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严查违法减刑假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08:16:31 83 人看过

据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案件逐案进行审查,实行统一案件管理和办案责任制。对六类案件一律进行调查核实,严防个别有钱人、有权人以权赎身、花钱买刑。

最高检通报,截至7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4个月,已建议将711名罪犯收监执行,其中原厅局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76人。共发现违法线索428件,共立案查处105件120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厅厅长袁某某:发生这些案件的主体,跟我们公检法司都有关系,而且这些人之间往往形成互相勾连和利用的关系。

《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对四类提请减刑、假释罪犯重点调查核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5日 14: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假释相关文章
  • 最高法院减刑假释网怎么登录
    最高法院减刑假释网的登录方式是,直接登录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站,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依照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判处刑罚的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罪犯的减刑、假释补充规定如下:第一条对拒不认罪悔罪的,或者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不予假释,一般不予减刑。第二条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二年以上;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
    2023-02-19
    468人看过
  • 最高检严查刑事职务犯罪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厅长袁其国时表示,2016年最高检严查刑事职务犯罪,检察机关将把查办刑事执行活动中职务犯罪案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继续加强业务指导,抓好办案工作。201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刑罚执行领域共查办职务犯罪216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63人。袁其国举例说,仅广东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违法减刑案,就有包括广东省司法厅原党委副书记王承魁等在内的24名涉案人员被查办。去年贵州省检察机关对黔西南州公安局法制支队原支队长兰昭勇、册亨县原政法委书记刘贤铭等人依法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兰昭勇串通刘贤铭等人,制造虚假疾病诊断材料,编造所谓保外就医法律文书,将其胞兄——因犯受贿罪被判刑十年的黔西南州黄金管理局原局长兰昭耀释放。在狠抓办案数量的同时,检察机关重视提高办案质量。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移送起诉率由2009年的89.9%,提高到2014年的
    2023-08-16
    166人看过
  • 最高检:抓好“三类罪犯”减刑、假释监督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20日召开全国检察机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听取专项检察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专项活动开展两个月来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高检院常务副检察长、专项检察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讲话强调,在清理摸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务求专项检察活动取得明显实效。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检察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作配合,切实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要在前一阶段联系协作的基础上,密切协作,保证各项工作顺畅衔接。在查办案件方面,反贪污贿赂总局、渎职侵权检察厅、监所检察厅要统筹好、整合好力量,依法查办与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相关的职务犯罪案件。在线索受理方面,控告检察厅要配合做好人民群众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反映案件线索的受理、交办工作。突出检察重点
    2023-06-11
    162人看过
  • 最高检发布减刑假释规定确保刑罚变更合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制定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恐怖犯罪等特定犯罪的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的一律进行调查核实,以有效杜绝以权赎身、花钱买刑现象的发生,确保刑罚变更执行合法、公正。减刑、假释对于激励罪犯改造、促进罪犯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个别有钱人、有权人以权赎身、花钱买刑现象。比如,曾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违法减刑系列案,张海被判刑10年却以假立功来获取减刑,只坐牢6年便出狱,连带牵出监狱人员徇私舞弊,涉及此案的相关人员已有17人被依法查办。这样的案件严重损害了国家司法公信力。为此,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张XX介绍,这个规定,一是明确检
    2023-06-11
    229人看过
  • 最高法规范减刑假释:重大立功是否属实应审查
    减刑、假释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审理范围自然也不相同。针对这一问题,司法解释明确,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罪犯退赃退赔情况。此外,司法解释还就如何考察拟假释罪犯再犯罪危险性问题进行规定,除签署上述所列情形外,还应综合考虑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审理假释案件时予以全面考量。据悉,司法解释特别针对假立功问题专门规定。明确,执行机关以罪犯有立功表现或重大立功表现为由提出减刑的,应当审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现是否属实。涉及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贡献的,应当审查该成果是否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完成,并经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减刑假释裁定书将全部上网公布针对目前减刑、假释案件书面审理时实质审查不够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关于减刑、
    2023-08-11
    364人看过
  • 最高院发布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7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公开、规范,对正确适用法律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维护刑罚执行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规定》的起草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了相关各方的意见。减刑、假释制度改革也是本轮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以及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减刑、假释审理程序的公开制度,严格重大刑事罪犯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主要采用书面审理方式,这既不利于人民法院科学判断罪犯是否符合减刑、假释的条件,也不利于充分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对减刑、假释案件依法实行开庭审理,可以避免人民群众对减刑、假释审理工作暗箱操作的怀
    2023-04-22
    409人看过
  • 最高法:对原厅局级以上减刑、假释实行逐案审查
    原县级职务犯罪减刑应报省检院规定提出了对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备案审查的要求。除对原厅局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作出要求外,还规定对原县处级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减刑、假释裁定书或者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后十日以内,逐案层报省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审查。审查材料监外执行应提交病情诊断等材料根据规定,减刑、假释案件的备案审查材料包括:刑罚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书,人民检察院向刑罚执行机关、人民法院提出的书面意见,以及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被裁定减刑、假释的相关证明材料。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备案审查材料包括:刑罚执行机关提请暂予监外执行意见书或者审批表,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人民检察院向刑罚执行机关、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提出的书面意见,以及罪犯的病情诊断、鉴定意见等相关证明材料。违规处理下级检院收到上
    2023-06-11
    116人看过
  • 最高检:检察机关严查“花钱买刑”“以权赎身”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法律监督工作,确保刑罚变更执行合法、公正,严查花钱买刑、以权赎身,促进刑罚依法正确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4年3月至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在监督有关部门对一大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依法收监执行的同时,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相关职务犯罪案件213件252人。专项检察活动中,各地检察机关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三类罪犯以及人民群众有反映、有举报的其他服刑罪犯和刑满释放人员为重点对象,以发现违法问题、纠正违法问题和查处职务犯罪为重点任务,以计分考核、立功受奖、病情鉴定等为重点环节,逐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细化方案,强化措施。专项检察活动开展后,各级检察机关均成立专项检察活动领导小组,最高检分3批派出12个工作组分赴19个省份
