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地搬迁有哪些规定?
1、五保特困异地搬迁房:主要针对五保户,五保户到60岁以后,由民政部门安排到敬老院进行居住,面积大概为20-25平方,个人不出钱,只有居住权,无产权,无房产证。
2、交钥匙工程的异地搬迁房:主要针对低保户以及家庭特别困难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个人不出钱,只有居住权,无产权,无房产证。
3、针对一般贫困户的集中安置房:具有产权,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但一定时间内不能用于出售或其他商业目的。这个期限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为5-20年内不能出售。领取钥匙时有以下条件:一是人均交费2500元,但全家交费不超过10000元;二是住新房腾旧房,就是说领了新房钥匙后,家中原有旧房在一定时期内必须由政府拆除,原宅基地退为耕地。
二、异地搬迁的对象和规划标准是什么?
(一)异地搬迁对象是哪些人群
异地搬迁对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的经济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自愿搬迁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具体来说,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
2、本人愿意搬迁的;
3、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符合上述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受处罚户、无房户均可以享受异地搬迁政策。
(二)迁出地区域范围划定标准
按照先定地域范围后定人的原则,首先要合理确定本县市区的迁出地区域范围。也就是说,你们这个县市区哪些地方属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
三、拆迁安置房交易风险有哪些?
1、房价上涨容易诱使卖方违约。按照政策的规定,卖房者要在取得房产证之日起五年后才能够将房屋过户给买房者。在这漫长的五年时间里,房价的走势无论是谁都难以预料的。当房价大幅上涨之时,卖房者完全可能违约将房屋再次卖给出价更高的买方。
2、买方无法取得房屋再度拆迁的补偿利益。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一些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再次面临拆迁也并不鲜见。此时,拆迁部门所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而买卖双方也因此对拆迁补偿金的分配时常发生争议:卖方认为,房子还没有过户,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属于卖方;买方认为,房款已经全部结清,自己已经入住,则拆迁补偿款应当属于买方。从法律上来讲,拆迁补偿款应当仍然属于卖方。因此,卖方在已经收取了购房款之后,仍然有权利获得拆迁补偿款。
3、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交易时间过长,则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都将诱发纠纷。如果在完成过户之前,卖房人死亡了,而卖房人的继承人对于该买卖合同产生争议,买房人为了完成过户,就不得不与从未谋面的继承人进行交涉。
买房人将不得不选择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而至于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就很难预测了,买方也就无法取得房屋的产权证。除此之外,国家税收、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也会使得买卖双方对于交易的得失进行重新评估。
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正细则等近三十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
异地搬迁和易地搬迁的规定
457人看过
-
工厂搬迁与公司搬迁有哪些异同?
286人看过
-
易地搬迁与异地搬迁区别
455人看过
-
易地搬迁与异地搬迁的差异是什么?
151人看过
-
异地搬迁可以享受哪些政策
288人看过
-
工业用地搬迁规定
145人看过
-
异地搬迁和易地搬迁的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8“异地扶贫搬迁”是扶贫移民异地搬迁项目的简称,由各级扶贫办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简称,由各级发改委组织实施。“异地扶贫搬迁”,以中央投入为主,地方适当配套,中省联合实施,补助对象为居住条件恶劣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户,2009年以前实行整体搬迁与零星搬迁相结合,扶持标准为:搬迁每人补助1000元,每户补助5000元,即所谓的“1加5”补助政策。 从2009年开始实
-
异地安置房,搬迁补偿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0动迁异地安置补偿方法: (一)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标准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
易地搬迁和其他规范的异地搬迁有什么不同?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2异地搬迁规定,将生活在缺乏生活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其他地区,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
老房异地搬迁老法律怎么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28依法应当拆除,原因很简单,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居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即遵循“一户一宅”原则。《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2、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3、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
-
国家有关方面规定异地搬迁赔偿标准?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131、法律没有规定统一的补助标准,具体的标准由搬迁地当地政府制定。 2、搬迁补偿范围将不限于农村房屋拆迁赔偿,还包括农民的固定财产损失赔偿,农房地上附着物补偿等。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获得最低2万元的拆迁过渡期安置补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