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公司协商
休产假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产妇在这个时间内还参加工作的,很容易造成不利后果,所以,要是你公司不肯给产假的话,最好就是找你们老板说一下。请产假不是大事,一般公司也不敢公然违反法律规定,所以最好就是及时去找公司那边协商就好。
2、找其他人调解
如果你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还是不肯给休产假的,那么,你就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申请仲裁
要是按照上面的解决途径,你公司还是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那你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要是参加仲裁的话,你首先就得交仲裁申请书,所以基本上要拿的材料由下面几种: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
(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
(3)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如果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就要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5)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6)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
申诉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就要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7)《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4、找人投诉
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你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妇女产假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5、向法院诉讼
如果按照上述几个途径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你也不需要着急,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给休产假。
-
产假公司只给一个月怎么办
403人看过
-
请病假领导不给假怎么办
269人看过
-
不给请假 不给辞职不给工资怎么办
488人看过
-
公司有权不给请病假吗
210人看过
-
申请破产我公司不给工伤赔偿怎么办
118人看过
-
请事假怎么扣钱标准,请事假公司不批怎么办
438人看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
-
公司不给休流产假公司不批流产假要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4《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若女员工是未婚先孕流产的,不享受流产假期,女员工能提供医疗证明的,可以按病假待遇处理
-
公司申请生病假期不给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4应根据当事人在该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判断:1、如果医生的建议在当事人可以享受的医疗期范围内,而公司不批准的,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2、不符合上述条件,可以请事假,如果用人单位不批的,可以提出辞职(没有补偿金的)。相关规定: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
-
公司只给一个月带薪产假,还要求不给请假怎么样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1.基金以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手术前12个月的生
-
公司不给请病假导致流产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6公司不批病假的话,劳动者是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是因为不批病假而导致流产,这个估计很难去追责公司责任的,也没有法律依据可以遵循的,关于病假的相关规定如下:《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
-
婚假产假公司都没给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30公司未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应该自第二个月起向你支付双倍的工资,即公司还要向你支付7个月的工资。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