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解散时,协议是不合理的。有效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9:35:25 122 人看过

在签订合同终止协议后,在不知道公司解雇员工时额外支付了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的情况下,您仍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不自愿辞职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关规定的,可以申请经济补偿。

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本法第44条第1款,(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条例

阅读本文内容后,大家都清楚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在签署协议之前确保协议的内容是合理的。否则,该协议将无效。这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点。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您咨询有关卢巴的专业律师。com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公司解散相关文章
  • 当合同到期时,公司解散是否有任何补偿
    1、合同到期时公司解散是否有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5)款的规定,无论劳动合同是否到期,公司均提前解散。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六款、第三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按职工所在单位工作年限支付一个月的劳动资本经济补偿金,工作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支付一年;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半年。计算经济补偿金的个人工资按合同终止前12个月劳动者应得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和津贴、加班工资、奖金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计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法》第八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解散:(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二)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三)全部解散合伙人决定解散;(四)合伙人人数连续三十日未达到法定人数;
    2023-05-31
    340人看过
  • 公司解散了章有效吗
    一、公司解散了章有效吗无效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第二十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印章,如因单位撤销、名称改变或换用新印章而停止使用时,应及时送交印章制发机关封存或销毁,或者按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的规定处理。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参照“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
    2023-06-12
    51人看过
  • 公司要求员工解散的合同有效吗
    实际限制仅适用于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如果不属于此类人员,竟业限制条款无效。如果是这三类人员,公司解散后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需要遵守,违反支付违约金。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属于公司违约,无需继续遵守。居业限制期限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执行,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未实际出资的公司能否要求解散公司可以。股东有权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但其要求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不一定得到法院支持;此外,如果是公司的股东,那么都有权利作出是否解散公司的决定,通常情况下,当公司资不抵债的时候,就可以由股东召开股东大会对公司的解散进行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
    2023-08-18
    173人看过
  • 解除公司投资协议能否解散公司
    一、解除公司投资协议能否解散公司解除公司投资协议不是可以解散公司的事由,因此,不能以解除公司投资协议为由解散公司。如果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等的情形时,才可以解散。二、哪些情况下可以解散公司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可以合法申请解散的情形,并且应当依法清算。《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第一百八十一条公司有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情形的,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依照前款规定修改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
    2023-04-20
    313人看过
  • 敬业协议破灭公司会解散吗?
    竟业限制仅适用于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如不属于此类人员,则竟业限制条款无效。如果是这三类人员,公司解散后,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则需要遵守,违反要支付违约金。如果未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属于公司违约,无需继续遵守。竟业限制期限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期限执行,但最长不超过两年。透视外资品牌"神话"的破灭为什么洋品牌在中国消费者面前摆出这样一副傲慢甚至是冷血的嘴脸一个原因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感,平日里顶礼膜拜,即使出了质量问题,也相信厂商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合理的,这就造成了洋品牌的自大狂妄和对中国消费者的藐视,遇到问题时不能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总想蒙混过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的维权行动不坚决,由于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维权的成本太高,收益却不够大。洋品牌既不是天生的善人,也不是天生的恶棍,所有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所以,在洋品牌
    2023-08-02
    480人看过
  • 公司可以通过解除公司的投资协议来解散吗
    1、公司是否可以通过解除公司投资协议而解散解除公司投资协议不是解散公司的理由。因此,公司不能通过解除公司的投资协议而解散。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可以解散,《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依法申请解散,应当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进行清算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大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3)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吊销(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解散公司第一百八十一条公司有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修改公司章程可以存续。依照前款规定修改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第一百八十二条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继续存在将给股东利益
    2023-05-07
    384人看过
  • 公司解散职工薪酬协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方:XX股份有限公司,乙方:身份证号码:,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如下:1.甲、乙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为年月日乙方应归还所有文件、资料、办公用品等,甲方拥有的电子文件等物品,并按甲方要求妥善办理工作和业务交接手续甲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乙方办理本协议第二条所述事项并经甲方确认后支付乙方经济补偿(4)乙方在甲方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至年月日止,甲方支付给乙方的报酬也至年月日止,下月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和公积金甲方应向乙方提供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乙方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复制、保留或窃取甲方的商业秘密和其他信息。离职后,不得有任何损害公司声誉或利益的行为除上述事项外,甲乙双方在履行各自义务后,不发生任何劳动和经济纠纷本协议一式三份,具有
    2023-05-07
    231人看过
  • 公司股东解散协议模板
    股份公司解散
    一、公司股东解散协议模板主持人:出席会议股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XX有限公司于XX年XX月XX日召开了公司股东会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共_______人,代表公司股东__________的表决权;未出席本次会议的股东共________人,代表公司股东_______的表决权。所作出决议经公司股东表决权的通过,弃权或反对的占股东表决权的________,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会会议一致通过并决议如下:1、本公司因经营情况长期无法得到改善,故此,股东会同意改善进行财务状况审计核查之后解散。2、本公司先行委托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近年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3、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之后,本公司停止经营,成立清算组,清算组由______股东组成,其中_____为清算组组长。清算组将依据审计结果履行法定清算职责。清算工作完成之后,清算组
    2023-06-05
    492人看过
  • 公司章程于公司解散时失效对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章程并不是公司解散时失效的,公司章程自公司终止时失效,而公司清算结束办理注销登记后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第一百八十八条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一、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些公司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以解散公司:(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公司章程,是由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全体股东制定,股份有限公司则是由发起人
    2023-03-16
    177人看过
  • 公司解散诉讼时效是几年
    公司解散诉讼时效是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公司解散程序一般需要半年,具体的时间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一、公司解散诉讼时效是几年公司解散诉讼时效是三年。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解散的,如果违反清算程序侵害侵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以自知道权利被侵害后3年内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公司解散程序要多久公司解散程序一般要半年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清算组应当依法通知并公告债权人,债权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公司依法清算并办理注销登记后,公
    2022-08-26
    427人看过
  • 公司注销解散协议书的内容
    一、公司注销解散协议书公司解散协议书范本xx年xx月xx日xx时,在x省(市)x市x区x街x号本公司第x会议室召开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全体董事xx先生、xx先生、xx先生、xx女士均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xx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由公司董事长xx先生主持,由董事会秘书xx小姐记录。经过全体董事协商,一致通过以下决议:1.同意股东各方提前终止《xx公司合资经营合同》和《xx公司章程》,公司停业解散。2.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公司进行清算。3.成立清算委员会,负责公司清算事宜。清算委员会由xx先生、xx先生、xx女士组成,其中xx先生担任清算委员会主任。4.同意有关职工的经济补偿案。5.同意聘请xx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本公司的清算审计事宜。董事会主席(签名):出席董事(签名):xxxxx年xx月xx日记录人(签名):二、公司注销的条件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
    2023-04-29
    153人看过
  • 设立协议 vs 公司法:解散公司的选择
    解散公司是终止公司法律人格的重大行为,是公司存续期间最为重要的法律事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解散公司的原因可以是公司经营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以及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的发生等。公司的解散只能基于公司法规定的原因,其中包括公司法所承认的由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解散事由,而不能依据设立协议的约定。公司法人能解散公司吗法定代表人无权解散公司,解散公司属于股东的权利。但公司法规定,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解散公司。所以公司法人是没有权利解散公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六条【营利法人的定义及类型】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第六十九条【法人解散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法人
    2023-07-02
    377人看过
  • 当事人不知情时签的协议有效吗
    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的合同不一定有效,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知情后,如果当事人表示同意、追认甚至默认的,则合同有效。本人明确表示不追认、不同意,则该合同对本人不发生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民法典中律师签的离婚协议有效吗律师签的离婚协议无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涉及身份关系的协议,必须双方当事人亲
    2023-08-02
    449人看过
  • 这样的公司解散是否合理
    兔年春节的爆竹声中,浙江开化县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的股东沈xx的脸上却全无喜庆之色,公司被小股东申请解散,而且已经折腾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等待他们的再审。公司未来的命运将是如何?案例回放2003年,适逢浙江开化县政府招商引资,沈xx和曹xx计划依靠开化县丰富的林木资源做木业生意。很快,二人与当地人村民郭xx成立了xx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88万元,沈、曹二人占股73.4%,郭占股26.6%。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4年7月,投资到位、厂房建成后,作为法定代表人的郭xx开始处处刁难,提出种种理由使得公司无法运作。他要求承包经营。考虑到其当地人身份,沈xx和曹xx以极低的价格(30万元/年)承包给了郭。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单纯。2006年初,郭xx变了想法,他召集董事会提出终止承包合同,沈、曹二人惊讶之余,仍同意了。双方随即着手履行终止合同的董事会决议。但股东会后,郭xx再次
    2023-06-09
    180人看过
换一批
#破产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后死亡的法律行为。公司解散的原因: 1、被吊销营业执照; 2、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决议; 3、因公司资不抵债破产而解散。 公司解散时,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公司解散必然导致劳动关系提前终止。用人单位... 更多>

