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程序中检察监督的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9:53:19 316 人看过

建立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目的在于促使检法两家的协调配合、求同存异、共同努力,追求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因此,并不是在执行程序的全部过程都需要检察院的介入,也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执行案件检察院都应该介入,检察监督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依法监督原则。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包括民事实体法、程序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检察监督要建立在自身合法的基础上,做到在严格依法办事,确保监督程序严谨、有序、合法。然而这一条件目前还不具备,只有寄希望于相关法律的及时修订,以使得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可以早日有法可依。

2、同级监督原则。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应由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实施,以适应部门的对等性,确保监督效率。

3、有限监督原则。为了不妨碍执行程序的高效运行,同时也为了节省司法资源,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应该是有限的,实施监督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对一些案件标的额比较大的(比如十万元以上)才应该介入,对普通的,小额案件没有必要启动监督程序。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在于维护人民法院民事裁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民事裁判全面及时地执行,因此,监督的范围应只要限于民事执行活动的合法性问题。一般理论认为,民事执行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执行决定,即决定采取执行措施、决定执行程序的开始、停止和结束;三是执行裁定,即对民事执行活动出现的异议的进行裁决;三是执行实施,即具体执行措施的采取。根据检察监督的法律特性,检察机关应主要针对民事执行活动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4、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原则。从检察权的性质来讲,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应该是主动,不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但是考虑到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那些仅涉及私人利益的案件检察院并不宜主动介入。如果当事人觉得有必要,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申诉,然后检察院才应该对执行进行监督。而对于那些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案件的执行,检察院应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主动进行监督。

5、不干预人民法院正常民事执行活动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是正确发挥司法机关职能的基本条件,是平等、公正执法的需要。人民法院依职权对生效民事裁判实施执行活动,应不受外力的干扰,检察机关实施监督不应影响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活动。检察机关监督手段的运用,不是要干预法院的民事执行工作,而是按照法律监督的程序向法院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由法院自行纠正其不当或违法行为,以达到法律监督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5: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执行相关文章
  • 专家: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方式有待细化
    修改后民诉法实施近两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责,深入开展民事检察监督工作,尤其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法律规定较为原则,检察机关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中遇到不少难题。近日,人民检察杂志社邀请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如何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程序如何完善修改后民诉法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民事检察监督由单一以抗诉为中心的诉讼结果监督转变为对诉讼程序、诉讼结果、执行活动的全面监督,初步形成了多元化诉讼格局。据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贾XX认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与对民事诉讼过程的监督、民事诉讼审判结果的监督同样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执行活动与不断增加的案件数量,民行检察干警应提高适应能力,重点加强执法办案能力建设。他介绍说,由于修改后民诉法仅用一个条文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
    2023-06-06
    206人看过
  • 检察机关是否有权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监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里的“生效裁判”不仅包括审判程序中产生的裁判文书,而且还包括人民法院依执行程序形成的法律文书。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1998年7月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等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还可以行使一些实体上的裁判权,例如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等等,这些裁判权与审判程序中的裁判权在性质上并无二样,都同样可能出现错误,因而同样需要监督。同时,执行程序也是依法进行的司法程序,它同样有一个司法救济或执行救济的问题。我国并没有像有的西方国家那样将执行程序纳入到行政程序的范围中去,执行程序的内涵、性质与功能都与行政程序有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将检察监督从执行程序中剥离出去。否则,势必与民事诉讼法的立法体例结构以及审判与执行的关系模式的选择
    2023-04-29
    215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一、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1款、第4款的规定,执行死刑,由人民法院指派的审判人员指挥,人民检察院指派的人员临场监督。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3日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监督。人民检察院接到通知后,要查明同级人民法院是否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或者经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裁定执行死刑的命令,并派检察人员一至数人担任临场监督。临场监督执行死刑的检察人员应当依法监督执行死刑的活动是否合法,在执行死刑之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该判的;罪犯正在怀孕;执行死刑的场地和现场秩序足以造成他人伤亡的。此外,临场监督员发现执行死刑的过程中有其他严重违法情况的,也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根据需要,临场监督员应检查罪犯是否死亡,并填写临场监督笔录,签字
    2023-03-28
    362人看过
  • 死刑复核程序应充分坚持检察监督原则
    □死刑复核不是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活动,而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人民法院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应坚持检察监督原则。□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和制约的责任,是构建死刑复核的保障性机制的需要。□基于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为保障死刑适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国家权力对生命权剥夺与否的最后一道关口应当进行监督,体现国家对人权的最终关怀。自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收回死刑复核权和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所有死刑案件行使死刑复核权已经近一年的时间,这个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死刑案件的质量,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但由于死刑案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前后,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完善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现行的复核程序基本上是法律关于
    2023-04-22
    425人看过
  • 坚持审慎原则规范民事执行监督
    民事官司执行难素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困扰司法界的难点。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检察机关依据修改后民诉法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民事执行监督工作,有效维护了法律权威,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民诉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为贯彻落实修改后民诉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监督权力,同年10月10日,泰州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了《民事执行检察工作办案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共23条,依据修改后民诉法的精神和两高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对泰州市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的程序、监督形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规则》进一步强调了审慎监督原则,纠正了以往在探索中部分基层检察院协助法院执行或参与法院现场监督的做法,明确了对当事人不服法院拖延执行或执行不力的申诉案件从严审查,只有法院
    2023-06-06
    362人看过
  • 完善民事执行措施及检察监督的建议
    首先,修正民事执行措施立法。我国目前民事执行措施在立法内容上是存在缺陷的,包括:执行措施规定过于原则,含义模糊,且逻辑结构不严密;部分执行措施适用程序不明,操作性不强,如《民事诉讼法》对六种执行措施的适用范围、适用程序等都未进行严格规定;执行措施体系化不强等。因此,建议在《民事诉讼法》或者将来《强制执行法》中对民事执行措施的结构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执行措施的内容及实施应当体现对债务人基本人权的保护;第三,执行措施的补充与完善必须以提高债权实现的实效性为核心。?⑤其次,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修正《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办案规则》已施行10余年,主要围绕抗诉问题,几乎未涉及执行问题,且从未进行过修正,已远远不适应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的需要,亦无法匹配即将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笔者建议,重点应围绕检察监督的范围、手段、方式、效力等予以修正。第三
    2023-06-06
    147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 更多>

