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密期是指用人单位可以约定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在离职之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该期限期满,员工才可以正式离职。用人单位采取的措施多是将员工调离机密部门,变更劳动合同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措施,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任何措施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
一、企业能以怕职工泄露秘密为由不让职工流动吗
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要求。用人单位也可按规定要求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二、银行辞职跳槽有脱密期该怎么办
银行辞职跳槽有脱密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处理。
脱密期只是出国受限,并不影响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用人单位通知提前走人,一定要用人单位给出正式书面通知并加盖印章,否则用人单位到时说员工擅自提前走人。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支付赔偿金。
三、合同规定不满三个月扣钱
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干满三个月就扣工资,被扣工资实际上就是法律上的违约金。但是,相关法律明文规定: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只有两种:
第一种,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业技能培训,此时可以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限,如果劳动者提前离职,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第二种,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涉及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岗位。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要求劳动者保守商业秘密。如果劳动者违反约定,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脱密措施(脱密期)是怎么样的?
296人看过
-
脱密措施有哪些
343人看过
-
采取脱密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60人看过
-
脱密措施与岗位调动
215人看过
-
公司有权采取这样的脱密措施吗?
453人看过
-
银行脱密期可以去新单位吗
391人看过
脱密措施一般是指在脱密期间(提前通知期———特指约定的提前通知期,不是《劳动法》规定的30日的提前通知期),承担保密任务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明确要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约定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以保护企业... 更多>
-
我国采取脱密措施的法律依据?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3在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第二项中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可见,该条款为劳动合同中约定脱密期提供了依据,使这种保守商业秘密的措施,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地方性法规中《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
-
银行脱密期可以去新单位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28当前劳动法通篇没有脱密期这个词,只需提前30天提出即可离职,签订了保密协议的离职后保密,签了竞业限制的给付补偿。提出离职30天后用人单位不给离职证明的可自行离职并可申请仲裁拿离职证明。
-
脱密措施在具体适用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一、脱密措施在应用中要求首先必须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否则其约定就是无效的。二、采取脱密措施义务主体,与竞业限制一样针对的应当是实际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而不能是不加区别的企业所有的员工。三、采取的具体脱密措施应当是合理的,而不能违反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强行性规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约定将失去法律约束力。通常采取调整工作岗位,相应的变更工作内容、范围和劳
-
用人单位在采取保密措施时,应遵守哪些保密义务和保密的范围和条件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30(一)保密的内容 保密的内容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需要保守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内容来进行约定。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技术秘密、商业情报及信息等,包括生产工艺、配方、贸易联系、购销渠道等当事人不愿公开的工商业秘密。用人单位在保密内容中应尽可能地详尽的列举,并规定相应的兜底条款。而且随着用人单位的技术秘密和获得的知识产权的不断的更新发展,这些需要保密的内容和范围也应相应作出改变。 (二)保密的人员范围 能
-
适用脱密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21、脱密措施在应用中同样要求首先必须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否则其约定就是无效的。 2、采取脱密措施义务主体,与竞业限制一样针对的应当是实际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而不能是不加区别的企业所有的员工。 3、采取的具体脱密措施应当是合理的,而不能违反《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强行性规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约定将失去法律约束力。 4、脱密措施的适用时间,对劳动者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