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中能构成诈骗罪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0 09:11:49 88 人看过

同居关系中如果存在诈骗的情形,达到立案标准的是能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诈骗罪判多少年

对于诈骗罪的判刑,应当综合诈骗的数额以及其他情节来进行考虑:1、如果是数额较大的,那么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2、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判处刑罚;3、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诈骗罪作为典型的经济类犯罪,在量刑中有着罚金的相关规定,首先如果是构成了最基本的犯罪情节的,可以对行为人并处或单处罚金,而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是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的,可以对行为人并处罚金或直接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达到立案标准

诈骗罪达到立案标准的,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深圳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深圳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依据其诈骗金额大小来判决。诈骗罪的处罚情形如下: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3日 04: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同居关系相关文章
  • 关于诉讼诈骗能构成诈骗罪吗是怎样规定的
    不构成。诉讼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隐瞒事实或者虚构事实(如伪造证据)等方法,通过诉讼途径取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称之为诉讼诈骗(行为)。1、诉讼诈骗行为并不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诈骗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受害人基于加害人(或者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下同)的欺骗手段做出错误判断而自愿主动交出财物。而诉讼诈骗行为实施过程中,受害人是基于生效判决的强制执行力而被迫交出财产,而不是基于加害人的欺骗手段,亦不是自愿交出财产,不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2、诉讼诈骗行为没有犯罪中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对应性。犯罪行为中的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往往具有类似于民事合同的相对性特征,具有对应性。即是说加害人加害的意思表示(犯意流露)及犯罪行为等指向的是受害人。3、诉讼诈骗结果发生主要源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的局限和受害人举证、质证能力。民事诉讼法通过合理分配举证责
    2023-03-02
    108人看过
  •  能否构成诈骗罪的中间人?
    在诈骗罪中,如果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行为而参与其中,就属于诈骗案件的共同犯罪者,如果参与了诈骗行为,将一起受到诈骗罪的追究,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诈骗罪中,如果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行为而参与其中,就属于诈骗案件的共同犯罪者,如果参与了诈骗行为,将一起受到诈骗罪的追究,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2、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诈骗罪中,如何判断中间人是否为共同犯罪者?在诈骗罪中,中间人是否为共同犯罪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中间人是在被诈骗人的授权或者同意下进行诈骗行为,且其与诈骗罪人共同策划、分工,则可以认定中间人为共同犯罪者。但如果中间人仅是协助或者提供帮助,并未与诈骗罪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则不应认定为共同犯罪者。同时,如果中间人是在
    2023-08-31
    103人看过
  • 诈骗罪构成与被诈骗财产的返还有何关系?
    诈骗钱财后返还会构成诈骗罪。认罪态度好,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集资诈骗罪的钱能返还吗集资诈骗罪钱不一定能返还。1、被诈骗的钱不一定能追回来,只能说有被追回来的可能,需要受害人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诈骗案件一般比较难破,调查取证不方便,破案时间会比较长,不利于追回受害人损失。2、作为受害人,积极主动联系警方,提供尽可能多和详细的助于破案的信息,有利于尽快抓到罪犯,追回损失。若警方短时间内无进展,也不要太过于着急,耐心等待同时汲取教训,不要再次上当受骗。3、待警方破案后如果追缴回了赃款可能性返给受害者,如果追不回赃款赃物的损失是无
    2023-07-07
    231人看过
  • 同居关系能否成立虐待罪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同居人员不属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符合虐待罪的主体身份。但是,如是同居一方遭到另一方的伤害,可以及时报警。虐待罪的客观表现是什么1、要有对被害人肉体和精神进行摧残、折磨、迫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方式而言,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禁闭、讽刺、谩骂、侮辱、限制自由、强迫超负荷劳动等,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有病不给治疗、不给吃饱饭、不给穿暖衣等,但构成本罪,不可能是纯粹的不作为。单纯的不给饭吃、不给衣穿或有病不给治疗,构成犯罪应是遗弃罪。就内容前言,既包括肉体的摧残,如冻饿、禁闭、有病不给治疗等,又包括精神上的迫害,如讽刺、谩骂、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不论其内容如何,也不论具方式怎样,是交替穿插进行,还是单独连续进行,都不影响本罪成
    2023-03-09
    297人看过
  • 男女朋友关系怎么样构成诈骗罪
    一、男女朋友关系怎么样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事实或者虚构证明诈骗公私财物三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构成诈骗罪。数额是认定诈骗罪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除根据诈骗数额外,还应当根据其它具体情节以及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二、构成诈骗罪的条件是什么构成诈骗罪的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
    2023-04-20
    226人看过
  • 单位能构成诈骗罪吗单位是否可以构成诈骗罪
    一、单位能构成诈骗罪吗我国现行法律未规定单位犯诈骗罪,但高管人员以单位名义,为谋取单位利益实施诈骗行为屡见不鲜。作为单位负责人,为单位的利益,以单位的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可以说,高管的行为是单位行为。但法律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构成诈骗罪的主体,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单位诈骗不构成犯罪。二、为单位利益诈骗如何追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三、对诈骗罪相关情节的理解1、第一个量刑幅度: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较大:是指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2、第二个量刑幅度:数
    2023-04-05
    407人看过
  • 合同没有履行完能构成诈骗罪吗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以谋利为目的。其次,二者行为的性质不同,合同诈骗罪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诚意,而意图使对方单方履行主要合同义务,利用合同非法将对方财物占为已有;民事欺诈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虽然客观上也采取欺骗的手段,但是在履行主要合同前提下的欺骗。最后,欺诈的程度不同,民事欺诈往往有一定的限度。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是根本区别。《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
    2023-08-17
    80人看过
