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犯罪嫌疑人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1 07:29:13 313 人看过

一、如何判断犯罪嫌疑人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行为

认定故意破坏肇事现场需要看是否符合以下几个要件:

1.行为的主体是事故当事人;

2.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是故意;

3.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4.客观上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肇事逃逸找不到怎么办

肇事逃逸找不到人的警察会网上追逃,在救助方面可由保险公司或者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三、肇事逃逸要怎么赔偿

肇事逃逸要按以下标准来进行赔偿: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人,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人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n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04: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认定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标准是什么意思
    一、认定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标准是什么认定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标准应当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有破坏肇事现场的行为,行为人是事故的当事人等,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二、肇事怎么判刑交通肇事会依据具体的情形而判刑。1.一般情况下,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
    2023-05-10
    341人看过
  • 什么标准可以认定肇事现场的故意破坏
    一、什么标准可以认定肇事现场的故意破坏可以认定肇事现场的故意破坏的标准应当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有破坏肇事现场的行为,行为人是事故的当事人等,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二、肇事逃逸要怎么赔偿肇事逃逸要按以下标准来进行赔偿: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人,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人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三、肇事逃逸找不到怎么办肇事
    2023-07-26
    339人看过
  • 发现新的犯罪嫌疑人犯的罪行如何处理
    如果在发现了新的犯罪后需要重新立案进行调查的,如果说在判刑宣告了之后司法机关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新罪后,司法机关也是会重新进行立案,同时我国的人民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审判时,必须是有了确凿明确的证据后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才会作出当事人有罪的判决。发现新的罪名即是漏罪:判刑后发现新的犯罪案件,应当重新审判按新刑期服刑。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比如某人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执行10年后,又对其漏的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8年。这时,就应当将前罪所判刑罚15年有期徒刑与漏罪判处的8年相加,在20年以下,15年以上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9年有期徒刑,那么,减去已经执行的10年,犯罪分子实际还要服刑9年。一、对漏罪并
    2023-03-17
    455人看过
  • 如何判断犯罪嫌疑人需不需逮捕
    1.从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性质上把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是考虑有无逮捕必要的重要基础。一般而言,犯罪性质严重、手段残忍,动机卑劣的,其社会危害性较大,对这种人如果不实行逮捕,犯罪嫌疑人就会继续给社会造成危害。如对于实施杀人、抢劫、强奸、投毒、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必须按照程序给予逮捕,限制其人身自由,使其不能危害社会。相反,对于一般犯罪性质不严重、主观恶性不深,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能够预防其犯罪后果的,则属于无逮捕必要,如偶犯、初犯且犯罪情节轻微的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等。2.从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上去把握。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是确定有无逮捕必要的又一个重要条件。关于人身危险性的把握应掌握下述三点:一是从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情况把握其人身危险性。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则无逮捕必要。这是对无逮捕必要的法律规定。除此之外,如果犯罪嫌疑人
    2023-06-11
    15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审查判断如何进行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审查判断如何进行?1.审查被告人翻供的心理因素对待被告人翻供,我们首先要分析被告人为何要翻供,其翻供的目的是什么。综观被告人翻供的案件,不外乎有以下两种心理因素。第一,侥幸过关的心理。这类被告人迫于审判压力或认为自己所犯罪行已被审讯人员掌握,为求得宽大处理而作了有罪供述,但由于有些审判人员缺乏审讯艺术而被被告人发现自己所犯罪行的证据材料尚未被审讯人员掌握,翻供可以蒙混过关,便进行翻供。第二,后悔的心理。这类被告人因不了解法律在数额上对量刑的规定,从而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在其了解到自己供述的受贿数额只相差很小的数字就能被降格处理时,便进行翻供。2.审查是先有被告人供述还是先有证据材料审查是先有供还是先有证,是审查判断证据的一种方法。如果是先有证后有供,被告人是被逼、被诱而供,由于其没有真实的作案经历,故而对犯罪过程的叙述只能靠审讯人员的提示,审讯人员未掌握的
    2023-06-06
    380人看过
  • 你好,交通死亡事故,如何认定肇事者破坏现场?
    城镇人均年纯收入为18680元,农民为7357元,再根据不同情况乘以相就应的年数,最多为20年。如有疑难可就近联系137 7195 4614苏州律师   陈磊交通死亡事故赔付程序首先事故发生后需要马上向交警部门报案,之后可以通知保险公司。如果出现人员伤亡,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然后尽量保存案件发生现场,不要擅自挪动肇事车辆。第二等到交警部门到现场后,进行取证,并且暂时扣押事故车辆、肇事司机的驾驶证以及事故车辆的行驶证。第三交警部门会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做出责任判断,然后向当事人送达《责任认定书》。接着就可以对伤者进行伤残评定,支付治疗费用。最后就是车辆的修理,这个需要车主通知保险公司理赔。
    2023-08-09
    103人看过
  • 如何审查犯罪嫌疑人翻供行为?
    被告人的口供,在历史上曾被视为证据之王,有供必定,无供不录。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口供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即口供的证明力最强,但口供的虚伪性也最大。在被告人翻供的案件中,审判人员对被告人的原供和翻供都要进行认真的审查。1、要审查原供是否属实。要审查原供的真实性,就必须看原供是否明确具体和前后一致,如果被告人原供明确具体,能说出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等具体情节,并且前后多次供述的内容一致,原供的真实性就大。反之,如果被告人原供抽象笼统或者模棱两可,叙述不出具体情节,并且反复较大前后矛盾的,就说明原供有虚假的可能性。2、要审查翻供是否属实,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供进行审查:(1)审查被告人是全部推翻原供还是部分推翻原供。(2)审查被告人原供的理由和现在翻供的理由,并审查这种理由的合理性。(3)审查被告人在翻供时所提出的证明其原供失实,翻供真实的证据。总之,如原供能得到其他证据印证,能
    2023-08-17
    36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如何被讯问?
    对于讯问犯罪嫌疑人,有如下相关内容(适用于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一)讯问的侦查人员人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主体为人民检察院或是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在具体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至少为2人。(二)讯问地点1.对于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地点为看守所;2.对于没有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指定地点(经传唤)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3.讯问时间(1)一般情况下,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在12小时内;(2)对那些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为24小时以内。(三)讯问方式首先是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犯罪嫌疑人陈述有罪的事实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再由讯问人向之具体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问题,应当如实回答。如果是与本案无关的问题,也有拒绝回答的权利。在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时,讯问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该种情况需记载于笔录
