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费者特别好“忽悠”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9:50:56 73 人看过

一张单人床卖到10多万,一套沙发卖到30多万,号称100%意大利生产的达芬奇家具堪称家具的高端品牌。然而,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该公司销售的部分天价家具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经过检测,部分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又是一出挂羊头卖狗肉的闹剧。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国人购买能力有所提升,对洋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大。然而,困于监管的漏洞和认知的局限,一些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产品得以浑水摸鱼,极大地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消费者就特别好忽悠吗?

好不好忽悠,得拿事实说话。从怀揣西洋野鸡大学学历的成功人士,到贴着洋标签的国内商品,一出又一出土鸡变凤凰的故事轮番上演,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国内制造的商品一经洋包装,立即身价倍增,追捧者还趋之若鹜,浑然不觉受骗,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洋产品,或者说洋标签之所以能帮一些企业瞒天过海攫取巨额利润,根源在于国货质量不过关的负面激励。别的不说,光是食品行业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乃至染色馒头、地沟油,等等,问题的不断曝出和整顿的无力,让人对相关行业闻之色变。前阵子,洋奶粉大幅涨价,但消费者仍然拒绝购买国产奶,可见国人对国货信心和信任的缺失,使得不少人转而向洋产品寻求心理安慰。

对洋产品的过分崇拜也是中国消费者容易被忽悠的原因之一。盲目的信赖必然带来非理性的选择,而一些冒牌洋产品的畅销,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消费者只看洋标签,不仔细察看产品质量,给了一些不法商家可乘之机。冒牌洋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也折射出一些主管部门的监管之失。冒牌产品在国内生产、运输、销售,牵涉到诸多部门的监管,然而冒牌产品竟然能冠冕堂皇地大卖高价,监管部门是不是也太信任这些厂商了呢?

