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索要工资时,应该准备哪些证据
在索要工资时,应该准备以下证据: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十五天
5.出工人员名单;
6.出工人员劳动天数及应得工资额的证明;
7.拖欠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证据;
8.其他证据。
二、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
拖欠工资的诉讼时效十五天,因工资而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的规定,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三、拖欠工资资料怎么写
拖欠工资资料应当写明:
1.投诉人(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
2.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3.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具体数额、约定的工资发放时间、拖欠时间;
4.投诉请求事项,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造成劳动者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5.劳动者签名,写上投诉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五十条 【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
工资索要须具备哪些证据材料
448人看过
-
拖欠工资索赔必备证据有哪些
186人看过
-
哪些证据可以在离婚时需要准备
417人看过
-
追索赡养费应备哪些证据
104人看过
-
讨债时应该准备什么证据?
366人看过
-
合同纠纷的证据应该准备哪些
202人看过
-
工伤索赔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工伤索赔需要准备哪些证据资料才能做呢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发生争议,要想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而认定工伤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后,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职工才能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
-
哪些证据可以在离婚时准备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6诉讼离婚应该提交的证据有: (1)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 (2)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 (3)夫妻关系现状的证明材料。 (4)双方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 (5)需要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提供疾病或无劳动能力、经济来源状况的证明。 (6)需要经济补偿的,提供财产约定书、一方抚育子女、照料老人的证词和录音材料等。 (7)要求对方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提供对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
-
工伤认定应具备哪些材料, 出现工伤后如何维权索赔需要准备哪些证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6工伤认定应具备哪些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果职工不能提供劳动合同或者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提供能够证明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明,如工作证、工资条等即可。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必须是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指定医疗机构的医疗诊断书或者职业病诊断书。 外出务工人员还应提供本人身份证明。此
-
向单位索要工资有哪些证据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9向单位索要工资要的证据有: 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出工人员名单; 6、出工人员劳动天数及应得工资额的证明; 7、拖欠劳动报酬具体数额的证据; 8、其他证据。
-
讨债时应该准备什么证据?青海在线咨询 2021-06-021、当事人是公民的,应查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联系电话;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2、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据以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3、确定债权债务数额的证据;4、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