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犯罪,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例如,非法拘禁罪,被认为是典型的继续犯,即行为人从着手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到恢复他人人身自由为止,其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中。
一、被刑事拘留12小时以后会构成犯罪吗
非法拘禁12小时的,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通常不会认定构成犯罪,非法拘禁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才会认定构成非法拘禁罪。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若存在殴打、侮辱情形的,应从重处罚。
二、超过多少小时可以定义为非法拘禁
人身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如限制人身自由,达到一定时间,可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一般超过24小时,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强制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
1、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拘禁无辜群众,造成不良影响的;
2、非法拘禁他人,实施捆绑、殴打、侮辱;
3、多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拘禁多人,或者非法拘禁时间较长的;
4、非法拘禁,造成重伤、死亡、精神障碍或者自杀的;
5、非法拘禁,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继续犯和连续犯的区别
继续犯和连续犯的区别:继续犯实际上只有一个行为,连续犯则有多个行为。继续犯的行为虽然持续一定的时间,但不间断;而连续犯的数个行为之间持续一定的时间,但数行为之间是有间断性的。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
-
如何确定持续犯罪行为
412人看过
-
持续性犯罪行为是否是累犯
361人看过
-
如何判断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是否处于持续状态?
85人看过
-
如何判断猥亵行为是否触犯猥亵罪
394人看过
-
诈骗未遂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如何判断
7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如何判断是否为犯罪预备?
24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教唆犯罪:如何判断是否为共同犯罪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若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则各人应按所犯之罪分别处以刑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主犯。 三人或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为犯罪集团。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以外的主犯,应按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
如何判定持续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6犯罪行为始终侵害的是同一对象,侵犯的是同一直接客体。如果行为针对的不是同一对象,行为的个数就有可能变成数个,也就可能构成数罪,而不是持续犯。持续犯的定罪由于继续犯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因而无论其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实际上都只可能符合一个犯罪构成,故只能认定为一罪,具体而言,应当直接按照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款定罪处罚,只是持续时间的长短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
-
如何认定持续犯罪行为的类型?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12持续犯罪的认定条件如下: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种有害行为。这是建立持续犯罪的前提。持续犯罪的持续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但无论持续时间长短,行为的数量总是一样的。第二,犯罪成功后,犯罪行为和非法状态将同时继续。这就是持续犯罪和状态犯罪之间的区别。所谓状态犯罪,是指犯罪达到成功状态后,犯罪行为本身已经结束,但犯罪行为造成的非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例如,在欺诈者欺骗财产后,非法占有他人财
-
如何判断是否绑架犯罪? 怎样判断绑架犯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1-09-28符合以下要件的可判定是绑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
-
如何判断哪些行为是否有回避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30回避的理由因案件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回避方式有两种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