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刑的适用标准是什么
死刑的适用对象为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限制对象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二、死刑需要最高法核准吗
死刑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如下: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的。这种情况,中级人民法院应在申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死刑的,应当作出同意死刑的裁定,然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死刑的,必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在上诉抗诉期限届满后3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等犯罪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核准权。
三、死刑执行的具体程序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即认真核对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就是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杀;还要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
死刑是什么意思,适用条件是什么
122人看过
-
死刑什么意思是不是死
430人看过
-
判处死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死刑
283人看过
-
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意思是什么
178人看过
-
醉驾建议适用缓刑是什么意思
200人看过
-
死刑缓刑是啥意思,死刑哪些情形适用缓期执行
461人看过
-
什么是死刑,适用死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在适用死刑时应该注意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6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执行两种。我国刑法贯彻了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错杀的政策,适用死刑时也必须以这以政策为指导。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在适用死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只有对分则条文明确规定了死刑的犯罪,才可能判处死刑。既不能擅自将没有规定死刑的犯罪判处死刑,也不能为了判处死刑而将法定没有死刑的犯罪认定为法定刑具有死刑的犯罪。2、应当把
-
经济适用房是什么意思经济适用房什么意思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26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制套房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具有经济适用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适中,能够适应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住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
缓刑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适用缓刑?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31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并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到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进行考察,由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
死缓是什么意思, 适用死缓的条件是什么, 死缓的适用条件又是怎样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4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简称,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根据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适用死缓的条件是:(1)罪犯应当判处死刑。(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或者期满之后,有三种处理结果:(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
-
故意伤害罪的死刑适用标准是什么,具体的规定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8涉嫌故意伤害罪,导致受害者死亡的,可以判处死刑,这项罪名的量刑标准一共有三个,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需要存在故意的犯罪行为,希望或者放任损害的后果发生,过失行为并不构成此罪。