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季度社会救助工作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切入点,把服务困难群众、解决困难群众问题放在工作首位,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城乡低保基本做到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农村五保供养平稳发展,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突发性临时救助制度初见成效,救急难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较好保障。
一、城市低保
城市低保对象2季度累计增加353户475人,退出697户1230人,季度末城市低保对象30060户43655人占非农人口的10.59%。其中:女性20513人,残疾人4108人,三无人员1558人,重点优抚对象75人,老年人6958人。保障标准每人每月426元,救助水平人均每月303.73元。累计支出救助资金8005.3万元。
二、农村低保
农村低保对象2季度累计增加40703户53699人,退出32577户53224人,季度末农村低保对象156354户262855人占农业人口的12.65%。其中:女性117619人,残疾人21433人,老年人86481人,重点优抚对象78人。保障标准每人每年2450元,救助水平人均每月140.38元。累计支出救助资金22134.68万元。
三、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2季度救助18675人次2390.79万元,其中:住院18627人次2375.73,门诊48人次15.06万元;大病救助:住院1551人次458.67万元,门诊23人次12.61万元。年累计救助封顶线:住院50000元,门诊1500元。不设起付线。
四、农村五保供养
全市农村五保对象19619户21099人,其中:集中供养2745户2790人,分散供16874户18309人,支出救助资金1516.5万元,其中:集中供养366.78万元,分散供养1149.72万元。
五、敬老院
全市敬老院40所,其中:新建11所,改扩建1所,建成28所,床位3225张,集中供养对象2790人。
六、60年代精简退职
全市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832人,其中: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含原省监狱管理机关事业人员2人)544人,原全民所有制企业主体单位消失人员288人,累计补助77.88万元,人均156元。
七、城乡临时救助
2季度,城乡临时救助4614户6157人次570.84万元(用于救助城市低保对象405人次42.78万元,用于救助农村低保对象2108人次191.98万元)。
2季度累计支出救助资金34695.99万元。
-
加强城乡低保“人情保”“错保”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463人看过
-
中国稳健推进城乡统一户籍管理
94人看过
-
江苏省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
86人看过
-
人社部将稳步提高社保待遇加强基金监督管理
170人看过
-
如何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76人看过
-
广西稳步推进城镇土地调查
370人看过
低保是指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和疾病失去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宅和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建立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 更多>
-
低保医疗救助政策云南在线咨询 2024-05-14低保医疗救助政策包括以下六条:1、医疗费用减免。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就诊时,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20%,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50%的减免;2、门诊救助。未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低保和低收入人员就诊时发生的门诊费用;3、重大疾病救助;4、救助病种有15类;5、生育救助;6、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
-
市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可享受哪些补助政策?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72016年,上海市继续对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帮扶补助。政府对低保家庭成员、重残人员及高龄老人等的个人缴费部分予以补助。同时,门急诊和住院起付线起付标准内,低保家庭成员和重残人员等继续享受政府补贴。
-
什么是低保救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农村低保条件 (一)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条件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
-
-
城市低保申请办理步骤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4申请办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要以户为单位,持户口本、居民身份证和收入证明等,向户口所在地的居(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于人户分离的申请人员,由申请人现居住地的居(村)委会协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并将有关证明提供给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居(村)委会。申请低保家庭成员户口不在同一地区,要向其家庭主体户口所在地区居委会提出申请,其他不在此地的成员,应提供由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出据的有关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