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22 21:13:00 301 人看过

一、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的设立方式

(一)法定监护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

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依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法定监护人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二)指定监护

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利机关指定的监护。从《民法典》的规定看,指定监护实际上是法定监护的延伸,仍属法定监护范畴。指定监护只是在法定监护人有争议时才产生。所谓争议,对于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范围内的人争抢担任监护人或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担任监护人;

对于成年精神病人则监护范围内的人对担任监护争议,争议项如同前述。《民法典》规定的指定监护的权力机关,是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委员或村委会委员。指定监护可以是口头方式,也可以用书面方式,只要指定监护的通知送达被指定人,指定即成力。被制定人不服指定的,可以在接到制定通知次日起30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裁决。指定监护未被制定人提起诉讼时,自收到通知后满30天后生效;在提起诉讼时,自法院裁决之日起生效。

(三)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如父母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稚园等。

依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的解释,委托监护不论是全权委托或限权委托,委托人仍要对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只有在确有过错时,才负担连带赔偿责任。即法定或指定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不因委托发生移转,被委托监护人只承担过错连带赔偿责任,其在尽到监护之责而无过错时,被监护人之行为如依法律仍须由监护人负责时,则由法定监护人承担。

三、无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权责

(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

(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三)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监护人所代理进行的活动领域不限,较多地表现为诸如买卖、租赁、借贷等财产性质的活动,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质的民事活动。

(三)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2: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无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办理不动产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如何确定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办理不动产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方式是由其监护人代为办理。监护人办理时除提交本人和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监护关系证明外,还应当提交人民法院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生效法律文书。父母之外的监护人处分未成年人不动产的,监护关系的证明材料可以是人民法院指定监护的法律文书、经过公证的对被监护人享有监护权的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材料。二、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如何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按照如下规则确定:1.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2.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下列人可以成为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
    2023-07-05
    178人看过
  • 司法鉴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何变更监护人
    司法鉴定无民事行为能力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变更之诉,请求法院变更监护人。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当事人缴费即可。一、离婚的诉讼第一个阶段当事人想要诉讼离婚的,第一个阶段是起诉阶段,在此阶段当事人应当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起诉状,以及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材料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接受材料后,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出具立案受理通知书。二、宅基地纠纷能打官司吗宅基地纠纷能打官司。宅基地纠纷打官司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所以程序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一样的。打宅基地官司要重要证据,一般要有宅基地的使用权证,村集体组织出的证明。如果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还要相关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出一些证明。打房屋确权的官司流程如下:1、在房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房屋确权之诉属于不动产纠纷,应
    2023-06-23
    147人看过
  • 如何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一、夫妻离婚后如何变更监护人夫妻离婚后变更监护人的程序是:1、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监护人的前提条件;2、需要有人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请求,这包括孩子生父母,长期抚养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3、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做出监护人变更的判决。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
    2023-03-05
    281人看过
  •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需要履行哪些监护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也应征得监护人同意或由监护人代为进行。(6)代理监护人进行诉讼。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有争议时,由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一、附带民事诉讼监护人有什么义务1、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
    2023-03-07
    438人看过
  •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如何确定,如何成为法定监护人?
    根据法律的规定,监护人分为了法定监护人和指定监护人,而在法定监护人当中,由于涉及到的人员范围比较广,因此需要确定一个顺序,这样才能比较顺利的确定法定监护人。那么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以下是具体介绍。一、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一)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二)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
    2023-01-28
    228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解除监护关系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解除监护关系监护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判决撤销监护权:1.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7.有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二、监护人的职责在哪些方面1.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2.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
    2023-10-29
    196人看过
  • 如何追加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为被执行人
    人民法院支持追加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为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监护人向执行法院书面承诺自愿代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监护人为被执行人,在承诺范围内承担责任。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公司法人为失信被执行人铃声的规定是怎么样的?法院强制执行公司法人1、法律依据不同;rn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列入失信名单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时间先后不同;强制执行程序先于列入失信名单,被列入失信名单前提是执行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且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3、法律后果不同;列入失信名单是强制执行的结果之一,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有三种,一是被执行人
    2023-08-11
    117人看过
  • 如何确定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谁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27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2024-04-20
    390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可否作为第一顺序监护人
    父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首要监护人,只有在其父母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的,则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确定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有监护能力的人按照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顺序来担任监护人。一、非婚生子女的父亲有监护权吗1、非婚生子女的父亲有监护权。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
    2023-06-29
    332人看过
  • 监护人如何确定,怎样确定监护人?
    一、监护人如何确定(一)、怎样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二)、怎样确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对精神病人确定的监护人。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角度来看,精神病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规定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相同的。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2、其他近亲属;3、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
    2023-04-06
    306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能否放弃监护权
    父母作为监护人可以放弃监护权。其依据正是即各法定监护人的监护权地位是平等的,在包括子女父母在内的监护人放弃监护权利时,其他法定监护人理应担任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人。此观点的错误在于,由父母以外其他法定监护人取得监护权的前提是该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而非其自身主观意愿的放弃监护。此外,我们国家法律常常将监护和抚养相混淆,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迥然不同的。夫妻双方离婚后,子女由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判决归一方抚养,但夫妻双方在法律上仍是该子女的监护人,若夫妻一方出现第16条无法继续监护的情形,则理应由另一方抚养子女而无需也不应由其他法定监护人监护抚养。一、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是否有监护权1、有监护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所以,父母离婚后,无论孩子由哪一方抚养,父母都具有监护权,但父母丧失监护能力或者被撤销监护人资格除外。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行为如下:(一)实施严重损
    2023-03-12
    484人看过
  •  监护人是谁?女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女方的监护人应按照顺序为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近亲属,如无适当人选,则可以由愿意担任监护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在结婚后,具有监护能力的人可按照以下顺序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女方的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女性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资格条件是什么?女性无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的资格条件,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未成年人、成年人或者老年人;2.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 具有担任监护人的意愿;4. 无配偶或者配偶已经死亡或
    2024-03-20
    421人看过
  • 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监护职责
    一、监护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哪些监护职责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作为监护人主要有以下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2.管理和保护被监护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人发生争执时,代理其进行诉讼。3.对被监护进行管理和教育,对被监护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监护人可以处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财产吗监护人是否可以处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财产,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有权处置房产的情况包括:1.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例如为了保证被监护人的正常生活而必须进行房产出售。2.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三、监护人侵犯无民事行为能
    2023-12-12
    152人看过
  • 民事诉讼是怎样确定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1、在民事诉讼中,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确定规则如下:(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2)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3)当事人没有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民法典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八十三条在诉讼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们之中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当事人没有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监护人的,可以指定民法典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有关组织担任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一、关于法定代理人的范围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直接享有诉讼代理权,代理无的公民进
    2023-03-19
    21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如何理解监护人为无行为能力人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2-19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有监护能力的配偶担任其监护人。 如果配偶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的,应当由有监护能力的父母或子女担任监护人。 如果父母子女都没有监护能力的,应当由其他近亲属担任监护人。 如果以上监护人都没有监护能力或者死亡的,可以由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怎么确定监护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1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按亲权来确定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以下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辟谣】 所有未成年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真相:不是 解析: 未成年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
    • 监护人无行为能力的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2
      当实施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后,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 如何确定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0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司法行为能力有限的人,怎么确定监护人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07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根据亲权确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由以下人员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和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必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批准。【辟谣】所有未成年人都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真相:非分析:未成年人可分为以下几类:1、16岁以上未成年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