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中是否有法定期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6 02:51:46
302 人看过
离婚诉讼具有法定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经批准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在离婚诉讼中是否有法定期限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 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 第二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限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定期限在离婚诉讼中的作用是什么
320人看过
-
离婚诉讼法中有关举证期限的规定
251人看过
-
遗嘱继承诉讼期限限制是否在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
29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止审理期限是否有规定
298人看过
-
离婚调解期限算在诉讼期限吗
158人看过
-
离婚判定是否能够在二次离婚诉讼中做出?
37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离婚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否有期限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6离婚诉讼有法定期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可批准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
诉讼离婚是否有调解期限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8没有具体的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仅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应当及时裁判。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先进行调解,但不能久调不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
婚内财产约定在诉讼离婚中是否有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9婚内财产约定在诉讼离婚有效。 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
-
离婚诉讼中,举证期限是多久,离婚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4离婚一审普通程序中,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前述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后,针对某一特定事实或特定证据或特定原因,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或反证的期限,该期限不受“不得少于三十日”的限制。离婚诉讼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审理,举证期限少于三十日的,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补足不少于三十日的
-
刑事诉讼法中是否有对鉴定人有强制期限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31、鉴定人是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没有强制出庭的规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