    2023-06-11
    387人看过
  • 最高法:六类减刑假释案必须开庭审理
    2014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明确六类减刑、假释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其中包括职务犯罪、涉黑犯罪和金融犯罪。该司法解释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六类减刑、假释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其中包括:1、因犯罪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2、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3、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4、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5、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6、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此外《规定》还明确,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在立案后5日内依法向社会公示;引入人民陪审员制度,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更加公开透明;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全面考量犯罪执行期间表现、犯罪具体情节、再犯罪危险性等。最高人民
    2023-06-11
    75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全国各高、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减刑、假释工作专项大检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了进一步贯彻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维护司法公正,保证刑罚的正确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减刑、假释工作专项大检查。现将大检查的工作安排和要求通知如下:一、大检查的目的、意义减刑、假释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重要刑罚执行制度,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刑假释工作关系到刑罚的执行和对罪犯的改造,关系到维护监管场所的监管秩序,关系到服刑人员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人员少、审判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严格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了大量的减刑、假释案件,为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法院减刑、假释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不重视、
    2023-06-11
    491人看过
  • 减刑假释应由监狱报请检察机关审查
    按照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实行减刑、假释的都是由监狱或其上级管理机关直接报请人民法院裁定。这一规定虽然对罪犯的改造及监狱管理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弊端。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而罪犯在监狱服刑,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中的减刑、假释工作,检察机关只是事后介入,没有事前介入。如裁定下达后,有人举报反映减刑、假释不正确或举报监狱管理人员及审判人员涉嫌徇私舞弊、受贿违法犯罪的,检察机关再去调查核实或立案侦查,造成监督不力及纠正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对罪犯减刑、假释应先由监狱报请检察机关(驻监狱检察机关或监狱所在地检察机关)审查,再由检察机关移送法院进行裁定。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公正执法和慎重做好减刑、假释工作;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在办理罪犯减刑、假释工作中发生违纪、违法乃至犯罪案件;体现了法制的公平和统一
    2023-06-11
    429人看过
  • 最高法关于减刑假释的新规包含什么内容?
    最高法关于减刑假释的新规包含的内容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标准;可以认定为有“立功表现”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行为等。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一、减刑假释的意义我国减刑、假释以教育、矫正犯罪人为目的,为此目的而构建的减刑、假释制度不仅实践操作与目的错位,而且还导致司法腐败、倾斜适用、释放后再犯罪等现实问题。西方国家最初设立减刑、假释制度,并不是为了教育、矫正犯罪人,后来教育刑论者试图以教育、矫正作为减刑、假释目的,最终却走向失败。晚近以来,重返社会思想因关注未来,帮助犯罪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而逐渐受到重视,不少国家以重返社会思想为指导,改革调整其减刑、假释制度,扩大渐进释放范围。我国减刑、假释的目的当转向重返社会,并构建以自动给予的减刑为基础的假释制度。近年来,减刑、假释实践中的司法腐
    2023-03-30
    465人看过
  • 最高检:减刑、假释问题在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中突出
    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厅厅长袁XX26日表示,在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中,减刑、假释问题突出。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已建议将711名罪犯收监执行,其中原厅局级以上职务犯罪罪犯76人。据了解,今年3月20日,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在专项活动中,检察机关发现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从存在问题来看,减刑、假释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三类罪犯上。他们较之普通罪犯减刑间隔时间短、减刑幅度大,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比例高,有的罪犯采取假计分、假立功、假鉴定等手段违法获取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袁XX说。为了避免减少减刑、假释中存在的问题,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对三类罪犯逐一建档,调取历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卷进行审查;对保外就医的三类罪犯逐人见面、重新体检,逐人逐案进行认真审查;对发现的违法减刑、假释、
    2023-06-11
    464人看过
  • 最高法:减刑假释立案后须5日内上网公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在立案后5日内依法向社会公示。减刑、假释案件5日内依法向社会公示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XX表示,《2012年减刑假释司法解释》第25条确立了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公示制度,但该条所确立的公示制度存在弊端。一是公示的范围主要为罪犯服刑场所,与执行机关报请前的公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公示作用有限;二是该条未明确公示的具体时间,实践中有的法院在立案之后,合议庭评议之前予以公示,有的法院则在作出裁定后公示;三是未规定公示的具体期限,导致各地做法不够一致。针对上述问题,此次出台的《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五日内将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等材料依法向社会公示。并明确公示期限为五日。此外,《规定》第19条明确: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案件审理中引入人民
    2023-04-25
    2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更多>

    #假释
    相关咨询
    • 最高检减刑假释规定,怎样加强对假释的监督工作?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4
      《规定》明确,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包括在内。 此外,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不服从监管、抗拒改造,尚未构成犯罪的,在减为无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应适当从严。 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有期徒刑,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一次减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假释的规定,假释的撤销与减刑的关系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4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
    • 高法关于减刑假释最新政策有哪些,我想要假释。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4
      1、减刑:一般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2、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两者的区别: 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期的犯罪分子。
    • 最高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司法解释是哪些啊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31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刑法》 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
    • 最高院改刑假释减刑有何特殊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7
      2014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 《规定》第19条规定:“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重要内容。该规定进一步增加了减刑、假释案件的透明度,使减刑、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