  • 合同诈骗构成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具备的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既包括书面合同,也包括口头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一种广义上的经济合同;第二,合同内容是通过市场交易行为获取利益;第三,合同对方是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此外,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也可以是无效合同。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有效的吗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无效,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
    2023-08-01
    138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与诈骗罪的关系
    不构成共同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须综合情节与客观构成、主观构成、主体条件与主观条件来确定,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应百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内容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
    2023-07-04
    155人看过
  • 未遂犯能够构成诈骗罪吗
    可以肯定。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需要明确认定情节严重。1、诈骗金额达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二)项规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处罚。同时,情节严重解释为以巨额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即将盗窃的财物数额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笔者认为,诈骗的财物数额应当达到巨大的标准,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巨大数额。2、社会危害性较大,如通过贩毒等手段诈骗,实践中的类似犯罪往往会因诈骗失败而导致其他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因此类诈骗未遂情节严重;也如惯犯或流窜作案。3、因诈骗受到刑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因诈
    2023-08-09
    146人看过
  • 构成诈骗罪能刑事自诉吗
    不可以,诈骗案件属于公诉案件,所以受害人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刑事上的自诉案件,指是被害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由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而诈骗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被害人应先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立案侦查,侦查结束后再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进行判决。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是典型的公诉类案件,并不属于法律允许的自诉类案件。故,一旦发现存在诈骗行为,可直接向案发地公安报案,公安一经查实,则会予以立案侦查。诈骗案件在我国属于公诉案件,也就是说只能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侦查结束之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而检察院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则代表国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由于这并不属于自诉案件范围内,所以是不允许受害人自己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一、诈骗罪会留下案底吗诈骗罪会留案底。案底是
    2023-02-23
    348人看过
  • 诈骗罪构成120万能和解吗
    犯罪分子构成诈骗罪,数额达到120万是不能和解的。刑事和解只适用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和侵犯财产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诈骗120万元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符合刑事和解的条件。保险诈骗罪构成特征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保险金是指按照保险法规,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待发生合同约定内的事故后获得的一定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
    2023-08-01
    483人看过
  • 民法为什么说同居能构成婚姻关系
    同居并不构成婚姻关系,我国婚姻采取登记制度。我国《民法典》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男女同居构成重婚罪吗同居构成重婚罪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重婚。(一)什么是重婚重婚表现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的情形如下:1、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2、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建立事实婚姻关系。3、重婚主体分为两种,一是重婚者,所谓“重婚者”是指有配偶而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的人。二是相婚者,所谓“相婚者”是指本人无配偶,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4、重婚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二)同居和重婚区别在哪里当同居的情形是男女双方未经结婚而临时在一
    2023-08-13
    195人看过
  • 相关诈骗罪,什么情况下不构成诈骗罪
    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论处:(1)不知使用的是伪造、作废的信用卡的。一般来说,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大多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诈骗故意,因为行为人自已是否拥有信用卡其本人应该是清楚的。但实践中可能还有这类情况,即他人谎称为行为人办了信用卡而将伪造、作废的信用卡交由行为人去获取财物,行为人对此信以为真。对类似这种情况当然不能认为行为人有诈骗故意。(2)误用他人信用卡或者虽系冒用但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行为人自己拥有信用卡但因过失或其他原因拿错他人的信用卡而使用的,行为人并非出于故意,当然不能以犯罪论处,还有行为人对使用他人的信用卡是明知的,但行为人是出于开玩笑、解自己燃眉之急等原因而使用,过后立即向合法持卡人说明并予以偿还的,由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应以犯罪论处。(3)善意透支。善意透支是允许的,因此不存在构成犯罪的问题。对于区分行为
    2023-02-11
    212人看过
换一批
#同居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同居关系
    相关咨询
    • 民法典中有关人身关系的合同构成诈骗罪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26
      诈骗罪以刑法规定为《侵犯财产罪》,不涉及财产难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以法为“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合同,不涉及财物的合同当不属。
    • 同居期间骗取财产不构成诈骗罪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25
      同居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大额财物的,涉嫌诈骗罪。
    • 同居关系能够成夫妻关系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6
      1、不能够。 2、同居多少年也无法自动变成夫妻关系,这属于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要具备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4、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诈骗罪构成诈骗罪,仅能在犯罪不构成犯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5
      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 同居能成继子女关系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0
      继子女关系必须建立在婚姻关系的基础上。同居没有婚姻效力,不能建立继子女关系。根据我国法律,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