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附加扣除申报方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8:11:15 449 人看过

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

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

一、个税汇算清缴不需要去税务局申报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第一条: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

二、个税汇算清缴不需要去税务局申报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第一条: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

三、企业报税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企业报税的详细流程按照以下三步:

1、需在法定申报期限和内容上如实的申报纳税,并提交纳税的申报表;

2、税收机关审查申请的材料;

3、符合扣税标准的,扣除税款,并出具扣除的证明。

企业所得税采取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双管辖权,把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分别确定不同纳税义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纳税申报相关文章
  • 个税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作废是否还能重新提交
    个税app上申报的信息作废了,重新进行申报即可恢复。当个人发现申报有误,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行完成个税信息的更正申报与作废申报。个人如何办理个税扣除申报一共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单位代扣。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二是自行申报办理。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2024-04-17
    392人看过
  • 个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要怎样扣
    1、对于子女教育: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对于: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3、对于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4、对于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
    2023-02-06
    347人看过
  • 如何理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一、如何理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全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第七条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第九条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第十条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二、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最长不得超过
    2023-09-04
    144人看过
  • 附加税扣除子女教育扣除多少
    个人所得税扣除子女教育是按照标准进行定额扣除的,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的标准扣除,即每个月1000元。具体规定如下:1、可以是父母其中一方按照100%的标准进行扣除,即一方每月扣除1000元;2、可以是父母双方各自按照50%的比例进行扣除,即双方每人扣除500元。个人税得税税率规定如下: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具体如下:1、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指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个
    2023-08-11
    254人看过
  • 个税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区别是什么
    一、个税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区别是什么个税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区别是:1.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2.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进行扣除,抵扣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夫妻能同时申报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关于住房贷款夫妻能同时申报,但同时申报只能一方扣除50%。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三、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要求规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要求规定有:1.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
    2023-06-26
    454人看过
  • 个税附加扣除费是否适用每个人呢
    律师解答:不是。个税附加扣除费不是适用每个人。税法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2024-05-07
    288人看过
  • 扣税申报方式应该选择哪一个
    在首当其冲的选择纳税申报方式环节,需要全面考虑自身的现实状况与具体需求来果断作出决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机制的优势在于,无需借助工作单位对6项扣除项目进行抵扣处理,仅需在年末自行前往税务机关进行总额度申报即可
。但是,由于个人税收信息并不传输至所属单位,故可自主掌握并充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权利。然而,选择扣缴义务人申报的做法则是由工作单位于发放工资之即协助抵扣6项扣除项目,从而实现日常支付中减少税负压力,无需再在年末亲自去税务机构统一申报。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你的个人信息会被传入公司的申报系统
。请务必留意,在选择采用“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方式的同时,你的单位有可能借助扣缴端软件获取到你所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这将会直接影响你实际到手的月薪水平,但同样也存在披露相关个人隐私的风险。反观“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虽然使你无法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预缴的税款可能会高于实际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导致每期
    2024-05-10
    179人看过
  • 夫妻双方可以参加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吗
    住房贷款夫妇可以同时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但同时申报只能由一方扣除50%。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房租。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特别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哪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租房、大病支出等6项支出,可以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贷二选一)。如果此前忘记申报,年度汇算还可以补报,这是最后的减税机会。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汇算时申报,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以上项目都确认后,点击下一步就能看到汇算结果:应补税额(包括0)、应退税额。应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显示“享受免申报”,点击确定即可;超过400元的,按提示填写补税方式。看
    2023-08-05
    256人看过
  • 地方教育附加税怎么申报
    一、地方教育附加税怎么申报1、进入国税电子税务局,点击登录,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进入国税电子税务局申报增值税报表,增值税报表申报成功,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申报附加税的操作。2、在申报表界面左侧有【申报缴纳】,点击其中的【涉税查询】。点击上方的查询按钮,可以查到已经申报成功的增值税报表。3、点击查询结果右侧的【附加税申报】按钮。一般纳税人网上报税的基本流程,点击上方的申报按钮。系统自动进入地税附加税报表里,确认数据无误,税金正确后点击提交即可。二、附加税的缴纳方法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后改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3%,分别与产品税(后改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凡缴纳产品税(后改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国发(1984)174号文]的规定,缴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单
    2023-06-07
    445人看过
  • 附加扣除住房贷款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是指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一、房租怎么做个税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本人和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住房租金可在税前扣除。按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扣除标准不同,具体来看:如果是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扣除1500元。除以上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则每月扣除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含)的城市,则每月扣除800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引》,北京等36个城市可抵扣1500元,124个城市可抵扣1100元,178个城市可抵扣800元。在扣除方式上,住房租金支出,具体由谁
    2023-03-05
    234人看过
  • 专项附加税扣除的含义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指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目的在于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专项附加税扣除申报方式选哪个专项附加税扣除申报方式选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者“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都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填写好专项扣除信息后,会让在“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中任选一种,如果是单位职工的话建议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这样就不用花自己时间去税务部门办理退税了。如果是自由职业或者个体户,可以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指的是向单位申报个人信息,最后由单位向税务机关缴纳员工应缴的税款,在选择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意愿灵活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
    2023-07-06
    420人看过
  • 个税申报专项附加赡养老人填了会扣钱吗
    一、个税申报专项附加赡养老人填了会扣钱吗关于纳税人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如何进行赡养老人费用的抵扣问题,相关政策规定如下:首先,若纳税人属于独生子女家庭,那么其每月需承担2000元的扣除义务。而若纳税人并非独生子女,则有权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协商分配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请注意,个人在该额度中的承担比例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二、个税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作废是否还能重新提交个税app上申报的信息作废了,重新进行申报即可恢复。当个人发现申报有误,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行完成个税信息的更正申报与作废申报。个人如何办理个税扣除申报一共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单位代扣。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
    2024-04-16
    474人看过
  •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方式有哪些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是企业经常遇到的事项,既涉及政策层面的规定,也涉及操作层面的运用,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涉税风险,纳税人要引起注意。自行申报扣除资产损失分为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两类。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也就是说,实际资产损失只有转让了才会发生损失,并在转让年度进行扣除。而法定资产损失必须要提供证明资料,且会计上已做处理才能扣除。要注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的资产、违法支出的资产、企业未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的资产损失,不得税前扣除;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改扩建发生的资产损失不能直接税前扣除,而是计入改扩建后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以计提折旧的方式进行税前扣除。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统一采取申报制。企业发生的
    2023-05-04
    272人看过
  • 个税专项扣除申报通过后可以增加吗
    一、个税专项扣除申报通过后可以增加吗申报只有这个已经有了确定性,不能再减少和增加。扣缴义务人申报是指纳税人通过所在单位进行个税扣除申报,由单位每个月计算出员工应预扣预缴的税款,再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是指每个月单位发放工资时正常扣税,之后在第二年由纳税人自己前往税务部门办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再由税务部门进行退税。二、相关法律知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五条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条第一款规定执行。第六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
    2023-05-11
    151人看过
换一批
#财税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 税法规定,纳税人不论税务机关采取何种征收方式征收税款,均必须按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统一格式的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如实填报纳税事项,准确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据... 更多>

