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经商与生活期间购置的房产应否认定为共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4 15:41:11 316 人看过

共同财产即法律上所认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拥有的财产。双方均有使用权的财产,可以是物质、资金、或抽象财产,在分配财产时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同意度量标准评估分配。

除明确约定一方所有的或有财产协议的,共同经商、共同生活期间购置的房产可以被认定为夫妻共有。

共同共有房产除名是如何的

子女可以通过房产赠与的方式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父母

具体流程看这里:

1、房屋赠与的双方当事人凭房屋所有权证、赠与合同等材料,按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2、办理工作。根据国家及本市的有关规定,房屋赠与必须办理公证手续。

3、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房屋赠与当事人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转移过户登记,并提交一些材料:(过户申请书、身份证件、房地产权证、赠与书及公证书、有关税费的收据)

共同共有房产除名方法二:

如果想要将父母的名字进行房产证除名,则可以采取析产的方式

房产析产需要的材料:

1、房屋所有权证书;

2、析产协议及公证书;

3、当事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4、面积测绘报告;

5、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房产交易中心收件窗口领取)。

Ps:若当事人不能亲自办理,可出具委托书或公证书,受托人出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法院判决的需提交法院判决书、协助执行通知书;若房改房或经济适用房析产,还需提交《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申请审批表》、《房改售房价格审查书》。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9: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有相关文章
  • 共同生活是否意味着共有财产
    并非所有同居财产都是共有财产,具体如下:1、双方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和债务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2、在同居关系中,如果无法达成协议,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主张共同财产的一方无法证明财产和债务是用于同居期间共同生活的,一方的债务与另一方无关,属于个人债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当事人要证明同居的事实,还要证明同居期间共同财产或债务的范围。同居财产协议有效吗?原则上只要同居财产协议不违反国家的法律的其他规定及社会公序良俗,协议双方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对协议双方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同居财产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及有效。如,已婚者与他人同居,双方约定财产归未婚者所有。如果此协议侵害了已婚者配偶的合法权益,则此协议属于无效协议。因
    2023-07-02
    160人看过
  • 哺乳期子女与父亲的共同生活经历
    哺乳期子女可以和父亲生活的情形是:1、母亲患有长期无法治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儿童不应与其共同生活;2、有抚养条件不履行抚养义务,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由于其他原因,孩子不能和母亲住在一起。未满一岁婴儿的监护权归谁母亲所有,离婚后,哺乳期子女,以哺乳母亲为原则。父亲的遗产子女和母亲各继承多少妻子先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先行分割一半,剩下的才可成为全部遗产继承人进行依法分割。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子女和父母互为对方的第一序位继承人,原则上来说,各同一序位继承人之间,均等分配被继承人的遗产,能分多少,具体看继承人的个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
    2023-07-17
    377人看过
  • 共同生活多长时间为同居
    关于“共同生活”的含义,法律没有对此阐明,学理上也很少对其进行解释。但主要判断的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有没有共同生活。夫妻共同生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住所;(2)夫妻间的性生活;(3)夫妻共同的精神生活,主要是指基于配偶身份的相互理解和慰籍;(4)夫妻相互扶助的义务;(5)夫妻共同承担的其他家庭义务。一、如何正确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离婚的时候双方应该对财产和债务进行划分,夫妻因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就称之为夫妻共同债务,此时是要由夫妻共同承担清偿责任的,但是如果在离婚时双方做出约定的除外。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共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负的债务;4、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治病以及
    2023-03-14
    249人看过
  • (3) 婚姻期间继承的房产是否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婚姻期间继承的房产,除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之外,算夫妻共有。夫妻共有财产包括: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婚姻期间继承的房产属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期间继承的房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双方明确约定该继承的房产属于一方所有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中华人
    2023-07-12
    334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包括婚后共同购置房产?
    夫妻双方婚后用共同财产购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夫妻双方有约定,按照约定处理。夫妻之间在婚后可以约定共同财产的归属,这种情况下,即使原来房屋登记的是夫妻双方的名字,经过夫妻之间书面约定之后,房屋可以在婚后转为夫或妻一方个人财产。婚后购房登记在男方名下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婚后购房登记在男方名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决定:1、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即便房产证登记一方的名字,也属于双方共同共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2、婚后若是一方用个人婚前财产购买的房屋,并且登记在该方名下的,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情况如下: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取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个人财产婚前利息;4、一方婚前以
    2023-07-06
    65人看过
  • 遗产是否能与共同生活者分享?
    在法定继承中,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对于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已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应当分配遗产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平等。被继承人没有孩子的遗产由谁继承被继承人没有孩子的遗产继承顺序如下:1、配偶、父母;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1、配偶、子女、父母;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
    2023-07-03
    339人看过
  • 什么情况能认定为共同生活债务
    认定为共同生活债务的是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为共同债务。即使一方以自己名义所负的债务,只要前提是为了家庭共同生活,也属于双方的共同债务。一方不是超出家庭日常生活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是一方的个人债务。一、民法上夫妻共债共签?是什么意思夫妻共债共签原则主要是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一方所借的债务应当由夫妻双方签名确定或者事后追认该债务为共同债务。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二、信用卡被起诉还是有夫妻共同债务吗夫妻一方因信用卡纠纷被起诉,如果该信用卡消费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2023-03-29
    458人看过
  • 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
    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也即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为维持家庭的共同生活和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包括因购置生活用品、修建或购置住房所负的债务,履行抚养教育和赡养义务、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从事双方同意的文化教育、文娱体育活动所负的债务,以及其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应当由夫妻双方负担的债务。为夫妻共同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包括双方共同从事工商业或在农村承包经营所负的债务,购买生产资料所负的债务,共同从事投资或者其他金融活动所负的债务,在以上的经营活动中所应交纳的税收,经双方同意由一方经营且其收入用于共同生活所负债务等。
    2023-04-22
    88人看过
  • 共同生活所欠的债务是否应该共同承担?
    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果能够证明是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第三人知道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应当清偿。夫妻可以同意,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属于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所有或者部分所有,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的约定具有约束力,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各自所有的,第三人知道约定的,以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借条能证明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么能证明所借钱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
    2023-07-08
    290人看过
  • 夫妻共同生活产生的债务是否算共同债务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承担的债务被视为共债。共债的范畴具体涵盖以下方面:首先,以结婚为起点,一方在婚前所投入购买的财产如已演变为共同财富,那么为购置这部分财产产生的负债即构成共债;其次,出于维护整个家庭日常生活必需而产生的债务;再次,源于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所引发的负债,或者是一方为了家庭生计独自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其所获得的业务报酬用于改善或共享家庭生活所需所引发的负债;此外,夫妻中出于医疗自身或履行法定责任而产生的债务;再次,因为抚养子女成长所需而产生的债务;第六,由于对承担赡养义务的长辈尽孝心所产生的债务;第七,为支付夫妻间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而产生的债务;第八,支付与社交活动相关的正当且必要开支所引发的债务;第九,依据夫妻双方书面约定,确认为共同债务的各类债务;最后,其他所有应该被认定为属于夫妻共同承担的债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
    2024-08-16
    135人看过
  • 同居期间置业,能作为共同财产吗
    同居期间双方共同所得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为一般共有财产,一方所得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在对方没有辅助性劳动和提供生活帮助的情况下应归该一方个人所有。因此,同居期间置业能否是共同财产,还需要看具体情况确定。一、未婚同居,同居期间的财产如何处理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取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同时应适当考虑照顾妇女、儿童利益的原则。解除非法同居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双方共同财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同居以前一方所得的财产,解除同居关系后一方所得的财产,以及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所得的财产,都不属于共有财产。二是必须依法归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并非当然归双方共同所有,法律规
    2023-02-22
    358人看过
  • 如何理解“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根据《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里的“夫妻共同生活”,在概念外延上大于“家庭日常生活”,只要是夫妻双方共同消费支配或者用于形成夫妻共同财产的支出,都属于“夫妻共同生活”的范围。“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较常见的有夫妻双方共同决定生产经营事项、一方授权另一方决定生产经营事项等情形。审判实践中,判断经营活动是否属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要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以及夫妻双方在其中
    2023-04-29
    261人看过
  • 夫妻遗产的认定:是否为共同所有?
    夫妻一方接受的遗产不一定是共同财产。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的财产,则认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如果被继承人指定只有一方继承遗产的,那么视为夫妻个人财产。继承所得的财产一般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是遗嘱确定了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只能作为夫或妻的个人财产。父母遗产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在婚姻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继承或接受遗赠而取得的财产,属双方共同财产。如夫妻一方或双方所继承的其去世父母的遗产,又如结婚时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但是,如果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明某项遗产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或赠与人在赠与合同中确定某项财产只赠给夫或妻一方,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当尊重被继承人和赠与人的意愿,夫妻一方继承的遗产和接受的赠与物不能作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
    2023-07-18
    198人看过
  • 共同生活期间的财产如何进行分割?
    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解除非法同居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所取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共同财产处理。同居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同时应适当考虑照顾妇女、儿童利益的原则。解除非法同居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适当予以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024-04-26
    56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共有
    词条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换言之,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按照一物一权主义,一物之上不得存在多个所有权,数人不得对同一物各自享有完整的所有权。 但一个所有权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各... 更多>

