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8 10:42:32 100 人看过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是指将某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政策变更为该交易或事项首次发生时采用的会计政策,然后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理解追溯调整法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和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根据新准则,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是指前期最早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按照变更后的前期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笔者认为,“最早预告期”可以通过以下假设来理解:

(1)假设只有资产负债表进行追溯调整(假设为年度报表,下同)。资产负债表是一个资产负债表,表中的金额是累计余额。由于本期资产负债表只比较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可以定义为变更年度年初留存收益金额与以前期间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2)假设只有损益表进行了追溯调整。损益表是一个期间表,表中的金额是本期(本年)的金额,与其他期间的金额无关。由于本期损益表是本期金额与上期金额的比较,故只需追溯调整和报告本期金额即可。此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可以定义为:变更年度年初留存收益金额与上一报告期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在这一定义中,追溯调整期是指“报告期”,而不是“以前期间”。(3)假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追溯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的一项重要会计报表。本表也是一种期间表,是本年(本期)与上年(上期)金额的比较。此外,在本年和上一年的金额栏中还有一项“年初余额”。这实际上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整个会计期间分为上一会计期间至上年初、上年度和本年度。此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可以定义为:报告期初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现存金额之间的差额,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以前期间的留存收益。这个定义和原来的定义只有两个字的区别。(4)假设应编制两个不同时期的比较财务报表。本次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的累计影响,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上期最早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现存金额之间的差额。这也是新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的定义。由此可见,新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的定义更为笼统和全面。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都是比较财务报表,只是相邻两个期间的比较。因此,当一个企业没有编制两个不相关且相邻的两年期的比较财务报表时,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的定义是第三个假设中的定义,即,“前期报告期内最早期间”是指期初的“前期报告期”。二是会计报表调整或重述新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的定义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追溯调整期没有发生变化。它仍然是从原交易日起至本期初的会计政策变更。其实追溯调整期只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追溯调整是从原交易日起至本期会计政策变更期初;第二阶段是提前报告和追溯调整是提前报告。这是因为新标准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必须进行这种变动。

追溯调整的第一阶段,计算报告期初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现存金额的差额,即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追溯调整第二阶段计算的影响称为“报告期影响”,即报告期初至报告期初留存收益的到期金额与原金额之间的差额,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计算同时,在会计政策变更当期,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如下调整或重述:

(1)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初始余额。资产负债表中留存收益的期初金额,应当在原有金额的基础上,加上累计影响和以前影响。其他项目的调整与留存收益的调整相同。第二阶段追溯调整涉及利润表项目的金额;

