知识产权庭成立两年,仅受理4起侵犯商业秘密案。成都市中院知识案件庭设立10多年,受理此类案件也不过20多起,其中还包括一些调解和撤诉的。高新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杨芬昨日说,商业秘密泄露现象非常普遍,令她困惑的是:为何相关的案件却少之又少?直到一次座谈会上,多家企业老总才吐露心声:之所以不愿起诉,是怕秘密再度泄露。对此,杨芬建议保护商业秘密要“量体裁衣”,切勿“一根筋”。高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敏也建议企业老总们遇事多咨询法律专家,有针对性地保守商业秘密。博士跳槽盗走商业秘密获刑张翔(化名)是某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在成都一家名为“飞博创”的公司工作,1年后辞职离开。同时还带走了原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一个偶然机会,张翔结识了生意人李群(化名)。李群出资200万注册了“光玉公司”,张翔以技术入股。公司成立后生产的产品不是别的,正是张翔原单位研发的GBIC模块。光玉
    2023-06-09
    189人看过
  • 如何避免员工跳槽泄漏商业秘密
    (一)尽快制定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根据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由有关部门起草的《商业秘密保护法(草案)》目前已经完成了送审稿,但能否通过或何时通过尚不得而知,鉴于我国现有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体系,存在着明确缺陷,不利于入世后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实践需要,应尽快出台符合我国国情,并同国际接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二)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的协调性。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的同时,还必须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的协调性,如修改《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增加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规定。修改《刑法》第219条,在该条中明确规定罚金刑的幅度,“重大损失”和“特别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职员“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商业秘密权利人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1.防卫性保护。作好保密工作是保护商业秘
    2023-03-03
    167人看过
  • 因员工跳槽引发侵害商业秘密案法院建议企业提前防范
    据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的统计,近年来因员工跳槽到其他单位后擅自使用原单位商业秘密而形成的纠纷较多,而原单位起诉后胜诉率不高,仅有21%。根据对案件的分析,法院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提高诉讼胜诉把握。一是准确界定公司商业秘密。在甄别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上,要注意应当同时具备秘密性和经济性两大核心价值,避免将已经为同行所公知或根本无任何经济价值的信息作为商业秘密。作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具有无形性,记载这些信息的载体是文件、图纸、磁盘等,很容易被员工轻易复制带走。二是注意保护范围和方式。首先,是不能仅将商业秘密的保护局限于技术信息,忽视对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的保护。比如对技术开发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均应有保密要求,对技术资料和客户资料均予以加锁保护。其次,是要根据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地设计保护方式。对于容易被竞争对手通过“反向工程”解密的技术方
    2023-06-09
    259人看过
  • 关于员工跳槽后对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问题
    案件回放6月27日,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安徽广信农化集团销售经理孙某作出二审裁定,维持广德县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孙某因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万元。2003年至2005年,孙某在任安徽广信农化集团有限公司驻苏州办事处销售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香港某化学有限公司给予的贿赂共计17万余元。孙某在任职期间,掌握了广信农化集团的销售策略和销售价格等已采取保密措施的商业秘密。2005年12月,孙某擅自离开广信农化集团,在同类企业宁夏某公司提出给其优厚待遇后,孙某即向该公司透露了广信农化集团的商业秘密,致使广信农化集团主要客户销售量明显下降,产品价格不正常下降,造成该公司经济损失达2828万元。法官说法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已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其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2023-06-08
    195人看过
  • 员工跳槽后泄露商业秘密被判入狱
    6月27日,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广德集团销售经理孙某作出二审裁定,维持广德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孙某于2005年任农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办事处销售经理期间,因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万元。,他利用自己的立场,多次接受了香港化工有限公司的贿赂,总计超过170000元。孙政才在任职期间掌握了集团的商业秘密,如集团的销售策略、销售价格等。2005年12月,孙某擅自离开集团。在宁夏一家类似企业的公司向他提供优惠待遇后,孙某向公司披露了集团的商业秘密。导致集团主要客户销量大幅下降,产品价格异常下降,而公司经济损失达2828万元法院认为,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已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1
    2023-05-07
    409人看过
  • 跳槽-商业秘密如何保护?
    当前市场上,人才流动加快,各企业一方面相尽方法留住现有人才,另一方面也火眼金睛地盯住同行企业里的精英,而同样被盯住的还有这些精英所掌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这些握着金刚钻的行家里手一有风吹草动,各公司的人事部门或者猎头公司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浑身解数将其收至麾下。而那些别炒的公司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人才的流失,更是商业秘密泄露的危险。据公开资料,我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60%与人才跳槽有关。而在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案件中,90%与人才流动有关。在接受新的员工时,大多数企业并不考虑到这个员工是否有“卖身投靠嫌疑”,甚至有些企业还干脆以能拿到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作为招收条件,对那些怀揣别人商业秘密者张开了双臂。尽管接收新进雇员的公司应尽注意义务,不得使用属于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但是在巨大商业利益面前,这一违法举动所要付出的代价根本算不得什么。因此寄希望与接收企业尽注意义务,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制条件
    2023-06-05
    357人看过
  • 高管携商业秘密跳槽渝企两年维权获赔300万
    受高薪诱惑,携带商业秘密跳槽,给老东家造成巨额损失。重庆xx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历时2年的维权路,终于有了终审结果。今日上午,从xx化工集团获悉,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终审结果:维持一审判决,挖墙脚的四川省绵阳市xx磷化工有限公司,被判停止使用重庆xx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并赔偿xx公司300万元人民币。2007年10月19日,xx公司通过受让方式获得用过磷酸酸化甲酸钠生产甲酸联产各种磷酸钠盐的方法专利权,并将该专利与自身原有工艺相结合进行工业化生产,使该公司制造的甲酸成本降低7成左右,从而占领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地位。由于公司原总经理兼副总工程师左xx被四川xx公司高薪挖走,并使用了这项专利技术生产和销售产品,给重庆xx公司造成上千万的损失。2008年1月,xx公司向南岸区公安局报案,要求追究左xx泄露商业秘密的刑事责任。同年11月,重庆市五中院受理重庆xx化工和xx公司的发
    2023-06-09
    138人看过
  • 员工跳槽导致商业秘密流失周根才教企业如何防范
    今天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周根才作客浙江在线,围绕“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当前,随着经常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员工跳槽带走企业的商业秘密怎么办?“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的众多侵权诉讼表明,企业员工的跳槽行为,已经成为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主要渠道。”周根才说,如何在保护企业员工的正常流动、劳动就业自主权和保护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权之间设置合理的界限,成为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据统计,2006年至今年3月,浙江共受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69件,审结61件,其中判决19件,驳回起诉3件,调解17件,撤诉18件,移送4件。在判决的19个案件中,11个案件原告的诉讼请求未得到法院支持,败诉率达到57.89%。对此,周根才结合自己的审案经验建议企业,首先,要有商业秘密意识,充分认识到商业秘密对现代企业来讲是一种
    2023-06-09
    338人看过
  • 跳槽时带走商业秘密违法吗?