此外,消费者维权机构的失语也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欺诈消费者行为。钱多、人傻、维权无力,天下再找不到这样适合忽悠的地方了。近年来一系列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案例来看,大多非消费者维权机构曝出,而在这些案例发生之后,消费者维权机构大多也不敢替消费者说话,使得消费者权益无以伸张,而对欺诈企业的索赔难以开展。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冒充洋货已经不对,以次充好更加是劣性不改。然而,这样的案例一再出现,警示国内市场不仅需要力倡企业的道德诚信建设,更需要加大市场整顿力度,同时培育起真正替消费者说话的维权体系。只有当消费者敢于说不、能够说不的时候,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基本的维护,中国市场经济也就能增添真正的活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5日 1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假烟“忽悠”消费者双倍赔偿获支持
    中国法院网讯11月17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审理了一起出售假烟的合同纠纷案件,无良商家“忽悠”消费者,被法院认定为欺诈,并双倍赔偿消费者。2007年9月21日,原告张鑫在被告司伟经营的烟酒专卖店购买了软中华香烟12条、软苏烟2条、软玉溪6包、利群香烟6包,并支付了香烟款8000元。2007年9月26日,原告张鑫发现所买香烟存在问题后,向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钢城分局投诉,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对上述香烟进行了暂扣,并委托安徽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经检测,原告张鑫所买香烟均为假冒商标的伪劣香烟。经协商无果后,原告张鑫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司伟双倍赔偿其经济损失16000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张鑫购买香烟的行为系消费行为,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司伟出售假冒香烟的行为系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2023-06-07
    310人看过
  • 买汽车别听信中介“忽悠”,到直销店可放心消费
    2007年6月,汉川农民刘某等3人花55.4万元,委托中介人范某从十堰天佑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两台厢式货车,赴青海一煤矿拉煤。不到一年,车底吊耳断裂,底盘车架部分基本报废。该2台车系我省一汽车企业的产品,刘某找到该企业青海维修站,数据库没有这两台车的资料;赴十堰,厂家同样没有发现这台车的资料。于是,投诉到十堰市质监局,虽经多次调解,但双方意见分歧很大,未达成协议,又向省质监局投诉。省质监局接到刘某的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按规定,每台车辆的执行标准和识别码内容应与车辆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形式一一对应,经检验合格登记入库,方可销售。但刘某两台车持有的合格证,在企业检验记录、销售台账没有记录,成了黑户。原来,范某和经销商天佑公司关系不错,要求经销商偷梁换柱自己采购零部件非法拼装。如果是原装生产的货车,市场售价每台27.5万元,非法拼装车仅要24.5万元,从中赚3万元。这样,经销商赚了销售费,汽车企业赚
    2023-06-07
    394人看过
  • 小心团购陷阱消费者参加“购房团”被忽悠
    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之后动心了,交付2万元定金后,想退房却被告知不可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参加购房团时要谨慎,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广告,有山、有海,可实地看房,首付又不高,看了以后很动心,便参加了去山东一购房团。在去之前,从宣传单信息和服务人员处得知:只要交500元看房费,来回路费、吃住全免,购房成交后,500元钱退回。当4月9日到达地点后,服务人员告知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下午就要返程,可售房处并未让该女士等人进行看房,只看到了沙盘,在销售人员多方劝说之下,按照要求先后交付了2万元定金。当时孙女士说她只能交出1000元,售方说1000元也行,但在双方签定了认购协议后,服务人员一再说得补齐2万元,不然就要受损失。孙女士没有考虑更多就让家人又汇来定金1.9万元钱,但当孙女士回到长春后发现所交定金凭证、看房费收据
    2023-04-22
    236人看过
  • 办消费卡莫被“解释权”忽悠
    口头协议让几百元差点打水漂他们让我去续费,如不续费之前交的钱全部冻结。近日家住高新西区的郭女士投诉。去年4月她和朋友一同办理了此张会员卡,一年内共去消费了8次,最近,会所工作人员通知她前去换卡,可当她拿着卡去到这家会所时,却被告知如果不及时充值,卡上剩下的几百元钱将被冻结。办卡时他们并没说必须一年内花完,如果有这个条件我是不会办的。并未在卡片上找到任何规定年限的说明,而会所在郭女士办卡时也没有出具任何协议。随后,郭女士找到会所方,我们的广告传单上写得很清楚,5000元以下的充值有效期为一年。因此,会所方坚持郭女士需再交1000元,才能让郭女士继续使用会员卡。当时是否签订任何协议,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办卡时工作人员肯定已经口头告知过,但由于当时为郭女士办理会员卡的工作人员已经离职,现在已无从考证。最终经过记者协调后,会所方同意退还郭女士卡上的余额。律师提醒:办卡莫被解释权忽悠消费者在办理各种会
    2023-06-07
    61人看过
  • 养生馆忽悠消费怎么办退款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3-19
    139人看过
  • 购房者如何识别开发商的忽悠招数
    忽悠招数一:给购房者支歪招,隐瞒交易风险。一线城市没有放松限购的背景下,购房者若主动咨询房产中介,他们常会支一些歪招规避限购令。如,让购房者补交房款、购买社保、先签合同再过户等,但中介并没有合同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购房者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中介还会以购房者违约为由拒不退还定金、押金。忽悠招数二:夸大房产投资价值,引诱购房者入市。购房者一般缺乏专业知识和可靠消息源,在混乱的信息中易产生误判。一些房产中介会利用对楼市政策的非理性解读和神秘渠道消息,误导购房者。忽悠招数三:虚假承诺乱保证,出现问题就推诿。楼市动荡时期,购房老手不太可能购房,入市的购房者以新手为主。由于欠缺跟房产中介打交道的经验,新手易被中介的虚假承诺所蒙骗。其实,所有的口头承诺都可以忽略不计,购房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纸严谨详尽的合同。
    2023-04-21
    17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旅游中被忽悠报名费用能退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03
      《旅游法》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因此,卖家应该在扣除他们受到的损失的费用后,将余款还给你,可以起诉。
    • 消费者容易忽略的消费者权利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3
      消费索赔这一概念是大力提倡消费者权益保护后才流行起来的。由于不少消费者对这一概念并不十分清楚,使得一些消费者本应得到的权利被不自觉地放弃了。一、延时服务可以索赔一般消费者都知道,接受了一个部门或其他类似的服务,延时不付费时会被强行收取滞纳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费,却没有按时得到应得的服务,可以得到损失赔偿。对延时服务的索赔可分为两种:一是事后索赔;一是事中索赔。前者较易,但由于服务已过,可能造成消费者
    • 被医院雇佣的医托忽悠消费了怎么办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12
      医托被骗了需要及时报警 诈骗2000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根据所在省份不同,在2000至4000元间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
    • 房子被中介忽悠卖了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01
      1、如果你说的属实,中介属于欺诈,应该退回;2、如果没有证据证明,你说的,也可以要回一部分,因为你们都有过错,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银行信用情况,中介也应该在签订协议前,了解查询你们想银行信用,帮助买卖合同的履行;3、还要证明你们包括你不能贷款。4、可以和中介协商要求退还大部分,不退起诉(当然起诉后也要和法官搞好关系了,因为这种情况,法官可以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的)。
    • 被中介忽悠签了合同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0
      1、被中介忽悠着签了合同可以反悔。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到中介所在地的工商局投诉处理,工商局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协调并通知结果;投诉调解未能解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该民事行为予以撤销。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