    #纳税申报
    相关咨询
    • 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29
      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方式:由单位申报或者个人自行申报;由单位申报的,由单位按月发工资预扣税款时办理;个人办理的,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进行专项附加扣除。
    • 未及时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退税怎么申请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0
      按规定应当携带和提交的材料: 一、完税凭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审核无误后,原件退还纳税人); 二、误征误交税款所属期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复印件一份; 三、退(抵)税款申请表(《企业误交税款退税申请表》)一式四份; 四、退税申请,须注明申请退税原因及申请退税金额; 五、发放工资签收单或银行发放单复印件一份; 六、员工聘用合同复印件一份; 七、因事务所、网站等原因误交税款的,需附上述单位出具的《情况
    • 个税附加扣除时的专项附加怎么使用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08
      专项附加扣除方法:大病医疗扣除方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人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如果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方法: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如果是首套房并且有利息支出的,按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住房租金扣除方法: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如果没房,在工作城市租房发生租金支出的,按每月800元-1200元定额扣除。子女教育扣除方法方法:纳税人家里有子女有和学历教育支出的,按照每个子
    • 属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不属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2
      个人所得税特别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儿童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特别扣除。由此可见,中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特别追加扣除采用正向列举的方法,即只要不属于明确列举的扣除,就必须缴纳。
    • 个税附加扣除费是自己用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3
      个税附加扣除费不是适用每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 (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