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条件下才会构成诋毁商业信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2-02 03:54:31 333 人看过

一、何种条件下才会构成诋毁商业信誉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

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据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诋毁商业信誉如何立案?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3、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情况下经营者是自己实施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诋毁行为,但有时经营者也可能不是自己实施此种行为,而是利用他人加以实施。他人既可能是其他同业经营者,也可能是非同业经营者或非经营者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如果这些组织或个人与经营者之间就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有过共谋,即存在主观上的共同故意,他们就应与该经营者一起对该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0: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诋毁商业信誉的四要件是哪些
    一、诋毁商业信誉的四要件是哪些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据刑法第231条规定,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诋毁商业信誉如何立案?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
    2023-04-18
    206人看过
  • 如何确定商业信誉诋毁的罪责
    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别人商誉、侵犯别人商誉权的行为。诋毁商业信誉判多久?诋毁商业信誉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商业信誉的降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产生的故意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12
    149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罪能判多久
    诋毁商业信誉,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本罪既遂判刑如下: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不判处主刑单处罚金。拘役最长为六个月。本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因为过失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不构成本罪。一、哪些要素会构成诋毁商业信誉?以下要素会构成诋毁商业信誉: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二、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要坐多少年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
    2023-03-26
    467人看过
  • 法院如何处理诋毁商业信誉既遂案件?
    即损害商业信誉罪,自然人犯此罪既遂的,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刑法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量刑标准?刑法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量刑标准: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18
    149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诋毁商业信誉才能立案
    一、达到什么标准诋毁商业信誉才能立案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3、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如果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还可以依据我国《刑法》第221条,231条的规定进行处罚。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1)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二、商业信誉是指什么“他人的商业信誉”主要是指他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等。如他人在信守合约或履行合同
    2023-04-18
    235人看过
  • 构成商业信誉诋毁的刑事判决方式是什么?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既遂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构成诋毁商业信誉既遂怎么判刑如果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致使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
    2023-07-06
    167人看过
  • 内容上诋毁商业信誉构成的当事人有哪些
    刑法规定的是损害商业信誉罪,而非诋毁商业信誉罪。该罪的构成要件是: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信誉;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表现为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四、主观要件,本罪以故意为主。诋毁商业信誉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规定的是损害商业信誉罪,而不是诋毁商业信誉罪。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判刑标准为: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
    2023-08-07
    314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诋毁商业信誉
    诋毁商业信誉构成为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构成诋毁商业信誉会如何追究责任?构成诋毁商业信誉责任的追究: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品声誉罪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19
    447人看过
  • 诋毁商业信誉立案条件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诋毁商业信誉的罪名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此罪立案条件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5-07
    81人看过
  •  我国刑法如何界定诋毁商业信誉罪?
    根据我国刑法,针对诋毁商业信誉的罪名,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该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3、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根据我国刑法,针对诋毁商业信誉的罪名,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该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3、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刑 法 规 定 诋 毁 商 业 信 誉 罪 的 立 案 标 准诋毁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名誉,并足以使他人受蒙蔽,从而获取利益或者竞争优势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该罪行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罪行的立案标准
    2023-09-06
    315人看过
  • 商业信誉诋毁的刑事责任如何分担
    一、商业信誉诋毁的刑事责任如何分担诋毁商业信誉刑事责任应该这样承担: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的行为,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二、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要件有哪些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要件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
    2023-07-18
    286人看过
  • 如何对诋毁商业信誉行为进行量刑?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量刑为:诋毁商业信誉的,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犯此罪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中如何规定诋毁商业信誉量刑标准?诋毁商业信誉情形严重的,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依据刑法规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二十二条广
    2023-07-06
    175人看过
  • 商业信誉诋毁罪行的刑罚规定
    诋毁商业信誉既遂最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诋毁商业信誉由哪些构成?《刑法》规定的是损害商业信誉罪,不是诋毁商业信誉罪。此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商业信誉;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10
    462人看过
  • 怎么认定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
    1、其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人具有经营者的身份是认定侵犯商誉权行为的重要条件之一。2、其行为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而不是过失行为人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是以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谋求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因此,故意行为才构成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3、其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或者对真实的事件采用不正当的说法,对竞争对手的商誉进行诋毁、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简单的说,作为“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一种,“损害商业信誉罪”在刑法中一般与“损害商品声誉罪”合并称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意即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而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就属于损害商业信誉中的一种,若达到了立案追诉标准的话,则可依照刑法规定追
    2024-01-19
    18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诋毁商业信誉由什么构成?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4
      诋毁商业信誉罪即损害商业信誉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损害商业信誉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商业信誉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串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哪些行为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25
      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的条件: 1、主体是一般主体,即16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主观方面是故意; 3、侵犯的对象是商业信誉; 4、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传播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
    • 诋毁商业信誉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5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指向于他人,可以指名道姓,也可以不呼其名,但根据其虚构的内容、散布的方式,完全能让公众知道其指向于何人。如果其内容泛泛而指,根据其内容及散布方式无法推测针对的是
    • 诋毁商业信誉罪的犯罪条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2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怎样认定诋毁商业信誉行为的构成要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5
      诋毁商业信誉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