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如何处理
1、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当申请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特定行政行为存在实质性的利益冲突时,他们有权向行政复议机构申请作为第三方参与到行政复议程序中来。
2、为了精确无误地界定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相关的判断基准。实际操作中,众多复议机关往往会因为误解而误以为只有申请人与特定行政行为之间才有直接利益关联,进而错误地限制了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同一自然人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要走什么程序
在同一控制人主导下,企业合并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由公司董事会拟定并提交详细的合并计划书;
其次,在此基础上,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需据此通过正式且明确的合并决议;紧接着,各合并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签署相应的合并协议;随后,需要对公司的各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清理和整合;
最后,向公司注册登记机关递交相应的变更登记申请,以完成整个合并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
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在行政复议的法律制度中,当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受审议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利益冲突时,他们有权向特定行政复议机构提交相关申请,并请求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到后续的复议程序之中。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整个复议过程能够更为全面且公正地考量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有效保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
-
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自然人下落不满几年的情况
344人看过
-
如何处理自然人与公司合伙关系的解散
178人看过
-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多长时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412人看过
-
法人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如何处理
149人看过
-
自然人如何办理信用卡申请
335人看过
-
自然人如何申请指定遗嘱人
310人看过
-
利害关系人如何申报其权利?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2利害关系人应当在公示催告期间向人民法院申报。人民法院收到利害关系人的申报后,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请人和支付人。申请人或者申报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如何确定可申请无效婚姻的利害关系人?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7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7条规定,有权依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对各项事由导致的婚姻无效,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各有不同规定: 1、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2、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因该行为的违法程度较轻,且未达婚龄者的年龄情况其近亲属较为了解,故规定其利害关
-
当然有这些自然人有商标申请的权利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16自然人一般是具有申请商标的权利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依法申请商标注册。
-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几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他为失踪人。宣告失踪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宣告失踪(一)有下落不明的事实。如发生洪水、地震、战争等情况。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没有回来,也不能认为失踪。(二)下落不明必须满两年。其中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三)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
-
对没有起诉的利害关系人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2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