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引发交通事故的责任,一般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采取避险行为的人一般不承担责任。但是避险人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则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一、侵权责任问题的免责事由
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
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
5.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
6.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
二、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危险有时来自于人的行为,有时来自于自然原因。不管危险来源于哪儿,紧急避险人避让风险、排除危险的行为都有其正当性、合法性,因此在所有国家都是作为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之一。
三、紧急避险的构成是什么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紧急避险是采用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以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排除其社会危害性,真正成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是:
(1)避险意图是紧急避险构成的主观条件,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2)避险的对象,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
(3)避险起因是指只有存在着对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危险,才能实行紧急避险。不存在一定的危险,也就无所谓避险可言。紧急
(4)避险的客体,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
(5)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在发生的危险必须是迫在眉睫,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已直接构成了威胁。对于尚未到来或已经过去的危险,都不能实行紧急避险。
(6)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7)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是指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
交通事故全责 紧急避险
309人看过
-
关于交通事故中因紧急避险造成
137人看过
-
紧急避险导致交通事故承担什么责任呢?
346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如何判定紧急避险责任
312人看过
-
紧急避险发生交通事故怎样认定事故责任
267人看过
-
谁应该承担紧急避险导致的交通事故责任
331人看过
紧急避险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出罪事由。具体来说其构成要件有: 1、避险人的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不含职业或者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要面对的对其本人的危险); 2、这种危险正在发生; 3、因为不得以损害另一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要有避险意识,也即... 更多>
-
紧急事故交通避险责任划分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61,当紧急避险引发的交通事故损害的利益小于保全的合法利益时,紧急避险行为无违章行为或虽有违章行为,但其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则由引起险情的行为人对损害后果承担全部民事责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乘车人的损失由引起险情的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当紧急避险的行为人有交通违章行为,与紧急避险引发的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则由引起险情的行为人承担主要民事责任,紧急避险的行为人承担次要民事
-
什么是紧急避险,紧急避险如何承担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6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要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是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因避险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
-
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 造成紧急损害的, 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9一、紧急避险是指什么?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4)不可超
-
紧急避险发生交通事故怎样认定事故责任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7紧急避险只能是在较高利益受到损害时不得以损害较小利益的情况,而生命和生命是等价的。因此,本案中王某明知将张某挡在自己面前其会发生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该结果的发生,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第条,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
-
紧急避险与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是怎么规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30我国于2007年12月29日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了修改,本案发生于2005年,应适用修改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修改前后针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间的侵权规则原则并无变化,对机动车驾驶人均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此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同《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存在法律冲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四条规定的,造成自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