    #公司解散
    相关咨询
    • 公司解散敬业协议还有效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4-12
      公司解散的,其与劳动者签订的竞业协议在有效期内依然有效。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在终止劳动合同后,公司应当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公司解散敬业协议还有效吗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
    • 公司解散后协议还有效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29
      合同在签订之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由双方签字盖章即可生效,特殊约定的除外。 公司现在注销意味着公司法律主体的灭失,但不能否定公司在注销前合法签订的合同。只能说在公司实体灭失后,若有公司的继受主体,由其继续承担合同权利义务,若无相关继受主体,公司所承受的合同的权利义务消灭。 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因公司章程或者法定事由出现而停止公司的对外经营活动,并开始公司的清算,处理末了结事务从而使公司法人资
    • 公司解散协议怎么写公司解散程序是怎样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2
      公司解散协议应包括: 1、时间。 2、地点。 3、出席的相关人员。 4、会议的决议:公司清算事宜,员工经济补偿等等。 最后写好落款即可。 公司解散程序是: 1、成立清算组。 2、通知债权人。 3、注销登记。 4、公告公司终止。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九条,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条,享有本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权利的债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利未能完
    • 公司解散是不是就有诉讼时效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依法解散清算后注销的,如果债权人认为自己利益受到侵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诉讼时效限制,诉讼时效是三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
    • 公司同意解散公司职工敬业协议书是否有效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2
      公司解散竞业协议也有效。公司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合同终止后,公司应当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