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8 08:00:34 410 人看过

简称双方行为。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对称。由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这种法律行为,西方法学家称为契约,需要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互利基础上意思表示一致,方能产生法律效力。双方行为主体的其中任一方可以是一个民事主体,也可以是几个民事主体。在双方行为中,双方当事人的意志具有对应性,即双方意思表示虽然一致,但各自所追求的具体行为目的却是对应的。如买卖合同的出卖人要求取得价金,买受人要求取得商品。双方行为多发生债的法律关系,也可发生物权关系、身份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7日 22: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
    一、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该种行为如事后得到其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反之,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此类行为成后,法定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二)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反之,被代理人事后不追认的,该行为自始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该行为成立后,被代理人表态前,行为的效力待定。(三)无权处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与相对人所为的处分他人的物品或权利的行为。按照我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取得处分权,该行为有效;如权利人不予追认,无处分权的人又未取得处分权,则该行为无效。无权处分行为成立后,权利人表态前,该行为的效力待定。(四)债权同意欠缺的债务转移行为债务人转
    2023-06-08
    140人看过
  • 抛弃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抛弃在《民法典》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所有权抛弃,二是担保物权的抛弃。所有权的抛弃所有权的抛弃属于无相对人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抛弃所有权无须向任何特定的相对人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动产所有权抛弃的构成要件:①主观上具有抛弃动产所有权的意思,且该单方法律行为有效(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有效,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②客观上具有放弃动产占有的行为。(2)不动产所有权抛弃的构成要件:①具有抛弃不动产所有权的意思,且真实有效。②完成所有权的注销登记。担保物权的抛弃他物权的抛弃属于有相对人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向因抛弃行为而直接受益的人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具体表现:(1)质权、留置权的抛弃:①向因抛弃而直接受益的人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②移转动产的占有于出质人、债务人。(2)抵押权的抛弃:①抛弃动产抵押权仅需向抵押人作出抛弃的意思表示即可。②抛弃不动产抵押权除需
    2023-03-27
    485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特别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怎样成立
    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特别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特别要件有:1.在有因行为,原因欠缺法律行为不成立,原因就成了特别要件;2.在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物之交付就是特别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在交付完成前不成立。二、民事法律行为怎样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4.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合法权益。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
    2023-07-09
    77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的处理方式
    附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行为中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必须满足所附的条件才能在条件成就时产生法律效力。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条件成就之前已成立,但效力处于停止状态。延缓条件的作用,推迟民事行为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附有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在民事行为中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必须满足所附的条件才能在条件成就时产生法律效力。解除条件又称消灭条件,是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条件成就之前己经成立,但效力处于停止状态。延缓条件的作用,推迟民事行为所确定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 【 解 除 条 件 与 附 条 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三类:解除条件、终止条件、
    2023-09-02
    176人看过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吗,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吗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也指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在主观上并没有发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一旦实施该行为即在客观上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侵权行为,是因违反民法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事实行为有意思表示行为,但是其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因此其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
    2024-01-18
    252人看过
  • 双方代理属于无效法律行为吗
    一、双方代理属于无效法律行为吗双方代理,又称同时代理,是指一个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行为的情况,即一个人既作为卖方的代理人又作为买方的代理人。在交易中,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总是互相冲突的,通过讨价还价,才能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平衡。而由同一个人代表双方利益,可能会只反映了代理人一人的意志,难免顾此失彼。由于双方代理不符合代理权的基本原则,有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所以各国法律一般予以禁止。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在我国,双方代理行为是否当然无效,要做具体分析。如果双方代理事先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同意或事后得到了其追认,法律承认其效力。如双方代理未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或事后未得到各方的追认,被代理人可因此而解除代理关系,如造成损失亦应由代理人承担责任。二、哪些情形双方代理行为有效在交易中,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总是互相冲突的,通过讨价还价,才能使双方的利益达到平衡。而由同一个人代表双方利益,可能会只反映
    2023-06-28
    113人看过
  • 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的区别
    一、单务法律行为和双务法律行为的区别单务法律行为与双务法律行为的核心区别在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义务负担与权利享有是否相互关联。1.单务法律行为,如赠与合同,是指仅有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而另一方仅享有权利的合同。在这种合同中,不存在双方义务的相互依赖或对应关系。2.双务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则要求合同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即一方的权利与另一方的义务紧密相关,互为条件。二、单双务法律行为特点对比1.义务与权利的关联性:单务法律行为中,一方仅承担义务而不享有对应权利,或虽享有权利但与其义务无直接对价关系;而双务法律行为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紧密相连,互为因果。2.抗辩权的适用:在双务法律行为中,当一方未履行其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暂时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一规则在单务法律行为中则不适用,因为单务合同中不存在相互依赖的履行义务。3.风险负担的差异:在双务合同中,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
    2024-07-23
    121人看过
