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展期不约定期限是不可以的,不仅要约定展期而且我国的《贷款通则》对贷款展期也有严格规定,每一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
一、如果网贷有延期怎么办
1、求助亲朋好友
向亲朋好友借钱求助来偿还小额信用贷款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生活中都第一想到的情况,等个人的资金周转过来了,再还钱给他们。
2、申请展期
很多贷款机构都可以申请贷款展期,如果借贷人的小额贷款出现逾期的话,可以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展期,只要借贷人的理由充分的话,相信贷款机构会网开一面。申请贷款展期,借贷人将不会被罚息,且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也不会出现污点
3、巧用信用卡还款
如果借贷人有信用卡的话,可以用信用卡取现来偿还小额贷款。一般小额贷款的贷款额度都不是很高,个人可以将用于个人生活花销的钱用于还款,而平时尽量使用信用卡来进行消费。这样的方式,其实也算是信用卡还款了。因此,借贷人可以使用信用卡来偿还小额贷款。
4、申请分期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信贷公司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二、短期贷款办理流程
1、借款人提交书面贷款申请资料。
2、机构对所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和调查。
3、审核通过后,借贷双方签订贷款合同。
4、放贷,申请人使用贷款。
5、借款人按合同规定按期还款。
6、结算贷款。
7、无抵押个人贷款一般不办理展期。如果确实是因为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而不能按期还贷的,需经贷款人同意可予以展期一次,且累计贷款期限不得超过1年。展期前的利息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展期后的利息,累计贷款期限不足6个月的,自展期日起,按当日挂牌的6个月贷款利率计息:超过6个月的,自展期日起,按当日挂牌的1年期贷款利率计息。
三、房贷15年能不能改成30年
房贷要将还款年限从15年改为30年的话,需要先和贷款经办银行进行协商,提交《个人住房借款延长期限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比如因还款能力不足需要延期的话,那就得提供还款能力不足的证明,像失业在家,就可提供失业证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而银行准许之后,才能办理贷款展期手续。
若已存在逾期贷款或欠息的话,那先要还清逾期贷款和欠息。而客户还得取得全部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然后再带上资料去贷款行签订延长贷款期限协议,并办理变更或重新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
而房贷之前办理过保险的话,客户还需要去办理抵押物保险补缴费等手续。手续办完后,贷款行就会在系统中完成办理贷款延期操作。
-
同业借款可以展期吗
70人看过
-
借款合同可以展期几次
476人看过
-
借款合同展期是否需要约定明确时限?
384人看过
-
借款合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可以主张逾期还款的利息吗
213人看过
-
借款合同展期时间
222人看过
-
附期限的借款合同可以起诉吗
426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借款合同可不可以不约定期限,最新的规定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0借款合同可以不约定期限。借款合同的内容由合同当事人约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决定不约定期限的,则合同内容可以不包括期限条款,期限并不是借款合同的必备条款。
-
借条可以约定期限过期后还款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如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借条约定还款日期过期后仍然是有效的。借条约定的还款日期并不是借条的有效期,借条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的情形下,始终是有效的。当债务人履行完毕债务时,债权债务关系才会终止。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买卖合同没有约定付款期限可以约定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2买卖合同对付款期限没有约定时,当事人可以签订一份补充协议来约定支付价款的期限与方式,如果没有办法签订补充协议的,根据相关条款去确定,仍不能确定付款期限的,在收到货物到或者提取单证时支付合同约定价款。
-
无期限借款合同可以签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8可以签订无期限的借款协议。当事人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的,可以在合同生效后,达成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仍然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借款人借钱到期违约可以在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9-22在借款合同的制订过程中,明确设定违约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各方当事人均可行使自主权利,对一方违约行为所引发的损失进行合理的预估和认定,并明确违约金的金额及赔偿方式。 在设定违约金的具体标准时,必须确保其不得超出相应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范围。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则可依据相关法律程序,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调整,以保障受损方的合法权益。反之,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