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通过社交平台支付方式借款还是其他形式,成立借贷关系要满足两个条件:
1、双方达成借贷的合意;
借贷合意关键要素在于:一方向另一方作出借钱的意思表示,如果一方在另一方未表示借钱的情况下,主动以银行转账、红包等方式向他人支付款项,均不构成借贷。
2、借款的实际支付。
借款合同的另一个要素即出借人实际支付了相关款项,如果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或一方出具借条,出借人并未实际支付借款,民间借贷同样不能生效。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在对这类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同样也是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关联性进行,需要结合当事人的身份情况、交易历史以及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证据加以综合判断。
社交平台借款有哪些风险防范措施
1、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双方所用社交平台号。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特定社交平台号往来和交流沟通的专用号码,防止纠纷发生后单方否认“号码为其所有”的情况,减少证明成本。
2、要求借方的社交平台绑定手机号码。“社交平台借条”不易被法院采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借人无法证明向其借款的聊天对象就是欠款人。要求欠款方社交平台绑定手机号,而不仅仅只是通过社交平台昵称沟通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交平台借条”主体认定难的问题。
3、借助其他手段辅助“社交平台借条”的真实性。打电话确认是一种简单方便又快捷的辅助证明方式,注意保留好电话录音,将来发生纠纷时,才不会陷入举证不足的不利境地。
4、邮寄原始借条是最高保障。对于借款凭证这种重要的证据,最好保留其原始证据,原始借条是用来证明存在借贷关系的最强有力凭证。通过邮寄方式拿到原件,可避免因为不能充分证明“社交平台借条”的真实性而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损。
-
微信转账怎么确认借贷关系
330人看过
-
微信转账中如何识别借贷关系
207人看过
-
社交软件公众平台抄袭如何认定
403人看过
-
如何认定借贷关系中的现金交付
210人看过
-
平台转账被骗如何追回
136人看过
-
因为信任没写借条,转账凭证为何不被认定借贷关系?
384人看过
原始证据是指从直接来源与案件出的第一手证明材料。 物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现场留下的物质与痕迹,例如现场发现的指纹。 书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与案情有关的书面材料的原件,例如合同书原件。 人证中的原始证据,指直接感知案情的人,所提供的证... 更多>
-
没有借条,仅有银行转账凭证,如何认定借贷关系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23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 风险提示:,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是一个不应忽视的法律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诉讼时效,又称通常诉讼时效,是指除法律有特别限定外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我国的普通诉讼
-
微信转账怎么确认借贷关系?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1无论是通过微信支付方式借款还是其他形式,成立借贷关系要满足两个条件: (1)双方达成借贷的合意。借贷合意关键要素在于:一方向另一方作出借钱的意思表示,如果一方在另一方未表示借钱的情况下,主动以银行转账、红包等方式向他人支付款项,均不构成借贷。 (2)借款的实际支付。借款合同的另一个要素即出借人实际支付了相关款项,如果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或一方出具借条,出借人并未实际支付借款,民间借贷同样不能生效。
-
如何认定社保关系已经转移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7社保关系转移手续操作流程如下: 1、参保人员向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转入申请,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需提供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开据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转入地企业的劳动合同和身份证。 2、由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出据《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发送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 3、转入地社保机构通过电子信息平台接收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发送的电子《基本养老保险关
-
没有借条只有转账记录怎么认定借贷关系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2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者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责任。 风险提示:,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是一个不应忽视的法律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诉讼时效,又称通常诉讼时效,是指除法律有特别限定外能够普遍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我国的普通诉讼
-
如何认定借贷关系中的现金交易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3民间借贷中,出借人对大额现金交付事实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举证证明标准应达到《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高度盖然性”标准。 在出借人提供的收据与借款合同载明金额一致,但借款人对出借人主张的现金交付事实不予认可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当事人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付细节等同因素审查当事人的举证,以认定是否存在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