  • 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一、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和联系两者的联系是能导致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动的客观情况,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一种。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是民事法律事实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件,而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件;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而民事事实行为没有要求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是什么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形式:1.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
    2023-09-25
    453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消灭的标准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生效的标准要件为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自愿行为而非受人欺诈、胁迫所致,意思表示真实等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消灭的标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限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等标准。一、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标准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标准要件为: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是自愿行为而非受人欺诈、胁迫所致,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4.形式合法。二、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消灭的标准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消灭的标准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
    2023-07-21
    314人看过
  • 双方行为都属违法
    房产中介公司向个人租借房产经纪证书产生纠纷后,双方对簿公堂。市一中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宣判,由于双方合同违法,在判决驳回中介公司讨回租金请求的同时,法院对该笔5400元钱款予以全部收缴。2005年4月14日,汪雨房产经纪事务所因业务发展需要,和瞿女士达成协议书,租用瞿女士的经纪人证书,租赁费用为每年5400元,租赁期限为3年。几天后,汪雨所即支付了首年租金5400元。嗣后,汪雨以瞿女士的证书无法使用为由,退还了证书。2006年10月18日,汪雨所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签订协议无效,并由瞿女士归还5400元租金。一审法院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不得随意转让,故双方当事人签订的租赁证书合同因违法而无效。由于双方对于合同无效均存在过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故判决瞿女士返还汪雨所2700元,案件受理费由双方各半负担。判决后,汪雨所不服,提起上诉,认为瞿女士只返还了2700元,仍获利
    2023-06-08
    344人看过
  • 法律上民事行为人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
    一、民事法律年龄阶段是怎样的第一种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与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关以年龄分阶段承担责任的规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说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是根据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来确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来说十六周岁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达到初中毕业了,参加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了,但这种劳动或工作,其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否则,不能视其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第二种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也称为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能力的人。《民法典》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
    2023-03-20
    425人看过
  • 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单方表示成立吗
    一、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单方表示成立吗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二、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4、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5、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
    2023-06-19
    450人看过
  • 民事侵权行为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除了以上12种侵权还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一、民事侵权行为有哪些1、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2、雇佣活动或雇佣关系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3、帮工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4、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5、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6、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7、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8、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9、建筑物等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2、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二、侵权行为有哪些分类1、按照是否具有
    2023-03-26
    467人看过
  • 如何区分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在实务中,同一件事实,究竟是应认定为期限,还是应为条件,须基于必成事实抑或偶成事实,在长期的司法实务和学说理论中,积淀了不少区分方法。1.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1)时期确定,到来不确定,为条件。例如俟60大寿送电视一台,60岁虽确定,但人之寿命不可测,是否能活到60岁不可知,具有偶发性。(2)时期不确定,到来也不确定,为条件。如司法考试通过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属不确定,至于那一年考得上,则更加不确定,故显然属于条件。2.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1)时期确定,事实的发生也确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2)时期不确定,到来确定,为期限。例如临终时将物送给你,何时死虽难预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终会到来。
    2023-06-08
    175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遗赠单方法律行为还是双方面的法律行为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7
      根据当事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发生变更或撤销。例如,遗嘱人设立遗嘱后,可以随时变更遗嘱内容甚至撤销已经设立的遗嘱;被代理人向代理人进行委托授权后,可以随时变更授权内容甚至撤销代理权。但某些单方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即发生某种法律效果,行为人依法不得对行为进行变更或者撤销。例如,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发生继承权消灭的效果;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的承认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发生该行为有效的
    • 哪些种类的民事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合同撤销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20
      导致合同撤销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
    •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为合法行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2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有效行为: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民事法律行为能怎么定性民事法律行为能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1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处分行为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16
      处分行为是我国法律上一个特别鲜明的概念,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能够涵盖大部分的生活方面。处分行为是直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行为,其处分的客体是权利。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及准物权行为,包括契约(如所有权的移转、抵押权的设定)及单独行为(如所有权的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