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纠纷欺诈怎么处理的?
股权纠纷存在欺诈属于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
(1)对于返还财产,可以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实现减少受害人“财产的损失和浪费”的目标。
(2)对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3)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应适当损偿。按照民事协商原则和调解原则,这种责任制度将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二、股权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股权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股权存在纠纷怎么办?
股权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请调解机构调解;
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商业经济纠纷调解试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对商业经济纠纷的调解工作,由调解机构指定调解员主持或组成调解小组主持。
第十条规定,县(市)、市辖区内的商业经济纠纷,当事人双方有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级主管部门的调解机构调解。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权纠纷存在欺诈行为,除了要求返还财产外,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股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应该按照其规定处理。在法律上规定的诉讼时效期满后,公民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议。股权的诉讼纠纷归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可以是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也可以是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六章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怎么处理开发商欺诈纠纷
181人看过
-
房产纠纷欺诈该怎么维权
217人看过
-
关于合同纠纷欺诈怎么处理是怎样规定的
60人看过
-
股权合同欺诈法律处理
166人看过
-
股权确认纠纷和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怎么处理?
170人看过
-
如何处理房屋出卖人欺诈纠纷
64人看过
-
欺诈纠纷恶化为股权诈骗该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05在当前刑法体系中,尚未设有股权诈骗罪这一独立罪名。 如果行为人实施符合诈骗罪客观要件的行为,那么将被定为诈骗罪。有关法律规定,犯诈骗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严厉刑罚。若情节较为恶劣,则将受到更严重的制裁。 公安机关对现行犯罪嫌疑人或重大嫌疑分子有刑事拘留的权利,如果坚信其应被逮捕,可向检察机关申请审查批准。当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须保证犯罪事实清晰明确,证据确凿可靠,并应撰写详尽
-
股权纠纷是什么意思股权纠纷怎么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1股权纠纷,指公司、股东或其他人之间,在行使各种权力过程中,就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的争议。常见类型包括:股东出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纠纷等。股权纠纷需注意什么 1、诉讼主体,凡是认为自己受到虚假陈述行为侵害并发生损失的投资人,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之诉,被告则为虚假陈述行为人。 2、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但仍应公开宣告判决。
-
欺诈民事纠纷处理办法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5在民事纠纷中,诈骗是一种可撤销的行为,被骗者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这种行为的意思是,即使该行为已经实施并产生效力,但由于当事人真实意愿的缺失,通过撤销权之行使,该行为的效力将从起始就丧失。 关于民事欺诈的裁决,有相关规定:其一,诈骗金额较大者,将获最长期限三年及以下刑罚,同时罚金等附加惩罚;其二,若诈骗金额巨大或涉及更严重情节者,将面临最高年限十年的囚禁与罚金;其三,如果诈骗金额极度庞大或
-
欺诈合同纠纷怎么处理,具体的规定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7欺诈合同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但是这指的是民事方面的纠纷,若存在欺诈合同,可能会涉嫌合同诈骗的,应当及时的向有关部门报警。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然后由法院对此作出判决。
-
股权欺诈公司欺诈发行证券怎么判?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条【欺诈发行证券罪】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