    #民事执行
    相关咨询
    • 执行裁决中,人民检察院发出《监督程序启动检察机关的监督程序》。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4
      该程序的启动主要有三种途径:1、当事人认为法院的具体执行实施行为或执行裁决行为有错误,向上级法院或本级法院院长申诉,由上级法院或本级法院院长启动监督程序。因为当事人的权益受到错误执行的侵害时,中国执行法律没有规定完善的救济途径,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诉,上级法院或执行法院就应启动执行监督程序进行复查,以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2、人大基于执行个案监督,发现执行错误,向法院发出监督意见书启动法院的
    • 人民检察院的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7-06
      没有具体的行政行为的话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行政诉讼了,行政诉讼在我国就是属于典型的民告官的案例,但由于我国这种比较特殊的国情,而且行政管理在很多时候几乎也拥有绝对的权力,所以,民众对于行政诉讼在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抱有任何的信心,这也是比较尖锐的社会话题。
    • 人民检察院如何监督监督执行死刑?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15
      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死刑后应当检查罪犯是否确已死亡,并填写死刑临场监督笔录,签名后入卷归档。 执行死刑过程中,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人员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拍照、录像。执行死刑后,人民检察院临场监督人员应当检查罪犯是否确已死亡,并填写死刑执行临场监督笔录,签名后入卷归档。
    • 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0-01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以保障行政诉讼活动依法进行。《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处理行政案件时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监督作用,共包括八项基本原则,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到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具体内容,这些原则都能体现公平、公证性。有效保障行政诉讼过程的合法性,
    • 人民检察院的行为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1-07-05
      《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人民法院作出的错误的生效裁判,可以依法提起抗诉。行政诉讼法当中诸多法条都对于时间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就比如说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候,对工伤认定的决议不服的话,需要在15天之内提起行政诉讼,我国公民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赔偿的这种诉讼请求,应该在自己侵权之日六个月之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由此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