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借钱不还属于违法行为,但不属于犯罪行为,原则上报警警方不会予以立案受理,微信借钱不还应当向法院提起诉讼。民间借贷是指私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借钱不还属于民事争议的范畴。借款人应当按约定偿还借款,拒不归还的,属于违法行为,贷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追讨。经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拒不归还借款,并且逃跑的,属于规避执行的行为,法院会将被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微信诈骗了怎么报警
遇到微信诈骗应当及时将被骗的相关证据移交给警方处理,诈骗报警后钱不一定能够追回来,要看犯罪分子被逮捕后是否有退赃的可能条件。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或者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间借贷利息与违约金的权益保障
312人看过
-
违约金上限能否有效保护民间借贷双方权益?
397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保护网贷投资人的权益?
87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权益与维护:权益保障建议
431人看过
-
借钱被起诉,民法典如何保护借款人权益?
70人看过
-
违约和侵权的区别民法典
252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民法典下的借贷违约的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4答:首先会有信用问题,就是你在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当中会有逾期还钱的纪录,会对你以后借贷有些影响。你每月还钱当中包含应还现值和应还息金两分。滞纳金通常银行是无的,但是会收取罚息,通常是目前利率上浮50%,应还息金的罚息是按照复利计量,应还现值的罚息是单利计量。这莫短时间银行不会追究你的,但是可能会打电话提醒你还钱,如果你只是这莫一次晚还钱,对你影响不大,交的罚息也很少,关键是对信用导致不良影响。希望
-
民法典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9《民法典》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
民间借贷合同违约方的权益保护, 协议中的违约责任和责任约定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3,意见如下:1,"乙方从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不得通过各种方式损害甲方名誉及甲方股东与管理人员的人身权利,否则甲方保留追究乙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属于一般义务,与本案无关,应删除。2,“甲方不能按时还款,乙方有权追收甲方当期还款额的10%作为违约金”改为“如甲方任何一期不能按时还款,则甲方余下应还款视为全部到期,乙方除有权追收甲方全部应还款额之外,还有权追收全部应还款的10%作为违约金”。3,为使协议书
-
民法典规定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4-08-311、经营者违反《今华入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1)商品存在缺陷的; (2)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3)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4)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
-
民法典中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7法律分析 《民法典》关于胎儿利益的保护主要有: 1、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