    #共有
    相关咨询
    • “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应如何认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夫妻共同生活”通常指夫妻共同消费或形成夫妻共同财产的支出。“共同生产经营”通常指夫妻共同决定生产经营事项或一方授权另一方决定生产经营事项的情形。 以下情形可以作为认定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的考量因素: (1)举债期间家庭购置大宗财产或存在大额开支情形,夫妻双方无法说明资金来源的; (2)举债用于夫妻双方共同从事的投资、经营事项; (3)举债用于债务人单方从事的投资、经营事项,但债
    • 期间的生活债务,是否应共同承担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9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建议来电咨询。
    • 婚前购房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属于共同所有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2
      证明婚前共同购买的财产属于共同所有的,可以出具购买证明,即双方购房时各自出具的购房款。或按房屋登记部门出具的房屋登记产权证上的名称证明。购房合同也可以证明。
    • 未婚同居购置的房产属共同共有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1-17
      2005年,张某和岳某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识并迅速坠入爱河。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如胶似漆,不愿分离。半年后,张某出资2万,岳某出资8万,在县城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2008年10月,双方感情恶化并分手。分手容易分房难,当初二人花10万元购买的房子已大幅升值,二人就如何分割房子问题闹上法庭。    法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
    • 应该如何认定婚后是否共同生活
      贵州在线咨询 2024-08-24
      夫妻共同生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住所; (2)夫妻共同的精神生活,主要是指基于配偶身份的相互理解和慰籍; (3)夫妻相互扶助的义务; (4)夫妻共同承担的其他家庭义务。 当然,夫妻是否共同生活的认定是个复杂的问题,有时并不需要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方面才认定夫妻存在共同生活。例如,甲因出国留学与妻子乙分居两年,两年期间,甲乙感情稳固,仍然应认定为“共同生活”;再如,丙、丁婚后两人感情甚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