(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的调整。在上年金额中,“会计政策变更导致的上年末余额调整”是累积影响。本年金额中,“因会计政策变更调整上年末余额”为上期影响金额。另外,当原交易发生在报告期初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为零,仅对报告期初产生影响。笔者认为,目前国内会计教材大多从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入手,最后对四大会计报表进行解释。这样一来,缺乏一条清晰的主线,使得语句的真实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一半。基本准则提出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并最终反映在会计报表中。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物,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最终目的是编制会计报表。如果会计报表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那么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会计教科书应从四种会计报表入手,然后对每种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进行说明。只有这样,会计教材才能有一条以会计报表为中心的主线,符合基本准则的逻辑。同时,在教学或培训过程中,首先要从会计报表人员的角度说明会计政策的变化。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的定义或计算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因此,追溯调整会计政策变更不仅要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还要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9日 12: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会计处理相关文章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变更怎样披露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及说明(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2)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所谓会计政策,就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件和多样性,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不止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例如,存货的计价可以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额法等。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必须从允许的会计处理方
    2023-06-12
    378人看过
  • 如何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和说明(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报送有关部门经各部门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批准,经理(厂长)会议或者类似组织召开,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备案。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变更的,应当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办理。所谓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所采用的原则、依据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期间前后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如存货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总年限法等,企业经营经济业务,必须从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
    2023-05-08
    131人看过
  • 存货计价方法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是的。存货的计价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处理的计量基础发生变更,一般地,对计量基础的指定和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理由如下:1、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是由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导致的,从而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了调整,所以属于会计估计变更。3、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与资产和负债的当年状况以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的变化没有关系,无非是前期采用的计价方法有误或者采用新的计价方法更好的反应资产、负债、损益情况,是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应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进行追溯调整。存货浮动抵押和存货质押有什么区别浮动抵押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现在和将来所有的全部财产或者部分财产设定的担保。浮动抵押的客体可以是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后三者原材料、半成
    2023-08-12
    76人看过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
    【本文导航】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计政策第三章会计估计变更第四章前期差错更正第五章披露正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二章会计政策第三条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但是,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第四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
    2023-06-05
    151人看过
  •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总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应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二章会计政策第三条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但是,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第四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第五条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023-04-24
    401人看过
  • [上海]会计从业资格注册、变更、调转相关政策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办理调转手续;持证人员的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内容发生变更的,可以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本窗口向公众介绍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变更/调转的有关规定,使持证人员了解注册、变更、调转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同时,本窗口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从业资格注册、变更、调转登记表》格式及填表说明,此表可作为正式表格使用,持证人员下载此表并按说明的要求填制后,在办理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时,将其连同其他材料一并交有关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办理。(一)持证人员下载此表格并按填表说明的要求填写,表格一式两份,本人持一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留存一份。(二)持证人员或委托代理人持相关材料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指定的受理场所办理相关事项。(三)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对提交的材料审核确
    2023-06-07
    67人看过
  • 银行利息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变更
    银行的利息收入确认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办法,在结息日按照发放贷款的本金、所经过的期间和协议的利率计算。但如果贷款已经逾期,则这部分已经逾期的贷款的利息收入确认就比较困难。在2000年及之前,我国对商业银行对逾期贷款利息收入的确认规则是对逾期不满1年的贷款,其应收利息仍按权责发生制计入当期损益,逾期满1年及超过1年仍未归还的贷款,其应收利息按收付实现制计入当期损益。在各家上市银行2001年度报告中,均披露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将逾期贷款所产生利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入财务报表的标准提高了。根据中国财政部财金[2001]25号文《财政部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及财会字[2000]20号文《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要求,自2000年1月1日起,发放的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或者贷款应收利息自结息日起,逾期90天(含90天)后仍未收回的,该贷
    2023-04-24
    98人看过
  • 如何区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
    区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方法如下: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1、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能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追溯到可追溯的最早期)。3、不能追溯调整的,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1、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2、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3、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
    2023-08-09
    66人看过
  • 贷款政策调整算情事变更吗
    一、贷款政策调整是属于不可抗力吗依照《民法典》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国家的房贷政策并不会从根本上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履行,只会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付款条件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不是不能克服,因此国家房产贷款政策的调整应不属于不可抗力事件。二、贷款政策调整算情事变更吗最高人民法院对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做了明确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从上述规定也可看出,在适用情事变更原则时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贷款政策的调整对购房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能否适用情事变更原则,应该具体分析:1、若认购协议中对付款方式有明确约定,且购房者有权选择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
    2023-05-08
    452人看过
  • 政府会计折旧计提政策?
    政府会计折旧计提政策:一般行政单位应当对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其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条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四)资本、基金的增减;(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024-05-15
    90人看过
  • 会计规定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与步骤
    1、改变了追溯调整法的应用,要求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而不是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除非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2、提出了前期差错的概念,要求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原准则规定了。重大会计差错‘定义,要求对影响损益的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新准则取消了。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提出“前期差错”的概念,要求所有重要前期差错都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应用指南同时指出,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3、增加了有关无法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规定,即如果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不切实可行,则无需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新准则中的难点是追溯调整法和追溯重述法的应用。所谓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
    2023-06-01
    385人看过
  • 社会抚养费政策调整:计划生育标准的重新审视
    (一)系城镇居民的,按子女出生前一年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但前一年实际年可支配收入高于市统计局公布的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按其实际年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征收。(二)系农村居民的,按子女出生前一年市统计局公布的全市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三倍征收,但前一年实际年纯收入高于市统计局公布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按其实际年纯收入的三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方式1、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征收的,应当下达《征收社会抚养费委托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征收社会抚养费。2、社会抚养费征收实行征缴分离。原则上由当事人到征收主体指定的代理银行缴款,或由所在单位代缴。当事人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到代理银行缴款的,由征收机关或委托征收机关征收。由当事人直接缴纳的,按照就近缴款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到代理银行营业网点缴款,由
    2023-07-14
    470人看过
  • 会计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又如,某企业多年来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由于木材涨价过猛等原因,致使木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企业为遏制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在采取积极措施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变更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具体手法为:将后进先出法变换为
    2023-06-12
    291人看过
  • 会计调整的秘诀是什么
    1。记账凭证是登记明细账的依据,也是汇总登记总账的依据。在相同的记账基础上,如果总账没有错,但某个明细账有错,如果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来更正这个明细账错误,必然会影响总账的变动,即将原来的正数改为正数打错号码了。如果记账凭证是正确的,那只是登记和记录时的一个错误,导致总账与明细账金额不一致。在月底之前,可以使用行更正方法进行更正。巧妙地运用了红字偏移法和辅助配准法。过账中存在一些笔误,如误记金额、同一金额、借贷方向正确,但对科目及借贷双方进行了重记或漏记,不影响账簿试算平衡;还有一些总账和明细账账户在某个月内没有进行核对,无法保证其一致性。这些可能会导致文书错误,并在月末结算后的后续月份继续发现。因此,对过账数据的跨月误差和会计科目的跨账,不宜采用行修正法。因为过账的笔误跨越了以后的几个月,如果我们采用交叉更正的方法进行更正,不仅会使账页更为正面,而且会使账簿记录与余额、月数、累计数
    2023-05-08
    58人看过
换一批
#会计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会计处理是指企业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变更。 会计处理方法一般也称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 更多>

    #会计处理
    相关咨询
    • 会计政策变更资产重组追溯期间确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6
      会计政策变更资产重组追溯期间确定 1、追溯调整:将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数据也应该一并调整 2、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3、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际可行的,采用未来适用法 4、企业因账簿超过法定保存期限而销毁,引起当期期初
    •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以前计提的折旧的差额需要调整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是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使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而变更折旧方法,因此,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怎么区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一、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方法: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
    • 会计政策变更什么时候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什么时候调整当期损益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30
      采用追溯调整法的会计政策变更,对于以前年度损益的影响采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因为以前期间已经结账,损益已全部结转。
    • 存货的计价方式改变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估计变更?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
      一、存货的计价方式改变是会计政策变更。二、解释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包括的会计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2、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构成了会计政策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对会计政策的判断通常应当考虑从会计要素角度出发,根据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确认条件、计量属性以及两者相关的处理方法、列报要求等确定相应的会计政策。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