    从首届广东知识产权实务高层论坛获悉,自加入世贸至今,广东立案侦办的侵犯商业(技术)秘密犯罪案达44宗,仅今年1至8月就达14宗,而其中80%的商业(技术)秘密是在职工跳槽时带走的。职工跳槽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急剧增多调查表明,企业员工在任职期间泄露或出卖商业秘密及跳槽带走商业秘密另谋高就、自立门户的行为在广东时有发生,由职工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案急剧增多。同时一些企业通过高薪聘请等手段,挖走竞争对手的人才,致使对手陷于困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长唐善新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跳槽这种现象是防不住的,而且将不断加剧。但商业秘密并非不能保住,关键在于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侵权案值大可追究刑事责任著名知识产权法学家、《商业秘密法》起草人之一、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教授张玉瑞指出,近年来投诉到人民法院的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越来越多,诉讼标的越来越大。企业若遇商业秘密
    2023-06-09
    362人看过
  • 商业秘密成了个人“跳槽”资本
    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桩违规跳槽、涉嫌泄漏商业秘密案。原金龙泉集团两位副总——刘飞、王华被判赔偿金龙泉集团经济损失共56万余元。这起因泄密而赔偿案件在湖北尚属首例。2002年6月,曾在河南少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后又应聘担任山东聊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王兴甫,被河南省荥阳市法院以侵犯少林公司商业秘密且造成重大损失的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3年。跳槽者将原来供职单位的商业秘密作为自己的资本,并没有为自己换来好的结果,可同样的事还层出不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堵住跳槽者们的嘴?什么人最让企业害怕这里还有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8月5日,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因跳槽引发的刑事案件,被告人罗昊被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职务侵占罪、盗窃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7万元。从郑州某大学毕业后,罗昊即被招聘到河南思达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2023-06-09
    175人看过
  • 江苏两高学历员工侵犯商业秘密获刑
    两名80后研究生学历的技术人员,在高薪诱惑下,不顾与原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携带商业秘密跳槽,利用化名在新公司开展工作,给“老东家”造成了巨额损失。近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备受关注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作出终审刑事裁定,江苏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前员工刘某、李某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并分处罚金8万元。窃密后两员工化名跳槽神马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国际著名的输变电设备用橡胶密封件和电力复合绝缘子制造企业。2000年至2004年,神马公司自主研发成功空心复合绝缘子并投入生产,其产品于2005年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空心复合绝缘子产品设计图纸及各类资料均为神马公司重要商业秘密,于是公司通过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等方式,对该秘密加以严格保护。2007年、2008年,研究生学历的刘某、李某被神马公司录用为技术人员,两人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
    2023-06-05
    180人看过
  • 一女高管跳槽引发的商业秘密侵权案
    一名女高管幸发芬的跳槽引发国内最大两家牙轮钻头公司的近5年纠纷。2005年3月,我国和亚洲油用牙轮钻头最大生产制造企业、上市公司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钻股份)报警称:跳槽天津立林钻头有限公司的幸发芬等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审理的同时,江钻公司也向天津立林钻头公司提出民事赔偿,索赔金额高达8000万元。而立林也在天津对江钻提出诉讼。这场惹人关注的复杂官司经省高院调解,最终得以调解,天津立林自愿补偿江钻公司1700万元。女高管跳槽引发商业秘密案江钻公司索赔8000万元调解方案有创意涉案产品允许销售半年2005年3月21日,江钻公司向江汉油田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称立林公司及员工幸发芬等侵犯了江钻公司独步海内外的油用牙轮钻头制造技术。江钻股份是我国和亚洲油用牙轮钻头的最大生产制造企业,也是国内上市公司。其主导产品油用牙轮钻头制造技术是耗资5000万美金,于1980年至1995年间陆续
    2023-06-05
    208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商业秘密
    相关咨询
    •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9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用人单位可以报警或起诉。
    • 副总经理跳槽带走客户是否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5
      副总经理跳槽带走客户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 为什么员工侵犯员工商业秘密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5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
    • 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该怎么维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21
      商业秘密侵权维护措施:一般来说,经营者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主张民事责任。也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货物。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 企业如何防范商业秘密侵犯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1
      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方法如下: 完善企业制度,与公司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2、及时核对商业秘密,明确和限制保密区域的人员; 3、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