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甲年逾八旬。因子程乙不履行赡养义务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令程乙按月提供油、粮、草给程甲,并修复被其砸坏的灶台。判决生效后,程乙未自觉履行,程甲申请强制执行。程乙得知此事,伙同子程丙殴打老人致伤,在当地引起公愤,法院对二人处以司法拘留,程乙不得已履行义务。其后,程丙多次砸坏老人的灶台,镇政府、派出所频繁出面协调。近日,程丙又一次砸坏灶台并殴打老人致伤住院。程甲出院后请求法院执行并制裁程丙。
对该案如何处理,形成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执行的程序已经终结,程丙殴打老人、捣毁灶台应由公安部门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因故意伤害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程丙殴打老人、毁坏灶台是在法院判决执行以后,因其为案外人,不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但其行为已经妨碍了法院的执行,鉴于上次执行程序已经终结,只能本次在执行中再次处以司法拘留或并处罚款。第三种意见认为,法院裁判的权威应予维护。程丙在被处以司法拘留后,多次毁坏灶台、再次殴打申请人,使法院判决的效力难以发挥,其虽为案外人,但其同样可成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应依法处以刑罚。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1、法院的执行程序并未终结。赡养案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案件,它与一般的给付之诉的区别就在于:一般给付之诉的执行次数是有限的,而赡养案件的执行次数是无限(只要申请人活着,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前者经过数次执行,程序便可终结,后者一案执结后,一案又起。不管多少次立案执行,其执行的法律依据仍是同一份生效判决,在其赡养案件的判决执行程序中,可以形成数个乃至数十个执行申请。因此,第一种意见所认为的终结只能是某一个申请时段的终结,而非该生效判决全部执行程序的终结。
2、程丙的行为损害了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刑法第313条设立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本意在于维护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具体表现形式。裁判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执行。维护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的权威。程丙在法院对其实施司法拘留后,应当遵从法院的判决和执行,规劝其父程乙按时履行赡养义务,但他非但不这样做,反而屡次毁坏法院执行标的之一的灶台、殴伤法律文书明确的保护对象其祖父程甲,其行为明显损害了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
3、程丙可以成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主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8月29日《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为本罪的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成为共犯。案外人是否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解释》中未有规定。笔者认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不必拘泥于《解释》中的列举,只要行为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其作为或不作为的情节严重,造成了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后果,即使是案外人也可构成本罪的主体。作为赡养案件申请人的孙子,因其父程乙健在,程丙不是被执行人,亦非担保人,程乙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无需程丙协助,所以并非协助执行义务人,本案中作为案外人的程丙的义务应是不作为。然而,程丙违反其义务,多次采取暴力手段,殴打申请人、毁坏执行标的物——灶台,在法院判决执行程序中,一再挑战判决的权威,使其效力处于被侵害的状态,其情节已属严重,且客观上造成使法院的判决无法执行的后果。据此,程丙作为案外人已从案外走进案内,成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其行为构成本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何为有能力执行拒不执行
127人看过
-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的主体
182人看过
-
法院判决裁定拒不执行的自诉立案程序
439人看过
-
对拒不执行法院执行裁定的被执行人能否拘留
317人看过
-
有哪些行为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72人看过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将严惩
481人看过
-
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就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2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但却拒不执行,如果情节严重就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果行为人确实无能力履行,则不构成此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只有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情节严重”是指:(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
-
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是否也属于拒不执行, 裁定是否构成拒不执行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5是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附: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
再审已立案不履行原判决能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5如果再审已立案,义务人不履行原判决不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因为再审的案件,有可能在审结后撤销或变更原判决,因此再审期间要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认定是怎样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会怎样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1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认定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
拒不执行裁判裁定罪的主体是什么,拒不执行裁判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2拒不执行裁判罪是一种特殊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定,有以下三种:①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规定的曾有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自然人。②被执行人是单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这些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本罪的主体。③与被执行人共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