    2023-03-31
    388人看过
  • 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故意破坏肇事现场的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一、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二、行为人破坏现场的行为是处于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现场的原始状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三、行为人破坏现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被追加法律责任。四、行为人确实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一、主观上肇事者逃逸的动机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二、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
    2024-01-18
    152人看过
  • 公安部:肇事逃逸故意破坏现场从严处罚
    日前,公安部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从即日起至明年1月20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与现行版本有什么不同?对老百姓而言会带来什么好处?南京多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交警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采访。肇事逃逸故意破坏现场从严处罚南京交管局事故科一位负责人表示,新出台的《规定》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总体要求,对肇事驾车逃逸、破坏伪造现场等恶劣情节从严处罚,并对一些基层交警经常遇到的困惑给予了说法。如在对事故责任认定上,《规定》提到,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予减轻。第52条则对事故伤者死因不明的难题给予了解答。有着13年交通事故处理经验的交警五大队副大队长李平川说,他每年都会遇到2至3起交通事故伤者住院检查时
    2023-06-08
    392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破坏财产罪是否成立
    一、如何判断故意破坏财产罪是否成立故意破坏财产涉嫌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判断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要件如下: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岁即可、主观方面为故意、客体为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社会正常良好秩序、客观方面为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且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标准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为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三、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
    2023-10-04
    340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韧带断裂,犯罪嫌疑人如何判刑
    一、刑事案件中,韧带断裂,犯罪嫌疑人如何判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如果因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身体受到轻伤,将面临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或是管制等严厉处罚。然而,假如该行为导致他人重伤的话,那么其责任人将要接受的处罚可能就要更加严重了,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足十年的有期徒刑。更加恶劣的是,如果责任人的行为导致他人因此而失去生命或因其采用极端残忍的手段对他人实施暴力行为并因而导致他人重伤且留下严重残疾的话,那么责任人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惩罚,即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刑事案件中哪些人需要进行精神病鉴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需要进
    2024-03-26
    387人看过
  • 如何判断被判定为破坏选举罪
    行为人构成破坏选举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破坏选举罪,是指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能选人大代表吗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只适用于选各级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与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是公民被选任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由一国宪法、法律规定并受到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
    2023-03-12
    469人看过
  • 女性犯罪嫌疑人被讯问的行为表现
    (一)观望型。这类女性犯罪嫌疑人通常有着良好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基本上属于单位和家两点一线的传统妇女,社会经历比较单纯,涵养相对较高,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的整个过程也是其诚实与谎言、责任与逃避的道德交锋的过程。如犯罪嫌疑人卢某大学毕业后即到本单位工作至今,并成为该单位的中层干部,有着人人羡慕的职业和家庭。因涉嫌受贿被司法机关传唤后,心情既害怕又矛盾,供述罪行时吞吞吐吐,全盘否认怕说自己认罪态度不端正,丧失从宽处理的机会,全部交代又不甘心,想观望侦查人员到底掌握了自己多少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侦查人员通过层层引导,挤牙膏式的耐心讯问,最终突破口供,获得第一手的证据。这类女性犯罪嫌疑人对于检察机关的调查抱有侥幸心理,既不全部承认也不全部否认犯罪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确实掌握自己罪行时,不会轻易供认或者全部供认。在行为上通常表现为双腿交叉,目光空洞,不愿意与侦查人员正面对视。回答问题缺乏积极主动性,时常低
    2023-04-25
    18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开车涉嫌故意破坏肇事现场是怎么判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9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一、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二、行为人破坏现场的行为是处于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现场的原始状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三、行为人破坏现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被追加法律责任。 四、行为人确实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
    • 故意破坏犯罪现场会判刑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6
      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一概而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
    • 故意破坏交通肇事现场是犯法的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
      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移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逃离现场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因主观上缺乏故意,所以不构成逃逸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因此,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履行法定职责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逃逸2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
    • 怎么判定肇事人是否是故意破坏现场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1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一、破坏现场的行为人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二、行为人破坏现场的行为是处于主观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现场的原始状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三、行为人破坏现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被追加法律责任。 四、行为人确实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
    • 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现场的,应当如何判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
      根据法律规定,在鉴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