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是否可以维护自身名誉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4 09:31:10 338 人看过

公司法人有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所谓名誉,是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道德、才能、信誉等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即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法人的声誉表示社会的声誉,这是法人长期以来在整个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声誉,反映了社会对其生产经营的总体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因此公司法人有名誉权。

公司法人有几个

至于法定代表人,都只有一个人;三者之间是或的关系。

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法定代表人,但一个法人可以同时担任多个公司的法人。

关于公司法人要注意的几点:

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根据公司章程赋予的权限行使职责。法定代表人对股东(或股东会)承担责任和享有权利。因此,非股东法定代表人应与股东(股东会)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果没有签订聘用合同,则存在很大风险。比如:公司做了违法的事或者在外欠债,执法部门或债主一定到公司找法定代表人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公司内部出了问题,股东(股东会)也会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有职有权,对公司进行实际管理,公司有没有问题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反之,如果只当挂名的法定代表人,则肯定是陷阱,应小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22: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署名权是否可以是公司法人
    署名权可以是公司法人。法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
    2023-03-02
    127人看过
  • 维护他人名誉权的方法有哪些?
    1、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2、情节轻不构成犯罪的,可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小三破坏别人家庭是否犯法1、小三破坏别人家庭是不犯法的,只会在道德上被人谴责,不能请求小三进行赔偿。但是如果名指对方有配偶还和对方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同居是会构成重婚罪的
    2023-07-19
    129人看过
  • 怎么样维护名誉权
    一、怎么样维护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二、名誉权被侵犯的认定标准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
    2023-05-03
    388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可以是公司么
    一、侵犯名誉权可以是公司么是的,侵犯名誉权的主体不仅限于个人,也可以是公司或法人。名誉权的侵权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人作为名誉权侵权主体具有一些显著特征。1.法人名誉权的内容主要与法人的经济活动和生产经营成果相关,反映了法人的社会形象。2.法人名誉与财产利益紧密相连,一旦受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入和生存发展。3.法人名誉权被侵害的方式主要以虚假宣传为主,如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企业商业信誉等。4.与公民名誉权不同,法人名誉损害不会造成精神痛苦,而主要是导致社会评价降低。二、名誉权侵权的法律责任对于名誉权侵权,侵权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但内容需经人民法院审查。范围应与侵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当。2.当公民或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时,侵权人应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3.如果
    2024-02-17
    360人看过
  • 公司法人有名誉权吗,怎样才算是侵犯公司名誉权
    公司法人有名誉权,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是否侵犯公司名誉权。一、商标侵权行为需要符合什么要求商标侵权行为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存在违法行为,即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2、必须发生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商标所有人损害的后果;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销售的商品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人的销售行为与商标所有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侵权责任范围如何确定侵权责任范围可以通过侵
    2023-06-20
    305人看过
  •  分公司如何在法律上维护自身权益
    该段内容讲述了签署合同的分公司可以直接进行起诉,或者向其法人提起诉讼。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但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法承担民事责任,分公司参与民事诉讼的法律后果由总公司承担。签署合同的分公司可以直接进行起诉,或者向其法人提起诉讼。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但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法承担民事责任,分公司参与民事诉讼的法律后果由总公司承担。 分 公 司 可 以 作 为 诉 讼 主 体 吗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因此,分公司不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活动。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分公司也可以作为诉讼主体。例如,在涉及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分公司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活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分公司不应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活动,以避免纠纷扩大化。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分公
    2023-09-13
    334人看过
  • 维护名誉权的方法:法律途径
    (一)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二)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的来信或者文章,当事人以其内容侵害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侵害他人名誉权承担什么责任1、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1)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如下: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承担刑事责任。通过侮辱、诽谤等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最高人民
    2023-07-03
    394人看过
  • 投诉违反劳动法的公司,维护自身权益
    公司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者的投诉渠道:1、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有关部门会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以及敦促企业改正;2、可以请求当地工会的帮助,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纠正;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一、企业拖欠工资处罚如下: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2、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二、公司违反劳动法的处罚标准如下: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产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2、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根据规定进行处罚;3、单位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停
    2023-06-30
    488人看过
  •  维护名誉权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段内容讲述了公民和法人在中国享有名誉权,法律禁止侮辱和诽谤。公民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这些内容强调了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同时也提醒公民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这意味着他们的个人形象和声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任何形式的侮辱和诽谤都已被禁止,以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如 何 维 护 公 民 名 誉 权 ?公民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维护公民名誉权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和《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公民的名誉权。为了维护公民名誉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首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明确规定了名誉权的内容、保护
    2023-09-06
    453人看过
  • 名人死后其名誉权是否可以继承
    一、名人死后其名誉权是否可以继承名人死后其名誉权是不可以继承的。根据我国的《民法典》,不能被继承的财产及财产权利有:被继承人的人身权、政治权利。人身权利包括:姓名权、人身自由权、劳动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权,担任领导职务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权利被侵犯取得的赔偿权等。二、名誉权有哪些分类(一)公民名誉权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二)法人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
    2023-05-03
    464人看过
  • 维护人身自由权的法律依据
    维护人身自由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3-06-01
    204人看过
  • 维护个人名誉的技巧
    当我们的名誉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人民法院受理后,会开庭审理查明案件的事实以及审查证据,并依法作出判决;且判决书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名誉权纠纷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名誉权纠纷和侵犯名誉之间没有区别,具有以下特征的是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一)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当然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如某些“纪实”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向的对象,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二)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
    2023-08-05
    140人看过
  • 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必须注意的几点
    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公民必须明确名誉权利的权利内容:①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既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②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二、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①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②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③侮辱行为必须具有
    2023-06-08
    284人看过
  • 寻求法律援助:受害人在遇到诋毁名誉时,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方法。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恶劣的将构成诽谤罪,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诋毁他人名誉的,造成他人名誉损失的由公安机关处以网络诋毁他人名誉怎么处理根据严重程度分别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为人捏造实施诽谤或者诬告陷害他人,诋毁他人名誉的,将受到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网络诋毁他人名誉,造成严重影响的,就会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2023-07-13
    171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维护自身名誉权要注意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6
      一、公民必须明确名誉权利的权利内容:①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既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②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二、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
    • 怎护维护本人名誉权?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3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
    • 他人名誉权的维护方法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8
      一、公民需了解名誉权权利范围: ①公民享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是社会对公民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些评价反映了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状况。因此,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和客观性的权利。 ②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途径,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部分。 二、公民应熟悉名誉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 名誉权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侮
    • 公司法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应当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6
      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 广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入职前,先签约。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 三、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
    • 维护名誉权的法律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9
      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诽谤新闻,否则构成名誉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