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七种情形:
1、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7、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诉法上的第16条的规定是什么?
刑诉法16条的内容是依法不追诉原则。若是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或者是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情形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深入解析诉前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区别
37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重要条款解析
263人看过
-
深度解析:聊天记录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447人看过
-
刑事诉讼证明解析
465人看过
-
刑事自诉人的起诉权解析
411人看过
-
刑诉法第65条的作用深度解析
92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刑事诉讼中不起诉与免除刑事处罚的利弊分析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1刑事处分中的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分,在本质上都是对个体行为的审慎评判,但重点不同。免予刑事处分重点关注特定个体的特殊状况及其对社会公共利益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而不起诉则更多地关注于案件证据的不足、法律因素的考量,或者是犯罪情节轻微到无需施加刑罚的程度。 从影响层面看,免予刑事处分意味着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但由于未被处以刑罚,所以不会留下犯罪记录,这可能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及社会声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解析民事中的虚假诉讼现象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29民事虚假诉讼的特征: 1、虚假诉讼多发于涉财产案件,一般数额巨大。当事人往往为了相当可观的利益,不惜采取违法手段。 2、虚假诉讼当事人之间关系密切,往往存在乡邻、亲属、朋友等特殊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要通过诉讼实现非法目的,需要当事人各方密切配合,这种特殊关系为双方串通进行虚假诉讼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3、多以调解方式结案。双方当事人已事先合谋串通好,且具有特殊的关系,法官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促
-
新刑事诉讼法全文解析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9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
刑事诉讼时效的分析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9参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节时效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