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24日通报典型案例称,日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东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
大一学生小宁一直想换最新苹果手机,但此时苹果6手机刚上市,不仅价格高,而且供不应求。求机心切的他通过某论坛添加了一位名为苹果网络-Iphone专卖的QQ好友,并定时关注这位QQ好友的动态。2014年11月11日,小宁发现苹果网络-Iphone专卖有促销活动苹果6手机仅需3900元,且一次性付款加500元赠送苹果5S手机。半信半疑的小宁多次询问店家所卖的苹果手机是不是原装正版。在得到店家的肯定回答后,就将3900元的手机款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但收到钱的店家不仅没有如约发货给他,而且要求小宁再缴纳5000元的保证金。此时,小宁察觉到自己受骗了,就到公安机关报案。
无独有偶,小强通过QQ群也添加了一名专卖苹果手机的QQ好友。这名QQ好友经常在群组和QQ空间发布可以低价购买正品苹果手机的消息。2014年11月11日,这名QQ好友在QQ空间发布促销信息双十一购买苹果6手机只需3900元并送苹果5S手机。小强正想换最新的苹果手机,就跟此QQ好友联系,并询问他为什么他卖的苹果手机可以低于市场价。QQ好友回复说,本店手机之所以便宜是通过关系免交各种税和通过特殊渠道引进,成本低价格自然便宜,绝对是正品行货,客户可现场验货,辨别真伪。店家的回复打消了小强的疑虑,小强遂支付了3900元的手机款。但在小强付款后,店家以苹果手机是贵重物品为由,要求小强支付5000元的保价金,并承诺收到货物后返还。这时,小强才觉得自己被骗了。
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年仅18周岁的小东是上述案件的QQ好友卖家。心存侥幸的他认为网络有隐蔽性,即使受害人报案,公安机关也很难展开侦查。但他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侦查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找到他并不难。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东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但鉴于被告人是初犯,且认罪态度较好,可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若干元。
-
诈骗罪判刑后手机会被没收吗
293人看过
-
网络诈骗5万判刑多久,诈骗罪怎么构成的?
434人看过
-
在网上诈骗钱万一构成诈骗罪怎么判刑
231人看过
-
未满18周岁诈骗金额2万元会被判刑吗
149人看过
-
小产权房销售能不能构成诈骗罪
91人看过
-
广西小伙贩卖假毒品仍构成犯罪被判刑
6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合伙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合伙诈骗罪怎么判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7合伙诈骗罪的责任认定:1、共同犯罪原则上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如四人共同诈骗,骗取四万元,即使每人分赃一万元,但在量刑时按照每人诈骗四万元进行处罚。 2、我国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根据《最
-
团伙诈骗被公安机关抓住构成什么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8【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
-
-
诈骗的手机分别构成哪些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6为诈骗犯罪的人提供手机构成诈骗罪的共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手机分期几期没还构不构成成诈骗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141.不属于。分期付款买手机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如果不还钱的,可能会被起诉。 2.分期付款其实就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的一种贷款,买方在只支付一小部分货款后就可以获得所需的商品,但因为以后的分期付款中包括利息,所以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同一商品所支付的金额要比一次性支付的货款多一些。 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